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9-4-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阅读权限
- 10
- 积分
- 10
- 精华
- 0
- 帖子
- 0
|
1 前言
虽然我国钢铁行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其物流业务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网络经济正日益渗透到现代的经济活动中,因此,我国钢铁行业的物流发展仍然面临信息化带来的严峻挑战。
2 我国钢铁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现状
虽然我国钢铁企业现有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己经解决了物流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企业全面实施物流信息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经初步调研发现,目前企业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与日益复杂多变的物流管理要求普遍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物流业务流程中非增值活动较多,信息传递不顺畅
目前的物流业务流程有些还比较繁冗,包含了许多非增值的业务环节,导致信息传递不畅,严重影响了物流管理的运作效率。企业物流各部门还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部门工作都以自身为核心,工作衔接协调比较困难,造成决策迟缓、流程阻塞。
2.2 不能对企业“统购统销”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不少企业已经实行“统购统销”制度,即对所有原材料、备件实行统一采购,对全部产品实行统一销售,但分公司比较分散,不能及时反馈需求信息给各物流部门,总部也无法对分公司物流管理进行过程监控,容易出现管理上的漏洞。
2.3 与财务系统的信息集成性较差
物流管理各系统没有很好地与公司财务软件进行信息集成,与财务相关的数据有的企业甚至必须进行手工录人才能被财务系统应用,造成了大量重复性的劳动,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不能协调运作,如结算部生成的数据,都需要重新录人到财务系统,才能进行后续的财务工作。
2.4 各销售网点与物流部门之间没有进行信息共享与集成
公司各销售网点不能将销售、成品库存信息快速准确地反馈给各物流部门,也无法实时查询公司总部的库存情况,而物流部门对销售点的库存情况也不得而知,妨碍了物资调运,造成了管理上的漏洞。
2.5 没有从供应链的角度考虑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对企业物流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简单的库存管理、运输管理观念上,公司各级管理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物流是公司的“第三利润源泉”,更没有从供应链管理的高度上来规划企业物流管理今后的发展。当前的物流管理系统只是在企业内部运行,供应商、客户并不能获取企业有关采购、销售、库存方面的信息,没有与供应商、客户形成战略伙伴关系,也不能对外部市场做出快速响应川。
2.6 缺乏物流管理信息化的统一规划
目前,大多企业没有从整体上对物流管理系统进行统一规划,物流各部门只负责本部门物流管理业务的信息化工作,没有考虑与其它部门信息系统的集成,更没有考虑今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公司规模的壮大,物流管理系统如何与公司其它信息管理系统,如财务系统、生产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等系统进行集成,如何满足公司将来物流管理的远程控制需要。
3 我国钢铁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策略
3.1 重构物流流程,合理开发物流信息资源
物流信息化要求信息流动的决速、及时准确,而物流的工作流程直接关系到信息的产生和流动过程。物流信息化的关键目标是通过物流流程重组来开发物流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物流信息资源。重组物流流程可重新配置物流系统资源,重新规划物流系统,大幅提升服务层次,进而发挥物流的积极作用。具体在进行物流流程组时,应着重改造现有不合理不流畅的业务部分,挖掘物流信息,完善整个物流系统。整个物流系统可以看作是由物流各个作业部门组成的结点。物流系统的物流结点中,不管是传统的仓库,还是现代流行的配送中心、物流中心、流通中心,流程重组是一切的重中之重。在流程重组改造实现物流结点的信息化中要注意,必须保持与整个物流系统乃至整个企业系统各种流程和信息网络的统一,如信息的格式上、信息的传输上等,方便与整个互联网的连接。总之,物流作业水平的提高在于物流的信息化;物流信息化必然要求进行物流流程重组;物流信息化成为物流流程重组的有效途径。
3.2 建立企业物流信息系统,支撑物流信息资源的开发
建立企业物流信息系统是企业物流信息管理的基础,也是企业信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处理物流信息的同时,应该注意营造综合数据环境。在该状态下,物流过程的所有技术数据和事务数据具有高度可视性和可存取性,增加了管理者对物流信息的理解,并加快了信息传递的物流信息化物流企业通过开发企业各部门信息共享的内部集成化信息系统,实现业务处理过程的信息化,达到企业与业务伙伴或客户间的信息自动交换的目的。物流信息化还要建立相应的物流决策支持系统及数据库。将库存模型和预测模型等管理决策模型引人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采用运筹学、人工智能等技术,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问题。数据库及其相关数据挖掘技术改进数据分析的质量和灵活性,大大提高物流决策过程的效率。
3.3 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加强物流信息监控
