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大股东身份、员工持股计划接盘大宗交易,在空前严厉的减持政策里,总有人能找到曲径通幽的“夹缝”。
“不想再做大股东”,是减持新规发布后,一些上市公司股东想到的捷径。新规实施后,自5月31日以来,多家上市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东计划减持,意图通过减持0.1%,甚至0.001%的微小差距,让自身退出大股东行列。个别公司股东为将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甚至在新规公布当天“抢跑”。
减持的主要通道大宗交易,受到监管重击之后,新的“玩法”已经出现。员工持股计划开始充当大股东大宗交易减持的接盘方,数家公司已经采用这一做法进行操作。但同二级市场相比,员工持股计划介入价格折让较大。
“接盘期锁定半年,不等于大宗交易没有空间了。”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称,大宗交易新的方式已经出现,一些股东会提供保底承诺,交易商锁定期满后卖出,产生的亏损由减持股东补偿。而大宗交易的价格折让幅度,下一步估计也会有较大增加。
脱离大股东身份
减持新规发布后,急欲摆脱大股东这一“敏感”身份,持股比例5%在以上的上市公司股东,目前已经不在少数。部分上市公司甚至在新规生效前“抢跑”,抢先退出大股东行列。
披露信息显示,5月26日,恒鑫集团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减持鑫科材料2600万股,占鑫科材料(600255.SH)总股本的1.469%。减持前,恒鑫集团持有鑫科材料7005万股,持股比例3.959%;同时通过一致行动人另外持有2911万股,持股比例1.645%,合计持股比例5.604%,为持股5%以上的大股东。
根据此前披露的减持计划,恒鑫集团将自公告之日起三个交易日后的六个月,减持所持的恒鑫材料全部股份。此次减持后,恒鑫集团共计持有鑫科材料7317万股,持股比例4.135%,已经退出大股东行列。后续如果继采用“大宗交易+集中竞价”减持,亦无须披露。
和恒鑫集团一样,急于摆脱大股东身份的,还有东方园林(002310.SZ)、三六五网(300295.SZ)、川金诺(300505.SZ)等多家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
东方园林公告显示,5月31日,公司股东中泰创展(珠海横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中泰资管”)通知,后者因业务需要,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其持有的流通股股份3943万股,占该公司总股本的1.47%。此前,中泰资管持股比例为6.46%,减持后持股数量为1.34亿股,通过此次减持,持股比例4.99%。以0.01%的微小比例,退出大股东行列,中泰资管此举可谓精准。
除了东方园林,三六五网、川金诺也存在类似情形。5月30日,三六五网收到通知,股东邢炜拟减持不超过30.03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0.1564%的股份。目前,邢炜持有三六五网5.1563%股份。减持后,以0.001%的差距,邢炜不再是持股5%以上的股东。
三六五网公告显示,邢炜将通过集中竞价减持。而按照减持新规要求,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计划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应当在首次卖出的15 个交易日前向证券交易所报告并预先披露减持计划,由证券交易所予以备案。
“持股比例低于5%,就不再是大股东,此时通过集中竞价减持,减持不需要提前15天披露。”上海某券商投行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新规出台后,5%以上股东都不愿意有“大股东”的身份。5%以上股东减持,对股价的压力还是很大,计划披露后可能引起股价下跌。但不再具有大股东身份后,股价压力会小很多。
“交易规则改变后,大家都会采取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赛亚资本董事长罗伟冬向第一财经分析,持股降到5%以下后,能避开监管限制,可以灵活减持,甚至随意减持,减持方式、时间等有更多选择,获利空间也会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