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6-3-4
- 最后登录
- 2013-8-19
- 阅读权限
- 50
- 积分
- 790
- 精华
- 0
- 帖子
- 332
|
(4) 改革的模式—双轨过渡
中国的改革不是除旧布新的“休克疗法”,而是一个缓冲过渡的渐进过程。典型的做法是容忍新旧并存的双轨制,而避免过强的抵制改革的阻力和过大的社会经济振荡。改革增量而不马上触动存量。对新的一族加以快鞭,对旧的一套施以缓手。让新的力量迅速成长壮大,让旧的事物逐渐消亡。
4) 25年企业改革的三部曲
(1)经营责任制的改革。这是最容易启动的改革,不伤筋动骨,只是放权让利,其实并不损害任何一方的既得利益。具体改革的力度可大可小,范围可宽可窄。经营责任制的改革逐步瓦解了产品经济、计划经济的模式。
钢铁行业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始于上海。1978年,上海冶金局提出全行业利润基数包干,超额分成的承包方案。后以年上缴国家11.2亿元利润,超额部分再上缴60%的方案与国家“成交”,一定5年不变。至1981年,全国有17个省市实行地区行业性总承包。更有甚者,从1985年起到1990年,国家对全钢铁行业实行投入产出包干制。具体由冶金部对国家实行“五包”:一包上缴统配产品任务,二包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品种,三包降低能耗,四包技术改造和基本建设项目的总投资、总进度和总效益,五包提高经济效益。
行业承包最终要落在企业头上。钢铁企业纷纷而起实行利润包干、亏损包干等多种形式的承包。首钢把承包经营责任制做到极致,做成范例在冶金系统推广。1987年,国务院决定全面推行承包制。至1988年,全国县以上全民所有制钢铁企业承包面已达87%。大型钢铁企业无一例外实行了承包。其主导形式为“三包一挂”(包上缴利润增长,包技术改造任务和企业发展规模,包上交指令性产品,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承包期一般为四、五年。
90年代初期,国家逐步实行税利分流、税后还贷、税后分利的办法,以期规范国家与企业的利益分配制度。承包经营责任制最终在1995年退出历史舞台,在这之前,还有相当一部分钢铁企业实行了一段时间的“税利分流、税后承包、税后还贷”的承包办法。
承包制的优点:[1]旧体制内改革的利器。灵活易行,可在很大的尺度内酌情放权让利,较好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之间的关系,激励企业和职工努力创收,快速发展。[2]在新体制下也可利用。承包制所界定的实际上是一种委托代理的契约关系,这种做法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也是常用的,只是所涉及的具体合同内容不同罢了。
承包制的缺点:[1]承包制只涉及机制,而不触及体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企业并非独立自主的法人,政企依然不分。[2]承包制通过一对一的讨价还价的谈判方式确定承包的各项指标和条件,因而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难以规范和体现公允。同时政府作为外部人,实际上会受制于内部人。[3]承包制容易诱导企业的短期行为。
(2)价格机制的改革。企业行为不是为计划所主导,就是为价格所左右,当然也会被不恰当的行政干预所扭曲。价格机制改革的政治风险大于经济风险。中国推行了长达十年的价格“双轨制”, 以期较为平缓地实现计划价格向市场价格机制的过渡。
价格的双轨制来源于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双轨制。80年代初期,国家允许钢铁企业超指令性计划的增产钢材在市场上议价(高于国家定价)出售。1984年5月,国务院又允许国有钢铁企业另切出2%的计划内产品自销,但自销价不得超过国家定价的20%,第二年自销限价被取消,钢铁产品开始全面实行价格双轨制。计划钢材的比例逐年递减,1992年萎缩到20%(其中计划价占5%,指导价占15%),1993年缩小到7%。至今还未走出计划轨道的只有电力行业。国家于1993年放开了煤价,但对火电用煤仍由国家计委指导定价,煤炭的这种“犹抱枇杷半遮面”的窘境一直持续到2001年。但电价却一直由国家掌控。即使现在电力体制改革已经开始,五大发电集团的电价依然由国家发改委定夺。于是,当“计划电”遭遇“市场煤”的时候,冲突便不可避免。
考察中国价格指数的变动,不难看出,十年双轨制价格改革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价格水平的提高。在计划价格主导的前半期,居高不下的投资增长并未泛起物价的波澜,而在市场价格主导的后半期,高强度的投资增长明显带起了总的物价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的波形与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的波形相位一致,均比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波形超前一年。
中国的价格双轨制不只限于变计划产品为市场上流通的商品,其实也包括土地、证券和货币资金的市场化进程。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之间的价格落差形成巨大的灰色财富,提供了诱人的寻租机会。多少人中饱私囊,一夜暴富…但是,价格改革终于渐入佳境,逮住市场这只老鼠是最重要的!
