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6-12-6
- 最后登录
- 2017-6-29
- 阅读权限
- 80
- 积分
- 7511
- 精华
- 0
- 帖子
- 596
|
1、 经济学不研究怎么赚钱,只研究有限资源的利益分配,“经世济用”和“国富论”这两个词,比较恰当的描述了经济学的目的。如果以赚钱为目的,研究金融投资或者企业工商管理比较合适,这些赚钱的研究可能需要一些经济学基础,但经济学本身却不是直接研究个人怎么赚钱的。
2、 所谓工业化(近现代化、城市化)等等,都源于一个简单的工具:“机器大生产”。因为机器生产,才产生出如此众多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1)机器成倍的提高了社会生产率,社会的总财富多了,分配却成了问题;
(2)工业化了,城市化了,农民的地被圈了,自己也变成工人了,收入暂时提高了,却经常遭遇经济萎缩期,失业成为问题。
3、 一旦社会普遍采用高效率的机器生产,产品必然在生产者之间高度分工,高度分工的生产模式,必须通过充分的交换才能使大家(消费者)各得所需,这一是迫使了交通的发展(中国民谣:要想富,先修路),二是迫使了货币的发展——交换是通过货币作为衡量标准的(一般等价物)。
4、 货币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1)实物货币;
(2)贵金属货币;
(3)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将来可能向电子形式发展,可以称作是“电子货币”。
实物货币阶段比较原始,分割也不方便,比如古代中国曾经用贝壳作为交换衡量标准。
贵金属货币阶段用金、银作为一般等价物,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生产的效率越来越高,社
会生产率越来越高使物品急剧增多,而贵金属的增加速度跟不上物品的增长速度,这造成金银增值,大家都捂紧腰包、收藏金银,这不利于消费,也不利于投资,更不利于社会再生产、扩大再生产,于是贵金属货币逐渐被纸币这种信用货币所替代。
信用货币的发行权逐步集中到国家手中,国家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一般采用适度多发钞票的政策。如果掌控不好流通货币的数量,会引起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
信用货币其实是以国家的整体实物作为经济兑换保障的,在全球经济交流之中,美元因为历史原因,成为各国普遍接受的世界通用货币。
5、 机器大生产导致社会分工更加明细,社会分工更加明细必然会产生“分配与交换”的问题,交
换使产品成为商品,使经济依存于市场。
不可否认,后发国家的追赶很大程度上依靠国家“计划”,最典型的就是日本和苏联。日本是
产业经济学的鼻祖,日本的产业政策在国际竞争中显示出出色的成绩,使这个资源、土地匮乏的
国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苏联的“计划经济”更全面,也曾经使苏联坐上世界经济第二强的
宝座,苏联的计划经济固然有缺陷,但也是成绩突出,值得研究和借鉴。
6、在世界范围之内,国家是经济竞争的主要单位,在国家范围之内,企业是经济竞争的主要单
位。
7、苏联式的计划经济,企业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是共同促进社会大生产”的关系,所以如果目
标明确,有确定的追赶对象,它们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取得骄人的成绩,但一旦处于领先地位,它
们会因为缺乏目标而丧失前进动力。有人批评苏联式的计划经济,企业缺乏竞争、缺乏生存压力,
必然导致“迟钝退化”,其实在苏联相当落后的时候,企业是有“竞争”目标的,它们的追赶对象就
是发达国家的物质生产生活水平。即使当苏联成为世界第二之后,苏联的军工企业一直有明确
竞争目标,所以军工也一直高度发展,但在民用产业上,作为“发达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找不
到前进的方向了。
8、市场竞争和组织计划是分配有限资源的两种方式。即使在纯粹的英美式市场经济环境之中,
企业外部依靠冷酷的“市场”竞争,在企业大生产的内部,却依靠冷酷的组织“计划”。市场和计划
这两种分配资源的方式,一个产生“交易费用”,一个产生“组织成本”,两者本身也可以竞争,它
们各有千秋,各自适应不同的环境需要,本身是没有优劣的。
9、组织计划(计划经济或企业内部)可以无偿调拨,市场竞争(市场经济的企业外部)却讲究
“交换”,而且这种交换都是自利的“等价交换”,用我国《民法通则》上的话来说就是按照“平等自
愿,等价有偿”的原则进行。
10、既然要交换,就不是做慈善,就不是白送,交易双方就要象家庭主妇买白菜一样,和小商小贩讨价还价,双方都想拿到对自己更有利的价格,这时候通常认为“人性是自利自我的”。
11、道德首先是自律,然后才能律人。
12、市场经济与生俱来的矛盾:
(1)首先就是竞争与垄断的矛盾。自由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信仰,但时间累积,竞争的结果必然是寡头垄断。
(2)既然产生垄断,就必然随之产生市场与政府的矛盾。企业追求垄断,政府制止垄断,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究竟要参与多深的程度,发挥多大的作用,争议纷纷。
(3)第三个基本矛盾与现代化有关,现代化的标志是机器大生产,机器大生产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带来了更多的物质财富,但产生的财富如何分配成为问题:利益已经多元化,劳动工人、资本家、失地农民等等,而现代大生产的要求又要资源相对集中,单一的个人反而可能投资不起一个企业,这样,利益多元与资源集中形成一对基本的经济矛盾。
(4)第四个基本矛盾与全球化有关,即一个国家的局部市场和全球的统一市场,现代化大生产本身是效率极高的社会化生产,生产目的本身就不是仅仅满足自己和家庭的需要,它要向外界交换,它需要广阔市场,技术越发达、大生产程度越高,就需要越广泛的统一市场,但企业是有生产地的,这就造成生产地和销售地之间的矛盾。在一个国家内部,这种矛盾叫做“地方保护主义”,在国际上,则叫做“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矛盾,如果对一超多强的“多强”国家来说,则是“全球化与区域化”之间的矛盾。
13、现代经济学是在英国产业革命期间,由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建成的,英国是当时唯一的产业经济超级大国,它当然希望“自由竞争”,各国政府的干预越少越好,只“提供规则”和“维护秩序”就可以了,这种理论虽然一直遭到后发国家的挑战,但真正遭遇挫折,还是因为世界经济危机引发的两次世界大战,对“古典经济学”的反思批判,成就了加大政府作用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和美国罗斯福新政,成就了完全依靠政府计划的苏联式经济。
14、战后日本、韩国的东亚崛起,则是用的另一种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日本认为赚钱的好产业都已经被先发国家占领了,在这个条件下再要自由竞争,那日本这种少资源、少土地,依赖国外市场的国家一定是竞争不过的,于是它们走了一条依靠政府隐形扶持企业产业的发展道路,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15、现在,一些人推崇“新古典经济学”、推崇政府只管发行货币就好了的“货币主义”,这些道理,推销给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就好了,不用再在“发展中”的中国推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