现代通信技术在物流领域的最重要的应用,应该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射频技术。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是利用分布在约2万公里高空的多颗卫星对地面目标的状况进行精确测定以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它主要用于船舶和飞机导航、对地面目标的精确定时和精密定位、地面及空中交通管制、空间与地面灾害监测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在物流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主要集中用于汽车自定位、跟踪调度、陆地救援,运用内河及远洋船队最佳航程和安全航线的测定、航向的实时调度、监测及水上救援,用于空中交通管理、精密进场着陆、航路导航和监视。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地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gis的基本功能是将表格型数据(无论它来自数据库、电子表格文件或直接在程序中输人)转换为地理图形显示,然后对显示结果浏览、操作和分析,主要是利用gis强大的地理数据功能来完善物流分析技术。国外公司已经开发出利用cis为物流分析提供专门分析的工具软件,完整的gis物流分析软件集成了车辆路线模型、最短路径模型、网络物流模型、分配集合模型和设施定位模型等。射频技术(rf)系统的优点是不局限于视线,识别距离比光学系统远,射频识别卡具有读写能力,可携带大量数据、难以伪造和有智能等。我国铁路系统使用rf记录货车车厢编号的试点已运行了一段时间。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射频技术,能够对物流实体在时空上的位置进行准确定位和进行单证的图像及数据传输,从而更快和更广泛地提高物流的功能。
3.4 构筑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物流信息系统平台
此平台包括网络计算机中心和物流管理信息应用系统两大部分。网络计算机中心是钢铁企业物流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一般由安全系统(防火墙)、applicationserver(如业务处理器、数据中间服务器、web服务器、cancenter服务器、通讯服务器等)、databaseserver(可采用sqi20(刃等主流数据库系统)和各类终端构成。它主要具备web管理功能、系统管理(界面、控制、系统管理)功能以及edi功能等,是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载体和基石。
物流管理信息应用系统是物流信息平台的核心组成部分,此系统应包括以下几个模块:计划管理模块(基层用料单位需求计划的录人、汇总、采购计划的生成等)、采购管理模块(供应商目录、价格管理、合同管理、供应商评估等)、库存管理模块(物资的验收人库、存货管理、物资发放或销售等)、配送运输模块、质量管理模块等等川。随着电子商务的开展,网络采购成为采购的新模式,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放性也越来越强,系统不仅能和企业内部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换,还应该能和企业外部环境系统进行安全有效的数据交换。相应地,系统中应该通过extranet与互联网络连接,实施网上采购,发布招投标信息等。
通过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物流信息系统平台的建立和运作,应该完成以下任务:把钢铁企业内部各职能单位通过网络连成一个开放的整体,在此过程中,要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实现业务流程再造;消除钢铁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间的信息交流障碍,有效减少低效率的工作和非增值业务,大幅度提高物流系统各部门、各环节的协调和运作效率,达到系统优化的目的;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标准完成企业对外部合作伙伴,比如结为战略同盟的供应商的整合,实时、动态地进行信息交流和数据交换,增加物流管理的反应速度,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采购管理的透明度,实现阳光采购,有效消除腐败现象、规范采购管理。
3.5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物流信息化管理队伍
钢铁企业物流信息化管理需要一批具有全新的现代物流理念、现代物流系统知识和专业物流管理技能的人才,他们不仅应具有“顾客导向”观念和服务意识,精通物流管理,还应该能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他们的角色应该是多元化的:优秀的管理人员、合格的网络维护人员、计算机操作人员等。
4 钢铁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的具体步骤
4.1 实施策略
实施原则包括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分步骤进行3个原则。
实施总体过程为:从整体上理解钢铁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一分析钢铁企业需求一管理咨询顾问加人一总体设计规划一选择系统集成商一系统整合一系统调试一整体交付一系统跟踪一系统维护一系统升级。
4.2 实施步骤
4.2.1 建立实施策略
主要从商务和技术上来计划项目的范围,并确定项目的目标。这一阶段的工作,包括建立由公司主要领导为首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和各部门有关人员参加的项目实施小组,并开始对员工进行初步的业务管理观念和方法培训,具体制定出企业实施应用管理的策略和目标。
4.2.2 业务流程分析
主要是定义项目的内容,即对现行的管理进行仔细地回顾和描述,从而认识项目的业务和技术上的具体要求。一般在这个分阶段要编写一个项目定义分析报告,可以更多地是借助于ipo图的形式来描述目前的流程,并从中找出希望改进的地方,为进一步解决方案的设计创造条件。
4.2.3设计解决方扩
主要是对上阶段形成的业务分析流程,结合业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具体的软件功能,逐项进行回顾、分析,以便对目前每个管理业务流程,提出解决方案。
4.2.4 建立应用系统
本阶段需根据前一阶段拟订的方案,对管理上(或组织上)需改进之处制定改进方案,包括调整分工、规范流程、统一方法、标准信息编码等。从软件来讲,系统初始化设计及二次开发工作可开始进行。这样建立起一个符合企业管理思想的应用系统。此时大量的基础数据的整理工作也将着手进行。
4.2.5 文档编码
在建立应用系统的同时,除了必须对软件进行二次开发,按软件工程要求提供必须的文档以外,对管理要改进的流程及方法等方面,也必须编写或修改原来的制度、职责、流程图。这时,系统一旦已建立起来,可着手对最终用户的主要应用进行培训。
4.2.6 系统切换
在这个阶段,为了减少系统实施时的风险,各职能部门分别按照自己的日常业务活动,参照己文档化的流程,运行计算机系统进行测试,以证实其系统是基本可行的。这时才开始正式向新系统输人数据、创建初态、定义参数、开始运行。为了保证切换的成功,这时项目领导小组要求及时地发布许多指令,来逐步地进行系统地切换。一般来讲,能有一个新老系统并行的运行期间,风险可更小些。
4.2.7 运行维护
在并行一段时间后,事实证明系统是安全、可靠、可行的,那么可以正式投人运行。并在运行中作好有关的记录和报告,并及时地发现运行中的问题,以便进行维护和提高。
5 结束语
钢铁企业应该以信息化工作为契机,以建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为主线,进行企业资源的内部整合和外部整合,抓好物流管理的全过程,为钢铁企业适应国际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