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7-5-28
- 最后登录
- 2012-1-4
- 阅读权限
- 80
- 积分
- 9973
- 精华
- 0
- 帖子
- 284
|
60年前的上海码头,一条开往台湾的大船使父子分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苦苦思念,促使儿子终于在两岸开放以后踏上寻父之旅,《镜中爹》的故事追溯的就是两岸六十年的离乱史和割不断的骨肉情。
刚翻开这本书时,我们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阅读期待,就是会期望作者最终找到的父亲是一个有着非同一般经历的人,或者,他虽然也是普通人,却在他身上发生了惊心动魄的故事。然而,作品最终把我们引向了上海锻压机床三厂的一位炉前工,他就是“文革”期间作者的父亲,是一个没有什么传奇故事可加以渲染的普通工人,一个命运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从作品情节发展的逻辑关系上看,这是一个有些出人意料的结果。但是,这也给作者和读者留下了猜测和想象的空间。作者的父亲是一位知识分子,做过会计,也当过教师。可是他在“文革”当中的身份转为工人,这本身是否意味着某种悲惨的遭遇呢?这便是作者一定要弄清楚的。作者以他自幼在台湾形成的观念,先入为主地认定父亲一定是遭受了政治迫害,也就是说,在他的猜测和臆想当中,父亲的命运是一种特殊的悲惨命运。然而,经过调查、了解、分析、研究,他发现父亲在“文革”中成了“光荣的工人队伍的一份子”,不但与政治迫害无关,而且在当时是一种极为正常、合理的现象,甚至是一种时尚,是一件人人羡慕、引以为荣的事情。这也就是说,父亲的命运即使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也仍然是普通人的常态的命运。这个事实的确认十分重要,它表明:当一个特定历史环境颠倒了正常与反常的关系时,整个社会的价值系统也便发生根本改变,这时悲剧就会被当做正剧来上演,这种悲剧就不再是个人的性格悲剧,而是社会性的悲剧了。正是通过这样的描写,作品才全面超越了个人命运的局限性,它告诉我们,两岸离乱所造成的无数家庭天各一方,骨肉分离的人间悲剧,完全是历史和时代酿造的。小人物与大时代,个人命运与社会历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作品表现出割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骨肉亲情,这种亲情原本是没有什么可以超乎其上、干扰其间的人间至情。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这种亲情却被人为地压抑和隐瞒,或被刻意淡化和回避。与此同时,两岸的同胞也无可避免地陷入了相互隔绝,彼此猜疑、误解乃至敌视之中。所以,当两岸重新开放以后,尽管作者终于有条件踏上那激动人心的寻亲之旅了,但此时他的心态却仍然是疑虑重重的。然而寻亲的过程却让他亲身体验了“人间有真情,世界充满爱”现实温暖,让他对中国大陆的社会变迁有了真实而透彻的理解和认知。应该说,这种理解和认知来自于作者抛弃历史宿怨的达观心态,是对一个特定时代的历史的谅解与和解。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很欣赏台湾女作家季季对作者和本书的评价,她说:“一个怀抱历史悲怨的人,不可能完成这本书;一个不能温柔透视历史的人,也不可能完成这本书;一个没有赤子情怀的人,更不可能完成这本书。”说的真是太好了。
本书的作者张至璋先生,夫人夏祖丽,岳母林海音先生以及岳父何凡等在港台海外都享有文名。相对于其家人来说,张至璋先生可谓大器晚成。他年轻时曾长期担任广播和电视节目的主持人,三十多岁才开始尝试小说创作,但写出的作品却连连获奖。1995年,他为抒发自己对于已经失散多年的父亲的思念之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短篇纪实作品《镜中爹》(也就是本书的第一章),结果好评如潮,获得了世界华文文学奖。正是这篇作品深深感动了林海音女士,而林海音女士的一句提醒,促使他踏上寻父的征程,使他与父亲、与海峡对岸的亲人的情缘得以接续和延伸,也使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得以展开和扩充,最终形成有头有尾的完整格局。
《镜中爹》作为一部作品,先是从短篇变为中篇在台湾出版,现在又进而变为长篇在中国大陆面世。今天的这个长篇版本,就是作者几易其稿反复修订的结果,他特地针对大陆读者的需求增补了许多有关台湾生活的真实细节,还加入了许多珍贵的照片,使本书成为一本结构完整、图文并茂、亲切好读的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