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1-8-24
- 最后登录
- 2011-11-11
- 阅读权限
- 30
- 积分
- 373
- 精华
- 0
- 帖子
- 3
|
一、 经济减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1、 大跃进式增长
经济本身的发展既要追求速度,也要注重质量。就是说基础建设也要有个适当的规模,超前的基础建设占用了大量宝贵的社会资源。由于应对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各地方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这对解决就业、拉动消费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近期一些过于急功近利,不切实际口号的出现,表明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出现了过热迹象。在有关的城市规划方案中,在中国有138个城市要建国际化大都市,33个城市要建金融中心,有关专家指出:中国无论如何也不能同时容纳二三十个金融中心。世界上的国际金融中心城市一般l0%以上的人口从事金融服务业,而这个比例在上海也只有1%。金融中心的发展,要培育产业链、完善产业链、丰富产业链,等到金融和贸易制造业行业的总部和产业都丰富起来以后,金融环境自然就好了。即便是区域性的金融中心也需要相对完整的经济软环境的配套完善。因此,有专家指出,金融中心建设不能像抓农业、工业项目那样大干快上。
类似的基本建设大跃进的疯狂之后,我们有19个城市融资平台的负债规模超过1千万,铁道部新近公布的负债比例高达到56%。盲目的粗放式投资扩张,一方面浪费了大量社会资源,弱化了质量管理,造成大量的潜在不良资产。另一方面,盲目的粗放式投资扩张刺激了水泥、钢材等传统行业的产能扩张,加剧了这些行业的产能过剩状况,粗放式增长同时弱化了这些产业提高技术进步,实现产业升级的动力。
2、 中等收入陷阱
2006年,世界银行《东亚经济发展报告》提出了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其基本涵义是指,一个经济体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的过程中,既不能重复又难以摆脱以往由低收入进入中等收入的发展模式,很容易出现经济增长的停滞和徘徊,人均国民收入难以突破1万美元。大部分国家长期未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积累的矛盾集中爆发,原有的增长机制和发展模式无法有效应对由此形成的系统性风险,经济增长容易出现大幅波动或陷入停滞,可持续发展陷入死循环。有专家指出,成功跨越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两类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增长、技术创新、人力资源、收入分配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的政策含义是:中等收入国家进一步发展需要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需要着重解决影响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
当前,支持我国经济冷轧带肋钢筋生产线高速增长的内在条件和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中国将面临诸多特有的挑战。成本的逐步上升,使得传统产业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原有的依靠投资和外贸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不可持续,需要重建。然而,只有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之后,结构调整才能实现,增长的动力机制才可以重建,因此增速减缓是经济转型必须经历的阶段。从日本和韩国的发展历程来看,它们冷轧带肋钢筋生产线都经历过一个从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转变的过程,日本在经历1973年的石油危机,韩国在经历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高速增长过程基本终结。在这个过程中,不仅经济增速明显放缓,而且生产、支出、收入等经济结构也发生明显变化。
二、控制通货膨胀是短期内经济工作的重点与难点
1、 通货膨胀常态化
