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6-11-28
- 最后登录
- 2015-7-24
- 阅读权限
- 80
- 积分
- 9016
- 精华
- 0
- 帖子
- 100
 
|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部的栾川县,山清水秀,有鸡冠洞、老君山等诸多风景名胜,距洛阳市3 个多小时车程,气温却较市区低2-3度左右,是洛阳周边著名的避暑圣地。而且,这样一个山好水好的地方,还有着中国最大的钼矿藏。在如今红红火火的矿业上市大潮中,一幕幕的资本故事也正在这里悄悄上演。
2006年10月底,s*st圣方(000620)公告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和股权分置改革方案。方案称,s*st圣方的控股股东首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首钢控股”),拟将所持环宇钼业的50%股权转让给上市公司,作为对流通股股东支付的对价。同时,上市公司向徐州天裕投资有限公司(下称 “天裕投资”)定向发行13333 万股,收购环宇钼业另外50%的股权。一旦交易完成,s*st圣方将持有环宇钼业的全部股权。
环宇钼业最重要的资产就是所持的洛阳富川矿业有限公司(下称“富川矿业”)90%的股权。富川矿业地处栾川县,掌控着当地的三大钼矿之一。一旦重组成功,暂停上市一年多的s*st圣方,则有望成为下一个西部矿业。富川矿业也可紧随与其比邻的洛阳钼业(3993.hk,2007年4月26日在香港上市),在资本市场闪亮登场。
2007年4月19日,s*st圣方公告上述方案已获监管部门审核通过。然而,至今5个多月,批复文件仍未下发。 富川矿业实际控制人
令s*st圣方乌鸦变凤凰的,是重组注入的核心资产——富川矿业90%的股权。
富川矿业成立于2003年9月,其前身是洛阳钼都矿冶有限公司(下称:钼都矿冶)。钼都矿冶是栾川县原有两家地方国有钼矿之一,另一个是已在香港上市的洛阳钼业(3993.hk,下称“洛钼”)前身。两家公司分别拥有栾川县上房沟矿区和三道桩矿区的采矿证。
富川矿业的实际控制人本是徐州人滕尚福、滕道春父子。在徐州,滕氏父子享有一方盛名。滕尚富曾荣获全国先进个人、江苏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其依托富川矿业组建的徐州环宇钼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徐州市第一家中外合资民营企业集团,也是徐州规模最大的出口创汇企业之一。
滕尚富1995年创办徐州环宇特种合金有限公司(环宇钼业前身,下称“环宇合金”),自此介入钼产品的加工贸易业务,但更大的机会是出现在2003年。
当年,一方面栾川当地政府已有县一级政府原则上不再拥有国有企业的决议,另一方面多年的钼价低迷也令企业经营困难,栾川县政府欲通过股权出让对旗下国有矿山进行改制,钼都矿冶的改制首当其冲。滕尚富敏锐地抓住了这次机会,由当地合作伙伴引荐,在竞标中胜出,取得了钼都矿冶的绝对控股权。
此后,新股东按约定,接收全部资产和债务后,原钼都矿冶注销,富川矿业成立。富川矿业注册资本5000万元,环宇合金与栾川县上海七里坪联合钼矿选厂(下称“沪七公司”)分别持有90%、10%的股权。
富川矿业的成立,令滕尚富在钼行业的地位发生了根本转变——从一个单纯的钼产品加工贸易商,变成了一个拥有采矿权的矿山主。
三年之后,滕氏父子迎来又一次重大转机。
2006年10月,通过一系列的股权安排,滕氏父子将所持富川矿业一半的股权,转让给首钢控股,法人代表亦变更为来自首钢控股的谭跃。首钢控股的引入,开拓了富川矿业的资本视野。
时隔六个月,与富川矿业比邻的洛钼已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同样通过改制进入的民营企业实际控制人于泳,在洛钼上市首日,实现资产增值100多倍。 然而,滕氏父子的借壳上市之路并不顺利。 一封举报信
今年“五一”刚过,证监会监察局就收到了一封针对s*st圣方重组的第三方举报。举报方是栾川县天罡矿业有限公司(下称“天罡矿业”)和栾川县龙沟钼矿(下称“龙沟钼矿”)。举报信指:圣方重组方案违反了《证券法》有关“发行人、上市公司依法披露的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完整,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规定,损害了第三方龙沟钼矿以及s*st圣方所有股东的合法权益。
据s*st圣方公告,富川矿业拥有的采矿许可证,系从钼都矿冶转让而来,已向地方政府缴纳了1.06亿元的采矿权转让款。在一般人看来,富川矿业所拥有的采矿权,是一个完美的、没有瑕疵的采矿权。
而举报称,公告就富川矿业采矿权的表述,存在误导或重大遗漏,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采矿权转让存在重大争议。富川矿业受让上述采矿权时,不是单纯的经济行为,而是有附加条件的转让,相关条件并未披露。
二、富川矿业受让上述权利的过程不规范,存在暗箱操作,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流失。而且,富川也承认受让过程中“矿产储量评估失实”,并因此签署了一系列协议,承诺在采矿权问题上“听从县委、县政府的安排”。
三、富川矿业的采矿证所指的栾川县上房沟矿区内,采矿主体并不惟一。栾川县天罡矿业现在仍在上房沟矿区生产,并且矿石产量大于富川矿业的产量(矿石质量不如富川矿业)。这种两家公司同时开采的生产状态,有洛阳市和栾川县两级政府的相关文件,也有富川矿业《采矿许可证》过户前的承诺,但重组方案并没有披露天罡矿业的存在和生产实际情况,属于“误导性陈述和重大遗漏”。
