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商务会员钢材特钢不锈炉料铁矿废钢煤焦铁合金有色新能源化工水泥财经指数人才会展钢厂海外研究统计数据期货论坛搜索导航短信En
当前位置:钢之家 > 钢铁论坛
   
搜索
显示模式:
查看: 13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个老共产党员人生感悟:同样的激情不同的历程

[复制链接]

428

主题

2081

回帖

2738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6-30 14:20: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新华网北京6月30日电(新华社记者)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而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临死时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北京,一位老共产党员在办公室里吟颂着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旷世名言。朱育理,原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总经理、第十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这句话引领他一生坚定地走共产主义道路。

  远在莫斯科,前苏共老党员尤里·尼科拉耶维奇·别列尔和库里申科与朱育理感同身受。

  同样的激情、同样的信仰,在两个国度,三位老学友走过不同的历程。适逢中国共产党90年华诞,回首往昔,他们的人生感悟朴实而动人。

  “共产主义,是根植于我们人生的恒久信仰。”

  “我对共产党、对共产主义的理解,首先来自活生生的现实,”朱育理深有感触地说。

  上世纪四十年代,还是一个少年的朱育理跟随加入革命的父母亲转战南北。他亲见了日本侵略者烧杀掳掠的血腥场面,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之际,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自由解放的奋斗历程。“经历过民族的危急、战火的洗礼,一个人的信仰就会坚定。共产主义,是根植于我们人生的恒久信仰。”

  1955年,朱育理怀着建设国家的抱负远赴苏联留学,结识了尤里和库里申科。尤里和朱育理同在学校体操队,活泼风趣的库里申科则是朱育理的班长。

  在学校里,中国留学生和苏联学生一道学习,参加社会活动,组织理论小组,以勤奋和上进绘写人生最美好的年华。

  “那时候,我们就想着学到知识,练好身体,报效祖国,”朱育理说。

  库里申科的父亲是苏联空军大队长,在援助中国的战役中牺牲。她说:“父辈用鲜血告诉年轻人,人生的道路应该如何选择。”

  “年轻人充满活力,那时候中国同学成绩都很好,他们拼命地学习,”在一次采访中,尤里向新华社记者讲述当年的情景,“无数我们这样的热血青年,为投身共产主义事业做着全力的准备。”

  “一个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坚持奋进的党,才会把握历史的方向。”

  “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国家的建设如火如荼,我们投身伟大的事业,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回忆起回国工作的经历,朱育理的眼睛亮起来。

  1959年,朱育理学成归国。他参与研制了“高精度四轴组合镗床”这一当时高难度的课题,并获得全国科技大会一等奖。

  当时的苏联,国家的建设快马加鞭。尤里和库里申科分别进入飞机和机械研制部门工作。尤里工作出色,很快成为一家飞机发动机厂的骨干。

  “那时候不知道累,就是想拼命出成绩,为国家作贡献,”朱育理说。

  意想不到的是,“十年浩劫”将朱育理的“报国梦”击得粉碎。因为直言说了一句真话,他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下放劳动整整十年,右手几近残废。

  “人生不会一帆风顺,那时候有过苦闷、彷徨,但是信仰没有动摇,对国家、对前途的信念一直是坚定的,”朱育理对记者说。

  远在莫斯科,尤里和库里申科也曾经历人生的坎坷,冲击最大的是苏联解体。伴随国家和民族穿越历史的迷雾,他们痛心、迷茫、反思,努力寻找信仰和人生的坐标。

  “我是幸运的,因为我们的党和国家经过十年动乱重新迈上新的建设时期,并且顶住了否定社会主义的风浪,将民族复兴送上新的历史航道,”朱育理说。

  当被问及“文革”中所遭受的不公正对待时,他坦言,尽管在那个疯狂年代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但他无怨无悔,只是痛惜没能利用十年宝贵年华为党和国家多作贡献。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他抓住一切机会,为祖国的航天事业、教育改革努力工作,用他的话说是“一路小跑把逝去的时光追回来”。

  在朱老的办公室里,记者看到一摞厚厚的日记,那是他用左手写就的工作日记,记录了他这些年繁忙工作的日日夜夜。整洁而清秀的字里行间,透射出一个共产党人兢兢业业、献身事业的精神风貌。

  在俄罗斯,尤里和库里申科的生活和工作也逐渐步入正轨。放下思想和情感的包袱,他们重新进入工作岗位。同记者最近的交谈中,尤里回忆起当年在大学的情景时说,年轻的时候要立志,志向越坚定,人的精神就越顽强,就能坚定地走下去。

  “我把信仰寄于我们的党。我的经历告诉我,这是正确的,”朱育理说,“一个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坚持奋进的党,才会把握历史的方向。90年的历程,我们的党向历史交了一份夺目的答卷。”

  “信仰不会随生命熄灭,我们的旗帜会永远飘扬。”

  朱育理退休了,不那么忙碌了。但他始终关心着国家航空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还参与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的工作。不仅如此,他还一直惦念着俄罗斯的老同学、老朋友,为中俄友好尽一己之力。

  2010年,朱育理去莫斯科访问,专程拜访了尤里。尤里此时早已退休,但仍然在工作单位发挥余热,参与相关设计工作。

  尤里详细地向朱育理了解中国的情况,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出由衷赞叹。他和朱育理约好,有机会去中国,亲眼看一看中国发展和建设的成就。

  工作的变动曾令朱育理和库里申科失去联系。2010年,为促进中俄民间友好,中俄两国电视台合作举行了《等着我》大型寻访活动,为失去联系的中国和俄罗斯友人重续旧缘。

  机缘巧合,俄方节目主持人谢尔盖的母亲,正是朱育理多年寻找的“班长”库里申科。谢尔盖说,母亲一直记挂着中国的老朋友,关注着中国的发展和变化,对中国的未来和中俄友好充满信心。

  人已老,年华消逝,但不褪的是无尽的牵挂、不灭的激情和不变的信仰。

  为采写这篇稿件,记者半个月前联系到了尤里。老人非常重视,反复跟记者沟通,选好时间请记者去家中叙谈。然而,就在约定的日子,尤里心脏病突发,住进了医院。

  听到这个消息,朱育理在电话那边久久沉默……他语气凝重的叮嘱记者去探访尤里,替他捎去一束鲜花。

  “这样的情感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信仰不会随生命熄灭,共产主义的旗帜将永远飘扬,”他说。

  夏日的一缕阳光照进朱育理的办公室,映在老人的脸颊上。望着远方,朱老大声朗诵:“我们无悔,因为我们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新华社记者丁宜、周晓华、夏文辉,驻莫斯科记者谢荣、耿锐斌)
※ ※ ※ 本文纯属【onlylong】个人意见,与【钢铁论坛 | 钢之家钢铁网】立场无关※ ※ ※
回复 快速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关于钢之家|联系方式 |服务项目|服务报价|技术服务|在线订购|企业短信|会员注册 | 网站动态|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与建议|在线客服|我要纠错 |==

您希望联系哪位客服?(单击选择)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