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商务会员钢材特钢不锈炉料铁矿废钢煤焦铁合金有色新能源化工水泥财经指数人才会展钢厂海外研究统计数据期货论坛搜索导航短信En
当前位置:钢之家 > 钢铁论坛
   
搜索
显示模式:
查看: 15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本钢从做“窝窝头”到卖“精点心”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回帖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0-6 17:11:3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钢变了,变得令人刮目相看了。”如此结论,是众多老本钢及了解本钢历史之人的共识。生产环境变美了,厂区像座大花园;技术装备变新了,主体装备已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经营管理变科学了,正在完成向具有国际竞争力企业的蜕变……本钢这家老国企已经过了化蛹为蝶的阵痛期,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节节攀升。去年,公司纳税和盈利分别比5年前增长了2.43倍和9.35倍。今年1至9月,本钢研制开发“双高”(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新产品30余种80多个牌号,实现“双高”产品率、产值率均在80%以上。究其众多变化的根源,那就是本钢集团领导思想观念的转变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如此的“转变”不仅是本钢众多变化的前提和条件,同时也决定了本钢的前途和命运。“钢老五”的顿悟———从拼规模、争产能到依托“精粉”潜心做好“精点心”

    说来也巧,本溪市在全省城市排位中位居第五,而本钢在计划经济年代全国十大钢铁企业中也排位老五。“老五”是个不前不后的位次,让人喜来让人忧,放在谁头上也都会有紧迫感。况且本钢在本溪市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后一个老五位次的升降,直接决定着前一个老五的荣耻。因此,无论在本钢内部,还是在全市范围,早就形成了本钢“只许上,不许下”的舆论氛围。要知道,当时的排位,又多是以固定资产拥有量和产品数量为依据的,因此拼规模、争产能,大干快上,就成了本钢不二的选择。本钢先后经历了600万吨会战、800万吨决战,不断扩大自身的规模及产能。一路拼杀下来,不仅身心俱疲,技术装备水平也无明显提高。待静下心来纵观市场时才发现,在钢铁市场供大于求的新形势下,所增加的那部分初级产品,不仅不是财富,有的还成了包袱,根本挽救不了本钢的命运,只是白白为他人做了嫁衣。又一次面对生死存亡,集团领导不得不重新审视时局,寻找企业新的生存和发展之路。

    本钢发展是有捷径的。只不过这条捷径过去被一阵阵大干快上的喊杀声淹没了。这里有全国最大的南芬露天铁矿,盛产的低磷低硫的铁矿粉,被业内人士称之为“精粉”,由“精粉”冶炼出来的铁和钢,被称之为“人参铁”、“人参钢”,获得过国家金质奖,出口享受免检待遇,堪称金属加工行业的宝贝。在拼规模争产能的年代里,他们怀宝不知,只满足于生产初级原料,顶多把“精粉”简单加工成“窝窝头”出售,为别人做嫁衣,自己只挣个苦力钱,还搭上了资源和环境。“窝窝头”与“精点心”的区别自不必多言,仅其效益就有天壤之别。

    识清了形势,算明了得失,本钢也彻底醒悟了。他们不再从规模产能上与人争高低,也不再去计较位次之说,而是握紧手中宝贝,避短扬长,走自己的路,把主要精力放在依托“精粉”专门加工“精点心”上。“十五”期间,本钢制定出“建设千万吨级精品板材基地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企业”的战略目标,不再搞外延式扩张,走出一条“靠精品创名牌,借名牌促精品,用精品和名牌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振兴之路。“硬件”的脱胎换骨———告别“老牛破车疙瘩套”,装备水平的更新改造和提档升级带来产品结构的不断优化

    生产精品板材,需要精良的技术装备。追踪本钢前后两个5年技改投资的轨迹,便可发现他们对精品板材的渴望和追求。从投资规模上看。后5年的投入比前5年高出1/3,到去年,本钢近5年已投入270亿元,而且今年又安排了20多个技改项目,投资额达60多亿元;从投资方向上看。前5年主攻规模和产能,装备水平仍是“老牛破车疙瘩套”。后5年除少量资金用于产能的填平补齐外,85%的钱花在了老设备的更新改造和提档升级上。他们花5亿元改造了5号高炉;花10亿元搞起了板坯连铸;花20亿元更新了热连轧生产线;花50亿元上马了冷轧薄板和镀锌板项目……勒紧裤带,卧薪尝胆,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精品板材基地奔去。

    如今,从矿山到车间,本钢主要技术装备不仅配套成龙,而且还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硬件”的脱胎换骨,自然会带来产品结构和质量的升级换代。以汽车表面板、石油管线钢、集装箱板、船板、防盗门板、家电板等为代表的“双高”产品,已由“十五”期末的8大类不到200个品种,猛增到去年的18大类400多个品种。“双高”产品所占的比例,也由原来的30%发展到88%,不仅直供国内以中石油、中集集团、长春一汽、海尔等为代表的各行业重点企业,而且还远销欧美、亚洲、非洲、大洋洲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基本形成了“精品板材打天下”的产品格局。

