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6-8-30
- 最后登录
- 2015-7-8
- 阅读权限
- 50
- 积分
- 674
- 精华
- 0
- 帖子
- 327

|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分别作为国内外铜价基准的上海期货铜和伦敦期货铜的比价持续下降,进口贸易企业一直面临着进口即亏损的困境,除去一些利用进口铜开立信用证套取资金的企业外,大部分企业的经营都艰难。目前由于内外铜期货比价逐渐恢复上升,买上海铜卖伦敦铜的反向市场套利机会再次得到交易者的青睐。
比价低位徘徊,用铜企业很受伤
从去年年底开始沪铜与伦铜比价持续收窄,在伦铜于4月17日创下历史新高8889.5美元/吨的情况下,上海市场铜价始终弱势盘整。
“根据计算,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除了个别时间外,贸易商从伦敦进口铜始终处于亏损状态,进口一吨铜大约要亏损4000多元。”上海久恒期货分析师李野告诉记者。
宁波杉立期货金属分析师袁丁说,他从客户那里了解到,今年3月份,由于国内外铜价走势区别太大,国内期货市场价格比伦敦铜价格低很多,企业进口铜进行加工,即使卖出套保也只是套住了亏损,同时还面临国内铜价向伦敦铜价靠拢的上涨风险,当时企业很无奈。
“这种情况是一种结构性差价,进口贸易商传统的套期保值手段无法满足这种情况下的保值需求。”长城伟业资深金属分析师景川认为。他说,在前一阶段国内外铜价比值下降趋势中,几乎没有人愿意做买上海铜卖伦敦铜进行套利。但对于用铜企业来说,为了继续生产,有时却不得不继续进口铜,因为我国自产铜远远无法满足国内需求。
对于这种情况,李野认为,对于不同的企业要具体分析。他解释说,分析师计算的进口成本,大多是根据比价和进口费用粗略计算的结果,而实际上企业用铜可以直接从生产商那里进货,其成本有时会得到控制。如果企业进口价格的确很高,还是有一些办法可以减少一些损失的。例如在上海期货市场找价格和进口成本差不多的远月合约锁定价格,从而规避一定的风险,“虽然这种机会并不是很多”。
中国需求不减,比值恢复反向套利有利可图
种种迹象表明,国内外铜比价持续下滑的迹象似乎已经结束。4月份以来,伦铜总持仓水平不断下滑,伴随着高升水、低库存所引发的挤空效应,多头获利了结的迹象十分明显。进入5月份,投机多头的离场速度明显加快,加之消费买盘的缺乏,铜价受到明显的压力。虽然高升水和低库存的格局并未出现实质性改变,但失去了投机资金的推动,伦铜的挤空动能完全丧失。
从伦铜总持仓量的变化不难发现,截至5月底,伦铜总持仓量已经回落到去年12月份的水平,也就是铜价从6500美元到8800美元挤空行情的起点位置,自年初展开的挤空行情已经结束,铜价将更多地受到当前供求关系的主导。
“而国内用铜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库存消耗,目前已进入补库阶段,上周上海库存再次大幅减少4837吨,现货合约近期首次成升水状态,沪铜价格与伦铜的比值正在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兴业期货铜分析师洪祖宝认为。
李野的数据跟踪显示,对不同时期汇率水平进行调整之后,沪铜与伦铜比值应该在7.6左右,这一比值在4月曾出现7.47的低点,目前还在7.5左右,处于上升趋势中,“即使现在入场,做买国内抛国外的反向套利,获利机会仍然比较大。”
“我认识的一些朋友的反向套利操作已经有了不少盈利。”景川表示,但他认为目前单边做多沪铜风险仍然比较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