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引用:奥博钢铁 发表于 2009-6-27 12:24 目前在世界各国蔓延的甲流感,虽然被世卫组织判为中等程度危害的病毒,但依然是人类的一次瘟疫,不过其造成的伤害,比起历次瘟疫来,应该是非常轻微的了。显然,包括禽流感、sars等在内的多次瘟疫,给了人类足够的经验和教训,为本次预防和治疗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知识。 另外,观察细致入微、对美国证券发展有所了解的人应该注意到,在此次危机当中,企业债没有发生全局性和系统性危机,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条是,发生在70年代的垃圾债券给了美国人深刻的教训。“垃圾债券大王”迈克尔·米尔肯也曾风云一时,在金融市场呼风唤雨,与当下的投行在业界的地位不相上下,但最终沦为阶下囚。其债券理论在经过改进后,去掉了恶的成分。“垃圾债券”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已被广泛接受,成为中小企业筹措资金的重要途径,也是收购企业的重要手段。 在本次危机的危害暴露出来之后,也有很多人士担忧企业债会产生问题,之所以没有成为现实,原因当然有多方面,但人类的智慧和学习能力,可以有效帮助人类避免错误的重复发生。企业债如此,流感亦如斯。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目前各国央行为应对信贷市场的问题而大量发行的廉价基础货币,也将在金融机构无节制的创造信用之前、之时和之后,加以有力的收缩。 另一个反面的论点是,如果未来发生通货膨胀的话,也一定不会如现在人人谈论的起源、途径和方式发生,也很难以简单买进资产并持有的方式对抗通胀和致富,因为这不符合规律:市场上从来都是少数人赚钱;大家热烈讨论的,一定不是发财秘笈。 |
|
|
|
|
|
|
|
|
|
|
|
|
|
|
引用:奥博钢铁 发表于 2009-6-27 13:04 或者换个更为大家关注的提问:下一次通货膨胀会发生吗? 回顾21世纪以来商品和资产的价格上涨,在初期以缓慢爬行甚至时有折返的方式演进,2007年后进入快速拉升的阶段,形成恶性通货膨胀。crb指数在2001年11月7日创造了181.83点的低点,2006年12月1日最高点为409.65点,5年时间上涨了125.3%,年复合增长率为17.6%。2007年1月9日,回落到377.59点的低点,其后一路上行至2008年7月2日的614.61点,一年半时间上涨62.8%。 这一轮物价的上涨以及最后演绎成的恶性通货膨胀,原因和发生机制,专家们度做了很多研究和探讨,这里不再赘述,只想指出两点。 第一,受到之前通货膨胀经验和教训的影响,各国央行对商业银行的传统存贷款业务和企业债市场进行了较为有效的监管,巴塞尔协议也给商业银行提供了一层防护网,限制了其过度膨胀。因此,在本轮危机当中,商业银行收到的影响较小,也不是危机的罪魁祸首和帮凶,传统业务更是其得以保全的基石,美国多家投行为了保全自身,也不得不申请全业务许可,进入传统存贷款市场,接受美联储监管。 其次,西方经典的货币银行理论,将cpi作为央行调整货币政策的主要指标。在中国加入国际市场后,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无限制压缩成本,在外国采购商看来,中国的成本是个黑洞,无论他们提出什么样幅度的降价要求,中国人总是能实现。造成了欧美发达国家的cpi指数长期低位徘徊,其央行失去管理目标,任由廉价基础货币的大量发行和包括投行在内的金融机构无限制的放大杠杆,最终酿成大祸。 相信经过此次危机之后,各国央行不会再无视资产价格的恶性上涨了。 通货膨胀始终是个话题。目前的诸多讨论,还局限于历史领域,注定不会发生。从发展和为人类谋福利的角度看,网上交易将成为席卷人类生活、改变世界运行方式的一件大事。网上交易的媒介(眼下被称之为虚拟货币),有可能成为下一轮通货膨胀源泉。 浅薄浅见,不值一驳。然蒙小s兄教诲,毅然借钢之家宝地,续闲谈兄精贴以狗尾,愿闻更多见教。 诚哉斯言,无的放矢,但博一笑。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