    人才的支撑———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增多,进一步夯实精品板材基地

    人才是支撑本钢精品板材基地建设的主梁。这里历来是人才济济的地方,他们有自己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有国家级的企业技术中心,享受国家、省和集团特殊津贴的专家级人才多达上百名,中级以上的科技人员上千名,高炉旁轧机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更是比比皆是。他们集聚在精品战略的旗帜之下,攻坚克难,为企业振兴而战。这里每年除承担国家和省下达的几十项科研任务外,还把精品战略中的难点,列为科技攻关的重点。采取上下结合的方式,成立了上百个技术攻关组。去年,他们成功地用85mm厚板坯取代原设计要求的70mm的板坯,成批量轧制出优质集装箱板,成本大幅降低,使其在中集集团等国内4大集装箱生产厂家的销量,占全国总销量的70%。与东北大学联合开展的“铁矿石资源综合利用研究”项目,不仅可延长矿山的寿命,而且还可以解决铁矿石资源综合利用的瓶颈问题,提升本钢的自主创新能力。

    近两年中,本钢先后获得了3个国家级质量管理奖和省质量管理奖,获得了20多个国家和省科技进步奖,获得了30多个国家冶金行业产品质量金奖,去年还一举夺得了“中国名牌产品”这个最高奖项,实现了本钢乃至本溪市名牌“零”的突破。正是这些挂满“本钢牌”的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才擎起了这座精品板材的大厦。

    “干大事”也“拘小节”———从“三大扔”中淘宝,远离粗放求精细,保障精品生产、企业发展可持续

    本钢是集采矿、选矿、烧结、炼铁、炼钢、轧钢等于一体的国有特大型联合企业。曾几何时,凭着“从头到尾”和“自成一体”的阵势,摆出了一副“干大事不拘小节”的架子,视大投入、大消耗、大废弃为正常秩序,现场“跑、冒、滴、漏”,损失浪费严重,也污染了周边环境。而精品生产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精雕细刻,与那种粗手大脚是格格不入的。况且钢铁市场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容不得半点损失浪费。也就在这个时候,他们才真正明白了“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才把精细生产和节能降耗减排视为重点,用精细生产保证精品生产,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

    内因决定外果。本钢不断加大节能减排的技改投资,在原有的3座高炉上安装了trt装置,不仅回收了相当炼铁过程消耗的30%电能,而且还起到了降噪降粉尘的作用;新建和改建了4台大型燃煤锅炉为燃气,每小时可“吃掉”45万立方米的高炉煤气,实现了高炉煤气零放散的目标,每年还可节省40万吨标准煤;焦化厂的干熄焦工程,虽然花掉了几亿元投资,但换来了每年减排3000余吨二氧化硫的社会效益,企业每年可节省87万吨标准煤;本钢污水处理厂的投产,使他们摘掉了“水老虎”的帽子,每年回收处理并循环利用污水3200万吨,实现了主要生产厂矿污水“零排放”,吨钢耗新水,由原来的30余吨,下降到6吨。

    本钢死死牵住“吨钢成本”这个节能降耗减排的牛鼻子,从多个环节上使劲,就像从海绵里挤水一样,一挤就是11年,年年都有新突破。去年,本钢吨钢综合能耗已降至0.79吨标准煤。此外,本钢还大刀阔斧地拆除了6台污染环境的旧电炉、两台烧结机和1座竖炉,还有两座工艺落后的高炉,今年底就将寿终正寝。

    本钢过去的“三大扔”是出了名的。一是扔石渣。采矿排出的废石,扔得满山遍野;二是扔尾矿粉也包括发电厂的粉煤灰;三是生产过程中扔钢渣、铁渣等。学会了精打细算的本钢,如今也开始奉行“哪里丢了哪里捡”的策略。歪头山铁矿,已利用废石建起了一座年产20万立方米的石块加工厂,产品主要用于高速公路的路基建设上;石灰石矿建成了一座碎石和石粉生产线,还先后上马了以尾矿和粉煤灰为原料的承重砌块加工厂。本钢新建的一条钢渣水冲渣生产线,每年可使30万吨钢渣变成烧结的辅料再利用。企业钢渣等循环利用率如今已达到了100%
※ ※ ※ 本文纯属【loving37】个人意见,与【钢铁论坛 | 钢之家钢铁网】立场无关※ ※ ※
回复 快速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关于钢之家|联系方式 |服务项目|服务报价|技术服务|在线订购|企业短信|会员注册 | 网站动态|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与建议|在线客服|我要纠错 |==

您希望联系哪位客服?(单击选择)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