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商务会员钢材特钢不锈炉料铁矿废钢煤焦铁合金有色新能源化工水泥财经指数人才会展钢厂海外研究统计数据期货论坛搜索导航短信En
当前位置:钢之家 > 钢铁论坛
   
搜索
显示模式:
查看: 7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沪社保基金案波及地产业 十余家房企或受牵连

[复制链接]

352

主题

3827

回帖

1238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8-27 23:41:4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沪社保基金案波及地产业 十余家房企或受牵连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26日 15:23 中国经营报

  王其明

  一直风光无限的瑞安集团董事长罗康瑞,最近可谓流年不利。

  今年6月瑞安房地产登陆港股失利,不得不含恨而退,已令其颇为尴尬。8月1日瑞安刚刚再次启动上市程序,旋即又爆出旗下项目“创智天地”曾从上海社保基金贷款15亿元,一时间不仅公司上市前景变得黯淡,他本人也身处旋涡之中。

  上海社保基金的惊天大案调查仍在紧张地进行。老百姓的养老钱,到底有多少被诸如瑞安这样的房地产企业悄悄动用,依然是未知之数。

  社保基金:罗康瑞的融资新天地?

  日前,罗康瑞在香港对媒体承认,15亿元社保基金贷款确有其事,主要是经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安排,贷给负责“创智天地”项目开发的合资公司上海杨浦中央社区发展公司。按罗的说法,这笔贷款大多用于项目内部分社区中心和公共设施建设,15亿元贷款中,迄今为止合资公司提取了8亿多元。

  “(对此事)我们当然要有交代,待公司内部了解清楚,过两天会向大家详细解释,可是瑞房与上海社保基金事件没有直接关系,有关贷款符合内地规定。”他强调说。

  根据瑞安网站公布资料,“创智天地”是位于上海市杨浦区的大型综合发展项目,占地84万平方米,其中办公、商业及住宅部分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此外还有科技园及江湾体育中心等。据悉,该项目是杨浦区打造“知识杨浦”的重点工程,得到区政府大力支持。

  瑞安方面早前宣称,该项目总投资达100亿元。与此同时,瑞安在武汉、重庆等地的新项目规模都不小,需要大量投资,因此外界普遍认为瑞安的资金压力一直非常大。这也是上市努力受挫后不到两个月,罗康瑞决意再作尝试的根本原因。

  有熟悉资本市场的人士告诉记者,瑞安卷入社保基金案,如不能尽快妥善解决,无疑将损害其一贯良好的声誉,敏感的境外投资者对其评价更会大打折扣,随着该案调查逐步深入,预计近期内瑞安上市希望甚是渺茫。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社保基金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困难职工、弱势群体的保命钱。因此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项怀诚多次强调,社保基金投资最根本的方针就是“安全至上、控制风险”。

  在金融工具多样化、风险控制很严格的发达国家,此类基金也仅仅是投资于房地产证券,比如reits(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或者房地产抵押证券等,而不是直接投资房地产和基建等风险较高的项目。

  不过,在上海,社保基金大规模投资房地产已是公开的秘密。

  据了解,早在上世纪90年代前期,上海社保基金即因投资房地产等行业而出现亏损。1994年市政府颁行的《上海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办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养老保险基金的增值运营委托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进行。”此后,政府一度将全市社保基金交由浦发行社保部经营,高峰时总金额超过100亿元。

  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社保基金投资能终止亏损并设法增值,因此,通过银行托管方式进行房地产投资,当年情况下并没有违规。此种做法直到1999年浦发行上市前夕才有所变化,当时该行与上海社保局达成协议,将受托社保基金划转到社保局,并约定三年的过渡期。

  在浦发行托管期间,社保基金投入上海多个房地产项目的开发之中,较为知名的有明天广场、东海广场等。其中社保投资不到2亿元的明天广场,前段时间曾开价32亿元向大摩转让,但谈判失败,现在依然归社保所有。而东海广场则数度易主:2003年10月以7.8亿元的价格卖给主营服装业务的浙江开开集团,去年开开索价13亿元转让给了绿城集团,不久前,大摩从绿城手中将其拿下时,收购价已涨至19.6亿元。

  有熟悉社保基金运作的分析人士认为,客观地说,近年来上海社保基金在房地产上的投资,总体上并没有亏损,部分项目甚至大幅赢利,这直接得益于2000年前后起上海楼市的一路走高。

  但该人士指出,社保基金在房地产项目上赚了钱,并不意味着投资决策正确,而是刚好遇到大市不同寻常的飞速增长,有一些运气成分。

  “开始投资的时候,楼市情况并不理想,风险相当高,从社保基金投资的基本原则上讲,那个时候的决策,多少有些不太负责任。”他说。

  除了瑞安,还有谁?

  浦发行委托经营结束后,上海社保基金就没有再直接进行房地产投资了,但仍然以委托贷款的方式进入房地产行业。

  2003年6月严控房地产信贷的央行“121文件”出台之后,银行对房地产企业的贷款审批大大收紧。“此时只要关系够硬,从社保渠道贷款反而更为容易。”一位银行界人士称。

  央行“121”明确要求,申请银行开发贷款的房企,必须“四证齐全”,否则免谈。“四证”指的是《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施工许可证》。但社保贷款往往只要求房企出示“一证”或“两证”,这就是为什么2004年前后上海房企会一窝蜂地涌向社保基金的原因。

  有接近上海市政府的权威人士向记者证实:“在上海,获得社保贷款的房地产企业,至少有十多家。”显然,瑞安的15亿元贷款,只是冰山一角。

  与此次社保案牵连甚深的上海电气(2727.hk),其母公司上海电气集团本身就成立了房地产公司。此外,房地产巨头朱孟依控制的珠江投资,2004年投入人民币约9亿元,获得上海电气近10%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近日记者曾询问珠投旗下的珠江地产上海公司高层,对方表示公司与此案没有任何关系。

  另有市场消息称,香港上市公司上海置业(1207.hk)也从社保贷款。记者致电上海置业求证,对方否认了这一说法。其他数家近期在浦东大手拿地的港资企业,亦传闻与社保案“有染”,但经记者多方查探,仍未能掌握确凿资料。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能够得到社保基金“青睐”的企业,大都和政府关系非常密切,比如上海某家知名房企,是原国有企业转制的,就顺利拿到数亿元的贷款。而罗康瑞与上海市政府关系之融洽,当地政界及地产界无人不晓。
※ ※ ※ 本文纯属【阿奇霉素】个人意见,与【钢铁论坛 | 钢之家钢铁网】立场无关※ ※ ※
回复 快速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关于钢之家|联系方式 |服务项目|服务报价|技术服务|在线订购|企业短信|会员注册 | 网站动态|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与建议|在线客服|我要纠错 |==

您希望联系哪位客服?(单击选择)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