稳增长与调结构,是宏观调控的两大着力点。随着稳增长举措的逐步出台,主要经济指标筑底趋稳,市场需求增加,信心转强,由此夯实商品价格回升基础。 宏观经济指标筑底企稳 进入下半年以来,因为稳增长措施陆续出台及其效应显现,市场信心明显增强,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呈现筑底企稳回升态势。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环比回升0.8个百分点,结束了5月以来连续两个月回落趋势;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名义增长13.2%,与上月增速大体持平;投资方面前7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20.1%,增速与1—6月份持平,亦结束了连续4个月的持续回落局面;7月份外贸出口更是同比增长5.1%,改变了上月的负增长状况,进口同比增速亦提高到10.9%。 其他一些反映经济活动的经济指标中,7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8%(国家能源局数据),明显高出前几个月平均增幅;汽车产量同比增速由13.5%升至15.4%;PPI同比下降2.3%,降幅也有所收窄。随着下半年商品价格回升,有些月份的PPI有可能由负转正。金融数据方面,7月信贷及货币增长超过预期,其中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1598亿,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从上月的14%加速至14.5%,M1增速从上月的9%加速至9.7%。 境外需求方面,主要发达国家经济明显企稳回升。不仅美国经济保持复苏势头,欧洲经济衰退亦接近尾声,2季度GDP增长0.3%,其中德国和法国2季度增速均超预期。欧元区外,英国经济复苏甚至有些强劲,为此有关机构(英国工业联合会)最近上调英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由此前估计的1.0%和2.0%上调至1.2%和2.3%。发达国家将再度成为全球经济增长引擎,自然改善下半年中国出口环境。 除此之外,中国经济由触底回升转向稳步扩张,也将提振全球经济,产生境外市场对于中国商品的巨大需求,进而推动中国制造业,加快整体经济增速,进入利多循环。 下阶段经济走势继续向上 从下半年发展趋势看,由于更多稳增长举措出台及效应的进一步显现,预计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会继续向上。此轮刺激举措具有五大特点: 一是以投资作为着力点。主要是以增量投资调整结构,改善与增强国民经济短板供应能力。比如节能环保、居民住房、城市基础设施等,因此后续劲道很足。 二是将稳增长与调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兼顾近、远期目标,以此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双重引擎。 三是以改革促增长,释放改革红利。最近,决策部门在铁路建设中进行投资体制改革,以及减少行政审批,更多依靠市场来配置资源等。 四是措施低调,多做少说,悄悄布局,在不知不觉中拉开大幕。比如房地产调控的实际松动,有些地方已经开始松绑楼市限购,因此其刺激效应往往大于预期,甚至有些出乎意料。 五是掌握节奏,避免集中出台,引起剧烈波动。受其影响,下半年会有陆续有动作跟进,稳增长、调结构措施不会戛然而止。比如新型城镇化规划可能于10月前后推出。有分析粗略估算,今年下半年因此会有2万亿元左右的投资规模,助力宏观经济增长。 预计下半年发达国家经济继续企稳回升。影响短期价格行情与出口需求的重大因素在于美联储何时及怎样退出货币宽松。虽然目前整体经济前景改善,但经济增速还不理想,无论美国还是欧洲失业率均居高不下,有些还创历史新高,南欧部分国家还深陷衰退。 在这种情况之下,即便年内美联储退出QE,估计也将是逐步退出,不会操之过急,避免冲击经济复苏。其他发达国家,欧元区、日本、英国等,有可能继续货币宽松政策。因此,下半年中国出口环境比上半年有所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实体经济需求的增长,逐步上升为大宗商品行情的主导性推动力量,美联储政策紧缩的货币因素逐步退居次要地位,由此引发的未来市场流动性冲击将大为减弱。正因为如此,所以一段时期以来,国际市场铁矿石、石油、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并不理会美联储退出QE的预期影响,依然震荡上行,其中纽交所石油价格逼近110美元/桶。 宏观经济好转提振大宗商品市场四大需求 中国最为全球最为重要的大宗商品消费与进口国家,其经济企稳回升,对于大宗商品需求的提振是不言而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