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1-4-29
- 最后登录
- 2021-6-10
- 阅读权限
- 80
- 积分
- 51019
- 精华
- 0
- 帖子
- 2413
|
1949年10月1日,当“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共产党要面对的却是一个满目疮痍的经济体。在这个政党从革命党转为执政党后的62年里,在发展经济方面,有顺有逆,有高有低,更多的是不断的探索。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确立,为中国走出贫困陷阱、迈向全面小康和繁荣奠定了必要的制度基础。
从一个曾经极度虚弱的经济体到高速增长的经济体,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封闭到开放,中国最终选择了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模式。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中国共产党既表现出勇于修正错误、超越过去的革新勇气,又体现出实事求是、稳健发展的实践理性。
从商品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商品市场到要素市场,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在市场深化的过程中,常常也有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摩擦。回望历史,制度变迁的选择并不容易,甚至是风雨交加。但幸运的是,从l978年中共摒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之后,在每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头,都没有走回头路,而是始终坚持发展不动摇,在发展中解决问题。亿万人民“朝前走”的步伐,创造出一个大国经济持续高发展的传奇。
这确实是人类经济史上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变迁。短短的30多年间,中国就走过了其他国家或地区几百年的路程。中国经济奇迹的出现,当然可以从经济增长与制度创新、农业改革与城市改革、中国制造与人口红利、金融创新与资本市场,以及对外开放与世界经济等多个侧面进行研究,但归根结底,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在于,中国不再“折腾”,自1978年后专注于经济增长。
执政党心无旁骛,执政重心聚焦于经济建设,这在党的各类文件中都有清晰体现。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定了“三步走”战略部署:第一步目标,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目标,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目标,到21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
发展离不开速度。国家在“六五”计划中提出,工农业生产,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计划平均每年递增4%,在执行中争取达到5%;“七五”计划强调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八五”计划指出,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达1825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为26000亿元(不包括物价上涨因素)。统计数据表明,从1996年至2010年的“九五”、“十五”、“十一五”三个五年中,随着中国经济更深入地融入全球化,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不仅没有下降,还有所上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久前预测,以购买力平价理论计算,中国经济的规模将在2016年赶超美国。中国的经济学家按照名义收入来计算,假设中国和美国经济的真实增长率分别为8%和3%,中国通胀率为3.6%,美国为2%(过去10年的平均值),人民币每年对美元升值3%(过去6年的平均值),中国的gdp将在2021年超过美国。也就是说,如果基本保持现有的增长态势,在中共建党100周年前后,中国经济将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
在一般人看来,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中国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其实一直在反思“粗放式增长”的弊端,如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并试图走一条内涵式增长的新型发展道路,告别“gdp主义”。例如,早在抗击“非典”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就指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还不够协调,今后不仅要继续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而且要重视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要进一步研究并切实抓好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现实的各种压力也表明,那种只顾增长速度、不计代价、透支未来的增长模式已经难以持续。从增长转向发展,中共与时俱进地选择了崭新的发展观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谋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新发展观。人们注意到,《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不再提及有关gdp增速的量化要求。这一点,完全不同于过去的计划或规划。
坚持科学发展,助益于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则大国经济的成长才真正富有意义。当然,如何真正践行科学发展观,还有不少挑战。但在中共走过了90年之后,我们对于超越时代难题、推进整体改革、转变发展方式,走绿色、共享、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的信心,无疑是更强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