2008金融危机爆发后,为应对严重的危机,国际上多国纷纷推出了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目前世界经济仍处于可能二次衰退的边缘,近期继美国推出4千亿的救市计划后,英国将利率保持在历史最低点(0.5%),并出人意料的将资产总额增加到2750亿英磅,较市场预期多出250亿元。对于英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本月议息会议决定维持利率0.5%不变,市场并未感到意外。但对于英央行扩大量宽规模至2750亿英镑的举措却是市场未料的。此前,市场普遍预期英国央行会再增500亿英镑,将量宽规模扩至2500亿英镑。
持续的美债危机、欧债危机悬而未决,表明国际上宽松的货币政策仍可能继续成为主要防衰退政策,这就为通货膨胀的常态化提供了宽松的国际货币环境。
从另一角度说,四万亿的国内经济扩张政策为通货膨胀提供宽松的内部环境。官方2008年底为应对金融危机而推出的四万亿投资造成银行信贷激增、货币供应量快速上升、资产价格特别是大城市房地产价格迅速上涨、加剧了通胀预期的形成。同时,由于部分信贷没有流入实体经济而转道进入股市、房市,造成资产价格泡沫膨胀。
以美国为首的全球金融业多年的繁荣,催生了普遍的投资短期化行为。热钱的泛滥加剧了投资者的投机心理。对财富超乎寻常的追求,一夜暴富的神话,刺激了人们短期致富的神经。有专家指出,2008年金融危机其间,浙江大量民营企业纷纷从实业退出,转而投向房地产领域,结果这些先吃螃蟹的投机者在短期内获取暴利后,冷轧带肋钢筋生产线再也不眷恋实业领域的投资。近年来,蒜你狠,糖高宗,豆你玩无不浮现投机者的身影。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指出,中国不能简单地模仿欧美等国家的金融业发展道路,中国的企业家门应扎实地做好实业,应吸收日本房地产金融泡沫化发展导致的产业加速空心化的错误。13亿的中国人不能简单依靠金融业。
可以说,国内外宽松的货币政策、金融投机行为为当前国内通货膨胀高企提供了长期条件。鉴于全球经济在一个较长时间内,无法重建新的增长机制,短期内缺乏能拉动全球经济的新增长点,这将导致全球实体经济无法吸纳过量的金融资本,大量资金仍将自觉或不自觉的充当推高通货膨胀的幽灵,通货膨胀将呈现常态化趋势。
2、 结构与输入性通胀
近几年来,我国的通货膨胀表现为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而工业品价格涨幅较小、甚至不涨反跌的二元结构特征。商务部9月27日资料显示,农产品价格连续六周上涨, 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上涨4.2%,粮油零售价格小幅上涨,蛋鸡产蛋率提高,鸡蛋市场供应量增加,零售价格上涨0.1%,涨幅缩小0.3个百分点。肉类价格小幅波动,其中羊肉、牛肉和白条鸡分别上涨1.3%、0.8%和0.3%;猪肉价格下降0.6%。而生产资料价格则维持了价格回落态势。主要生产资料中,有色金属、矿产品、钢材、橡胶、建材价格下跌,农资、轻工原料价格持平,化工产品、能源价格上涨.有色金属价格下降4%,连续三周下跌。矿产品价格下降3.2%。钢价连续五周回落,比8月中旬下跌1.8%。
中国8月cpi同比上涨6.2%,较上月创出的37个月新高6.5%有所回落。由于冬季即将来临,蔬菜供给成本将增加,面临新的涨价因素,物价上涨压力短期内还得不到根本缓解,预计四季度消费价格指数仍将高位徘徊。
这种二元的通货膨胀结构,有其内在原因。一方面,我国大多数工业品生产处于产能过剩的局面,市场长期供应充足,价格竞争激烈。进一步考虑到大部分工业品的消费价格弹性较大的特点,总体上看,工业品价格对宏观调控信息更敏感。另一方面,农产品冷轧带肋钢筋生产线供应周期比较长,消费的价格弹性小。加上近年来,物流配送环节高成本因素的影响,农产品价格上涨势头比较难以控制,表现为价格回落周期比较长,有比较强的价格向下刚性。国际农产品近期不时传出局部减产、天气影响等负面消息,更加大了农产品价格企稳的不确定性。
输入性通货膨胀是我国通货膨胀呈现的又一重要特征。中国经济的迅猛增长使得国际上中国概念深入人心。2008年的大规模财政扩张政策在有力稳定了世界经济的同时,也使得国际大宗商品炒家找到了做多国际大宗商品的理由,国际商品市场形成了中国一买,价格就涨,中国一卖,价格就跌的奇怪现象。由于一国宏观经济政策很难对境外因素导致的产品成本上升产生直接作用,从而导致通过大宗商品价格传导形成的输入性通货膨胀对传统的反通胀政策有较强的抗药性。
因此,对于输入性通货膨胀的治理需要以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为辅助的政策组合。一方面,对国内需要扶持的产业,可以通过减税、补贴等手段,减缓输入性通货膨胀的过度冲击,延长该产业链在国内区域上的生存时间,形成梯度产业结构,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另一方面,宏观面上需采用适当的货币紧缩政策,以压制过度总需求。货币政策的适当紧缩是二元化的通胀特点所决定的,不能简单地为了农产品价格的回落,将工业,特别是绝大部分的中小企业置于死亡的边缘,因为这将可能带来就业压力问题,引起社会的不安。最近美国出现的占领华尔街的示威活动就是就业导致的直接后果。
