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8-12-12
- 最后登录
- 2014-4-13
- 阅读权限
- 80
- 积分
- 15130
- 精华
- 0
- 帖子
- 66
|
一个人是否杰出,主要表现在他的行为上,而行为表现的优劣主要取决于他的习惯。因此,要把一个孩子培养成杰出的人,就必须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习惯是一个人在一种情境下,如何应对的自动反应。
我们人类是一种高智能生物,我们是以异常复杂的“社会”的生活方式生活着。我们生下来就会的行为叫本能;除此之外,其余一切都得学习。
在我们日常生活所进行的行为中,绝大部分的行为都是靠后天培养和训练。我们把一种行为,教给孩子,然后让他反复练习,后来他就“学会”了此种行为。 时间一长,他已经熟练了该种行为,他不用用心想就会做此种行为。此时我们把该种行为命名为“习惯”:像吃饭、走路、睡觉、穿衣、说话、刷牙、洗澡、看书、 接人待物等等。这是行为层面的习惯。
第二个层面的习惯是情感层面的习惯。
我们人类是情感的动物,对待我们周围的事物,我们总要做出情感反应。我们对待每天接触的事物总是要做出是喜欢还是排拒的情感反应。除了受自然本性影响外,就是受父母的价值观和行为的影响。如果一个孩子形成了对某一类事物固定的情感反应,那他就形成了习惯性模式。
比如,有的孩子,一遇到困难就兴奋,他渴望战胜困难后带来的价值感和成就感;而另一孩子,一遇到困难就沮丧,他赶紧从困难处逃开以避免困难带给他的压力。
再比如,有的孩子,当他“给予”的时候他感到非常快乐,也就是说当他能够给予别人帮助时,他会感到自己有价值因而非常快乐;而另外的孩子,则是当他“获得”的时候感到非常快乐,也就是说他从获得别人的帮助或东西而感到快乐。
还有,有的孩子一遇到“好事”的时候就快乐兴奋,他会不断搜集好事情而使自己快乐;而另外的孩子则是遇到“坏事”时候感到快乐和兴奋,他会不断地把注意力集中在生活中坏事情上来寻找快乐和兴奋。
第三个层面的习惯是思考层面的习惯。
人的思维习惯都是在童年形成的,优秀的人就是从小养成了卓越的思维习惯。然后,他就会不自觉地使用他的思维习惯去加工每天遇到的问题,从而决定自己如何对待的态度。
比如有的孩子养成了从‘阳光’的角度去看问题的思维习惯,他总能找到事情好的一面;而另外的孩子却总是从“阴暗”的角度去看问题,他总能找到事情对他不利的一面。
再比如,有的孩子,在遇到失败和挫折时,他总能从自己的角度去找原因;而另外的孩子,在遇到失败和挫折时却总能从别人或客观找原因。
还有,有的孩子,他总能从证明自己优秀的角度去寻找证据,因此他会越来越自信;另外的孩子,却总能从证明自己愚蠢的角度去寻找证据,因此他会越来越自卑。
有的孩子,从小学会了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试着去体会别人的感受;而另外的孩子,却永远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永远无法体会别人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