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0-6-22
- 最后登录
- 2011-6-30
- 阅读权限
- 80
- 积分
- 3823
- 精华
- 0
- 帖子
- 36
|
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普遍担忧导致5月初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回落,但市场反应似乎有所过度。买入机会将在夏季之后出现,最具防御性的大宗商品均与能源(或相关)投资有关。
大宗商品的走势有时会飘忽不定、让人难以捉摸,其5月初的市场表现正是如此。许多投资者对大宗商品的暴跌震惊不已:到底发生了什么?
白银暴跌、原油回落
银价的大起大落使大宗商品的价格“地震”尤其抢眼。过去12个月,白银是大宗商品阵营中的佼佼者,作为抵抗通胀和美元贬值的对冲工具,银价直冲历史最高点。不过,银价涨高跌快,一周内就从历史高点回吐1/3。
白银暴跌反映出大宗商品价格的普遍下调,其中也包括最重要的大宗商品:石油。受中东北非地区及其主要产油国的政治动荡带来的供应不确定性影响,原油价格有所回落。市场认为,拉登之死会使油价中所包含的全球政治风险溢价降低。并且,油价下跌对于整个大宗商品组合的影响尤其巨大:油价一跌,大多数大宗商品价格都会随之下跌。
全球经济增长担忧情绪再现
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回落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普遍担忧情绪再次出现。美国5月公布的就业和制造业数据令人失望,令美国经济前景变得黯淡。国际市场方面,南欧债务危机阴影挥之不去,而欧洲央行不加息的决定也没有给投资者任何安慰—表明其对通胀的关注有所下降。这些焦虑情绪,加上对中国经济增长动向的质疑不断,也在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伊始对投资者情绪产生了负面影响。
中国也加入到“焦虑阵营”之中,制造业的增势趋弱。同时,中国政府和央行也再次表明严控通胀的决心,未来数月通胀率将徘徊在5%以上。此外,印度加息50个基点以对抗通胀,这也令市场普遍担心亚洲的通胀已至不可控的局面。
市场反应过度
市场是否反应过度?我们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不过,考虑到市场“追涨杀跌”的特点,未来几个月,大宗商品价格很有可能还将有10-15%的跌幅,买入机会将在夏季之后出现。
亚洲的通胀局面是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的自然后果(如果不是滞后的话),类似中国和印度目前采取的紧缩措施需要持续下去。讽刺的是,随着食品、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在本次调整中纷纷走低,再加上基数效应,对通胀的担忧很可能已经见顶,未来一段时间通胀局面可能有所好转。
尽管我们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肯定会放缓,但坚信不会出现“硬着陆”。随着劳动力、煤炭、电力和零部件短缺对中国制造业的冲击,未来数月政府可能会更为直接地干预通胀。 在钢铁和金属等部分领域,库存调整和去库存将会增加价格压力。此外,由于水泥、有色金属、钢铁和化工行业生产增长带来的电力需求上升,中国华东和华中地区部分省份的电力短缺正在显现。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预警,2011年供电缺口为3%。
不过,7月之后这些问题都应有所缓解。尽管制造业可能趋软,但二三线城市的建设活动以及1000万套保障房的宏大目标将继续保持国内建设水平的强劲。预计夏季用电高峰过后,随着产量和运输能力的不断提高,煤炭和电力生产将走强。2011年国家电网公司将投资460亿美元用于电网建设,这对应着500万吨钢材、120万吨铜以及160万吨铝的消耗量。中国向环保能源的转型也对大宗商品消费构成支撑。近期济南市投放200辆电动出租车,并计划到2012年底增加到1600辆—这凸显了中国280多个大中城市开展环保和创新性能源活动所带来的消费潜力。
“煤炭为王”
在当前的动荡局面下,最具防御性的大宗商品均与能源(或相关)投资有关。有道是,“煤炭为王”。一家主要煤炭厂商近期对全球煤炭供需局势做出总结,“无论采取何种预测,未来5年中热煤和冶金煤市场都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热煤的背后是中国即将出现的煤炭供应短缺以及日本震灾后核电的消亡—这些都将提振热煤需求,这也是我们最看好的大宗商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