(3)企业制度的改革。企业改革不能只在经营机制上做文章,最终必然要对基于产权制度的企业体制伤筋动骨。
1992年国有工业企业改革的主战场还在放权让利,转换经营机制,其目标是使企业适应市场的要求,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成为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企业法人。国务院的《转机条例》具体明确了企业应该享有的14项经营自主权。
1993年向现代企业制度进军的号角奏响。股份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在小平同志南巡之后加快了步伐,国家陆续公布了《股份制企业试点办法》及有关法规。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颁布。此后,改革的调门越来越高: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公有制可以而且应该具有多种实现形式,股份制可以采用。1999年,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国有大中型企业尤其是优势企业,宜于实行股份制的要改造为股份制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重要的企业由国家控股。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国有大中型企业继续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把国有制演进到公有制再演化到共有制(股份制和混合制),“放权让利”的传统企业改革版本便最终会升级到“确权分利”的现代公司制度。
中国国有钢铁企业的公司制改革起步较早。早在1994年底,冶金行业就有42家股份公司,其中上市公司8家。至今,大中型钢铁企业大都在形式上完成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所谓“形式上”建成是指,非股份化的国有钢铁企业都注册成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团队一应俱全,法人治理结构像模像样,规章制度健全规范。但问题是,公司多为国有独资,董事、总经理、副总经理都是执政党组织部选派的好干部。董事不是股东,而是党委常委。经理按党的章程行动,而不是按市场的游戏规则运营。这就好像剧本是上乘的,剧院是上佳的,但演员是客串的。政企也是藕断丝连,人的关联是最根本的。只要领导人是政治动物,企业就不会有正常的经济行为。
5)25年的产业成就
(1) 基本制造能力一发惊人
25年河东河西。90年代后期,中国的制造能力不动声色地释放出来,居然让庞大的市场难以消纳,从而彻底改写了中国商品短缺的历史。大多数行业生产能力偏大,产品供过于求。家电产品从无到有也趋于饱和。电脑自1990年年产8万台起步,至今已达到年产1464万台的规模,年均增速达到54%。手机的生产和消费均起步很晚,到2003年底,手机用户已超过2.6亿户,全年生产手机1.6亿只,增长49%,与用户增长相比,供过于求的态势俨然形成。
25年来,gdp年均增长9.3%。粗钢增长了4.7倍,年均增长7.5%。电力增长了5.4倍,年均增长8%。水泥增长了10倍,年均增长10.6%。原煤产量在1989年跃过10亿吨大关,1993年以后,实施了三年放开煤价。三年抽回亏损补贴,建立贴息贷款专项资金用于转产分流、减产提效等新经济政策,原煤产量于1996年达到第一个峰值--13.97亿吨,形成库存积压、供过于求的态势。因此,国家实行总量控制,几年不开工建设新井。煤炭行业遂出现负增长,“九五”期间年均-6%。2000年,原煤产量跌回10亿吨下。
20世纪的最后5年,粗钢和电力的增长速度均放缓到年均6.1%,原油的增长仅1.7%。电力也出现了季节性供大于求的情况。然而,市场风云难测,商场峰回路转。曾几何时,煤钢苦多,不到一年工夫,行情彻底反转。2002年,国家经贸委还明文限产--原煤产量要控制在10.5亿吨,而2003年的原煤产量就冲破16亿吨,创了历史新高,整整高出1996年峰值2亿吨。即便如此,举国还一片“煤荒”的恐慌,煤价疯涨。
(2) 投资扩张能力形成粗放之势
在80年代初期,中国的投资扩张能力很弱,因此,钢铁元帅还得让路,让轻工业先行。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制造业的能量充分集聚,投资扩张能力今非昔比,已经形成粗放之势。
投资规模大。目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已突波5万亿元rmb的水平。虽然人均水平不高,但总量已今非昔比。在80年代初期,钢铁业投资的比重要占5%, 每年投资量不过40至50亿元rmb,按价格指数折算成现价也不过150至200亿元rmb的水平。近年来,钢铁业的投资比重不到2%,但2002年投资额已超过700亿元rmb。每年应可形成2000万吨铁、钢、材的新增产能。
投资增长快。 中国的投资靠居高不下的投资率和招商引资支撑。25年的平均投资率达到35.4%,2002年更是突破了40%,达到42.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达到19%, 钢铁业的投资增长率为12%。若考虑投资价格指数则全国的投资增长率为12%, 钢铁业的投资增长率为5.2%。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水平的提高,钢铁的权重渐渐减轻。中国gdp的高位增长主要靠投资推动,即增长方式主要是粗放式的。而且随着投资力度的提高,投资产出效率相应会降低。应该指出,就钢铁的投资产出效率而言,随着投资的增加,钢铁产量的投资产出率不会降低,而钢铁产业的附加值率一般会有所减小。
投资层次低。中国的投资大多沉淀在建筑物上,1997年的比重为60%, 2001年为62%。相形之下,美国1999年的比重是42%。中国的另一大块投资花在机械设备制造业,要占1/4。而美国的计算机及数据处理和汽车制造业合占其总投资的1/5。这样的投资结构自然就会形成一些特殊的经济景观。要建房子和基础设施,就需要钢和水泥,机械设备也是吃钢大户,于是钢和水泥的需求旺盛。中国钢材的板管比一直较低,80年代为 ,现在的水平是 ,与发达国家的水平有相当的差距。而建筑钢材的比例高达 ,这是与中国自身需求高度适应的。接下来的问题是电力,制造业是耗电大户,要用去中国70%的电力。而现阶段中国又以火力发电为主,要占到80%以上。于是煤就粉墨登场了。钢要用煤,水泥要耗煤,电要吃煤。经济一热,煤就火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