这份举报材料同时提供了12份相关文件及协议,包括上房沟矿区采矿权的演变、当地政府的相关批复和协调意见、富川矿业股权受让合同等内容,矛头直指富川矿业的采矿权不具备独立性、完整性。
这样一份举报,监管部门无法忽视,s*st圣方重组的批准文件紧急停发,一支调查组随后奔赴栾川。直至7月下旬,调查组形成意见,要求s*st圣方以及重组方提交有关问题的说明,并且要求提供当地政府对相关重组事项的意见。批准文件的发放变得不可预期。
上市10年多的s*st圣方命运坎坷。其最初主营石油化工。1999年底,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原国有股东引入西安圣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圣方”),重组原有业务。此后,s*st圣方主营变更为计算机软件开发等。
西安圣方控股后,公司经营困境并没有好转,后来实际控制人也因财务造假等锒铛入狱。因连续3年亏损,s*st圣方自去年4月3日起被暂停上市。2006年以来,牡丹江市政府再三发放财政补贴,才令公司维持微利,勉强保牌。
是次重组,关系s*st圣方的生死存亡,也是牡丹江市政府成功保壳的希望所在。毕竟,几经努力、投资数亿,如今地方政府交给首钢控股的已是一个基本无资产,也无负债的“净壳”。有投行人士评价,“省去了职工安置等麻烦事,如s*st圣方一样的净壳,是非常难得的好壳。”
但是,富川矿业引来的这份举报,却令本已柳暗花明的s*st圣方,复又命悬一线。 钼都矿冶改制真相
一切要从滕尚富父子介入钼都矿冶改制说起。
钼都矿冶是一家国有独资企业,前身是栾川县矿产公司。由于长达多年的钼价低迷,2003年5月底,经评估公司实际资产1.05亿元,负债1.8亿元,资产负债率171%,实际亏损达到7500万元。
2003年,栾川县政府决定对钼都矿冶采取整体公开出让的形式进行改制。当年8月30日,县政府与环宇合金、沪七公司签署了《洛阳钼都矿冶有限公司股权出让合同》。转让后环宇合金和沪七公司分别持有富川矿业90%和10%的股权。
钼都矿冶股权出让合同称,所有改制方案及合同的主要内容由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并经国资管理等部门审批。
据了解,出让前栾川县政府曾举行过一次公开招标。在调查中,有知情者向《证券市场周刊》称,是次招标十分突然,职代会并没有召开,公司时任领导班子上至董事长下至成员,同意这种改制方式的几无一人。招标会事先也没有公示、公开,组织者在会前半小时才通知各招标单位,给到会单位各发了一份“改制基本情况及出让条件说明”后,就要求投标单位按此说明现场演说、答辩、亮标。
后来的《股权出让协议》显示,县政府承诺了其可能提供的各种优惠和协助,而受让方以承债方式,在支付1000万元职工安置费后,获得钼都矿冶的全部股权。重要的是,新股东的新设公司,只要按规定缴纳采矿权价款,就能够继承钼都矿冶的矿产资源。而这无疑是最有诱惑力的。
“这么好的机会,给谁谁要。”时隔多年,有当年的竞标者仍清晰记得,当日现场有其他单位的标底超出环宇合金,但最终仍花落环宇合金。
举报者所称的,转让中存在的国有资产重大流失,是那次股权转让不可愈合的硬伤。问题除了涉及采矿权转让程序的规范性,更集中于矿山资产的低估。
按照规定,探矿权、采矿权与企事业单位其他资产一并转让时,探矿权或采矿权价款应计入资产总额。但钼都矿冶股权转让时,采矿权并没有列入总资产进行评估。
此外,国有矿山企业转让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矿业权,由转让人直接向受让人收取矿业权价款或作价出资。钼都矿冶原是国有企业,所持有的矿业权是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按规定改制时应由栾川县政府直接收取采矿价款,但当地政府没有直接收取,而是约定由富川矿业上缴国家有关部门,后来证实这项金额在亿元以上。
转让程序上的瑕疵还包括:地面资产评估机构没有资质,且土地评估结果超过一年(有效期)。采矿权转让尚未办理前,钼都矿冶就被富川矿业全面接管,甚至违规注销。这样一来,这项巨额国有资产交易几乎由环宇合金一手控制。据称,钼都矿冶股权转让过程依据的是富川矿业自己找的中介机构的评估报告。
知情者还透露,相关评估采用的分段评估,开采规模与资源储量规模不相匹配。“开发利用方案”设计损失量占资源储量的40.31%。评估仅涉及可开采深度 1154米以上部分,采矿许可证开采深度1154米以下还有钼金属量47.6万吨,矿石量3.5亿吨,是那次采矿权评估范围内资源储量的2.4倍。
举报信称,钼都矿冶上房沟1.2平方公里采矿权范围拥有70万吨钼金属储量,评估将上房沟的70万吨钼储量大幅缩变为7万吨,转让价款也从近8亿元缩减为1.06亿元,相差悬殊。
当年,洛阳市有关部门即认定了富川矿业接手钼都矿冶,存在国有资产重大流失。
2004年中,洛阳市政府派出由市国资委、发改委、财政局、国土资源局、产权交易中心等部门和单位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并邀请市人大财经委有关人员参加。初步调查认为,原钼都公司改制过程中,确实存在不规范等问题,已涉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调查中还发现洛阳富川矿业有限公司在设立过程中存在出资不到位、涉嫌虚假出资等问题,有关部门一并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随后,洛阳市政府向国土资源部呈报文件,要求紧急暂停办理富川矿业的采矿权变更登记。此外,当地政府甚至另外成立新的钼都矿业,从事生产,并认为《股权出让合同》严重违规,属于无效合同,应予取消。甚至要求吊销富川矿业的营业执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