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商务会员钢材特钢不锈炉料铁矿废钢煤焦铁合金有色新能源化工水泥财经指数人才会展钢厂海外研究统计数据期货论坛搜索导航短信En
当前位置:钢之家 > 钢铁论坛
   
搜索
显示模式:
查看: 4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代铜矿从业人员的称谓

[复制链接]

92

主题

113

回帖

12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0 09:13:0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我国铜矿开采历史十分悠久。在长期的铜业开发过程中,铜矿从业人员分工细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因而其称谓也五花八门,且各地又各有不同。为了说明这一点,仅就清代云南铜矿各类人员的称谓,简要予以介绍。
  史称,“滇中之利,莫大于铜”(见《穆堂初稿》卷42)。正是采铜炼铜之利,吸引各地“商贾负贩,百工众技,不远数千里蜂屯蚁聚”,“四方之民,入厂谋生”。正是铜业的发展,使铜矿从业人员“各从其类”,“各有称谓”。这些人,统称为厂民。王崧的《矿厂采炼篇》讲:“游其地者,谓之厂民。厂之大者,其人以数万计,小者以数千计。杂流竞逐,百物骈罗。”从大的方面讲,铜矿从业人员大致可分为三类。据《铜政全书谘询各厂对》载:“厂众有硐民、炉民、商民之分”。硐民,是指办矿采矿者,其中又有出资人办矿(锅头)和出力采矿(称弟兄)之分;炉民是指“买矿煎铜出售者”;商民是指在矿区贸易油米等生活用品者。
  在这三类人中,以硐民最为复杂,且种类繁多。据倪慎枢《采铜炼铜记》记载,就有锅头等五类人。该书讲:“一厂之中,出资本者,谓之锅头;司庶务者,谓之管事;安置镶木者,谓之镶头;采矿破甲者,谓之椎手;出荒负矿者,谓之砂丁”。
  在清人吴其俊《滇南矿厂图略·滇矿图略》一书中,对矿硐诸类人员所记更详。这里仅据该书所讲,分别加以介绍,以见其分工之细,称谓之繁。

●锅头。即开办铜硐的出资人,合伙开硐之头目,为锅头。
●砂丁。“打厂之人,名曰砂丁”,“凡厂衰旺,视丁众寡,来如潮涌,去如星散”,其“名目亦各不同,故记丁”。
●弟兄。即在铜矿采矿出力者,“铜户称雇力曰弟兄”。
●管事。经管工本,置办油米一切什物,即司庶务者。
●柜书。亦称监班书记,每硐一人,矿旺时也可以设正副二人。每日记录买矿者的姓名、购买数量,“登记帐薄,开呈报单”。
●镶头。铜矿的技术总管或生产负责人,每个矿硐设一镶头。此人十分重要,是开硐采矿之关键,“硐之要,在镶头”。“凡初开硐,先招镶头,如得其人,矿必成效”。镶头主要根据采矿需要,“辨察闩引,视验 色,调拨槌手,批示所向。松 则支设镶木,闪亮则安排风柜,有水则指示安 (龙),得矿则核定卖价”。
●领班。每班中的生产具体负责人,“专督众丁硐中活计,每尖每班一人,兼帮镶头支设镶木”。
●槌手。都是年轻壮健的操槌手,即以槌凿矿者,每尖每班一人,挂尖一人,持槌随时互易,称为双换手。
●背 。即采出的矿石,背塭即指背负矿石出硐者。背 者最为艰辛。每班视出矿多少而定,硐浅硖硬,则用人少;硐深矿大,则用人多。
●亲身。此类人“常时并无身工,得矿共分余利”
●月活。按月发工薪者,“不论有矿无矿,月得雇价”。
●草皮。在矿硐之外干杂活者,按月发给工钱,也是“月得雇价”。
  当然,对于上述各类人员,不同地方还有一些互异的称谓,此不赘述。
※ ※ ※ 本文纯属【石雨】个人意见,与【钢铁论坛 | 钢之家钢铁网】立场无关※ ※ ※
回复 快速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关于钢之家|联系方式 |服务项目|服务报价|技术服务|在线订购|企业短信|会员注册 | 网站动态|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与建议|在线客服|我要纠错 |==

您希望联系哪位客服?(单击选择)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