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里,作者开宗明义地写道:“谈论一本没看过的书并不丢人,也不必因此而焦虑或惭愧。有些人知道怎么从正面去理解这种行为,知道如何消除自己的负罪感……”用更简单的中文翻译就是:“人是铁,范儿是钢,一天不装憋得慌”
谈论一本你没看过的书,这话题听来荒唐,实际上很有现实意义。现在是一个效率与个性并存,人们一方面需要谈论一些书来体现自己的品味与格调,另外一方面又往往忙得没时间去阅读。
当你被邀请为一本既不熟悉作者也无暇阅读的书写书评时;当在某次聚会中你心仪的女性向你问起一本你闻所未闻的书时;当你需要准备一次有内涵的文化演说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时——这些尴尬的场合,往往需要一些技巧来摆脱窘境。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位普通读者,当你打开报纸或者杂志看到一篇篇引经据典的文章或听一位朋友口若悬河地白乎时,需要一些技巧来准确分辨出对方是真的读书破万卷,还是装腔作势。
来自于正反两方面的需求,促进了“谈论没读过的书“的手法的日益成熟,并最终变成一系列技巧。这些技巧广泛见诸于各大杂志、报纸、谈话节目、文学沙龙和咖啡厅里,等待着有人把它们整理成册,总结成行之有效的几点规律,这便是这篇文字的诞生初衷。
那么,如何谈论一本你没读过的书呢?
第一招,也是最基本的手法,叫做避实就虚。
如果这本书是和西藏相关,那么用尽可能多的篇幅来讨论西藏文化本身;如果这本书的主题是
西班牙美食,那么简要回顾一下伊比利亚半岛历史是个不错的选择——尽管这与美食毫无瓜葛,却总能显出博学。通常的对话会这么发生:
“你看过林清玄的《心的菩提》吗?”“嗯,他这书有着浓郁的禅宗味道,你知道,禅宗是由六祖慧能创立,这么多年来,它在现代社会更显出影响力。我记得慧能有一首偈子……”
避实就虚的风险在于,你必须第一时间判断出这本书的主题。《孤独六讲》、《于丹评论语》之类的书名浅显易懂,容易判断;但象《追风筝的人》、《1Q84》之类,很难光凭题目来想象主题,更不要说猜测内容。
于是还会有第二招,谈论文笔。
一本书可能没有情节、没有角色,甚至没有主题,但绝不会没有文笔,哪怕是《时间简史》和《《腓力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
这种技巧的精髓在于,不要涉及到任何细节,不要涉及到任何可能会露馅的说辞。比如这样:“你说《我的名字叫红》?噢,是的,这本书无论从哪个方面讲都很优秀,但给我最大的触动作者的文笔,那是一种粗犷和精致彼此蕴涵的奇妙风格。掩卷之余,让我感觉到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心灵震颤,如风暴过后的大海,异乎寻常的平静。”
你看,这一段话没有体现出任何有效信息,也不能证明与《我的名字叫红》有任何联系。 “粗犷和精致彼此蕴涵”可以用来形容任何文笔,没有人会知道发言者被震颤的到底是心灵还是心脏还是心脏瓣膜——可你读起来会觉得很美妙,有时候还可能觉得很信服。
这么同样一段话,在不同的场合能够替换成不同的书名,可以当成万金油来使用。这一点要向我国的足球解说员们致敬。他们是学习的榜样。比如我最喜欢的一段国内足球解说词是这样得:
“他们的三线彼此衔接比较好,因此进攻起来非常流畅,防守时也可以及时收缩。当然边路也很重要,应该象重视中场一样,绝不能放弃。事实上在目前领先/平局/落后的局势下,我想只要他们不急躁,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第三招,叫做挟洋自重。
大量引用名人名言是个锦上添花的好主意。你不必真的读过这些名人的语录,只要记住其中的一些名句,并在谈论的时候保持从容淡漠就足够了,就象是不经意间提起自己的邻居和朋友一样。比如一位涉嫌学历造假的经理人喜欢把比尔盖茨挂在嘴边,于是他的成功故事让人肃然起敬。
如果实在不记得什么名人名言也不要紧。也可以这么说话:“记不得哪位哲人曾经说过,人生就象是一锅菠菜汤,太苦了。”既显得有飘逸自然的文学性,又不会被人捉住痛脚。
还有一种混搭的技巧,把两样不相干的话题联系到一起,在遣词造句上推陈出新,两件事越是不相干,混搭起来的效果越好。比如: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时间简史》就象是一个物理学家对《尤利西斯》的致敬,霍金以清晰的理科逻辑与冷漠客观的大宇宙观,庖丁解牛般地消解了《尤利西斯》那隐藏在纷乱的思绪碎片后隐藏的内在张力。”
或者
“《杜拉拉升职记》是一款情感扫描软件,它鞭辟入里地扫描着人生硬盘,并把每一条坏道残忍地撕裂开来,展示在你面前。”
听众往往会被这种比喻上的新奇感吸引,津津乐道,从而忘记他们原本的目的。不过这种手艺需要拥有广博的知识面和丰富的联想能力,才能让听众彻底迷失。到了这个境界,只言片语,皆可迷人,要等到了几十年后回首往事时,听众才会惊讶地发现,原来这孙子其实什么也没说。
其他的一些小技巧还有不少,可惜空间有限,写不下了,大家可以自行揣摩,反正万变不离其宗,一字记之曰装。希望书评家们可以藉此摆脱尴尬,而读者们也可通过这些技巧,破除对这些人的敬畏之心,保持自己的独立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