三季度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更多地可以理解为我国控制总需求的效果显现。需要警惕的是这种价格回落的基础并不牢固,短期内冷轧带肋钢筋生产线继续压缩过度总需求,宏观面上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仍是必要的。问题的根本在于灵活把握松紧度。
二、 未来宏观政策基调分析
1、经济运行向调控方向发展,控通货膨胀取得初步成效
采取经济调控措施,目的在于压缩过热的经济,将价格总水平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实现经济软着陆。就当前有关的经济数据分析,我国经济处于平稳运行的温和扩张状态。经济增长的大趋势没有改变,这有利于控制通货膨胀的适度紧缩政策贯彻实施。1至8月份,我国投资,消费,进出口指标都处于基本良好的运行区间。
最新公布的9月采购经理人(pmi)指数环比回升0.3个百分点,至51.2%。8、9月pmi指标的连续回升,显示了经济回稳态势进一步增强,整个经济处于微幅扩张态势。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目前的经济调控政策总体适度性。9月购进价格指数回落至56.6%,比8月减少0.6个百分点,显示成本上涨压力有所减缓。
另一角度看,汇丰pmi指标9月指标是49.9%,连续3个月位于50以下,表明在整体经济企稳状态下,中小企业受到宏观调控的较大冲击。汇丰投入和产出价格指标创出4个月和5个月的新高,显示通货膨胀压力仍较大。
综合上述两个指标来看,控制通货膨胀的取得的成效至少是不稳固的,从控通货膨胀角度看,政策面仍需要适度从紧,但应当有结构性、局部性的调整。
2、 政策预期分析
关于经济政策是否应有较大、甚至是方向性的调整,学术领域、企业界存在一些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如何看待目前中小企业的困局。应当说,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基本没有变化,即是成本高、利润低,两头受压。持续的高成本有经济调控方面的问题,但也有企业需要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转变经营方式,不断进行产业升级的问题。从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看,发达国家都经历过这一痛苦的企业转型期,如果承认中国正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难题,那么现在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就是一个发展的转折点问题,而非简单的资金、成本问题。这个时候,整体宽松或局部定向宽松政策,救得了小企业一时,救不了一世,适度定向宽松的环境只能延缓产业升级带来的过大压力,而非最终的救世良方。只要不是面对大批中小企业破产问题,适度从紧的促进企业升级的政策就无需放松。
可能出现的不良资产是政策调整需要着力关注的另一问题。我们的房地产市场累计了多少泡沫,地方融资平台隐含多少问题,目前的评估仅仅停留在书面上,大跃进式的跨越式发展必然多多少少隐藏了一些金融领域的问题,应吸取美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在房地产发展方面的经验教训。因此目前适度从紧的政策有助于不量资产问题的提前暴露,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中。鉴于房地产价格并没有出现价格的明显下跌,因此现在谈论政策放松,为时过早。
当然,政策的变化还需要观察国际经济形势如何演变,毕竟中国处于一个开放的国际经济环境中,两债危机的最终解决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走向,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对美、对欧洲的出口起起落落,总体上看,适度减少顺差,扩大冷轧带肋钢筋生产线进口是对外贸易的大方向。作为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的进出口因素,只要没有到影响国内就业的程度,就应当保持现行政策不变,毕竟过多的外汇储备如何保值、增值也是难以解决的难题。
综合上面的分析,我们认为,转向性的宏观政策短期内不大可能出现,局部的、调节政策松紧程度的微调工具,会更多的派上用场。
定向宽松的结构性政策理论上可行,实际应用中应防止贷出给实体经济的资金流向炒作性的暴利行业,这将抵消定向结构性宽松政策的效果。因此,在实行定向宽松政策的同时,要辅以其他配套的监管政策措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