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7-10-1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82
- 精华
- 0
- 帖子
- 72
|
1945年春夏之交,七大在延安隆重举行。在党的七大上,薄一波被选为中央委员。年仅37岁。在薄一波的回忆录中,薄谈起对他一生影响重大的两次谈话,一次就是在1950年,周恩来与薄一波谈起了“举重”问题。
周恩来问薄一波:“你在晋冀鲁豫与伯承同志、小平同志共事多年,你对他们二位的工作怎么看?”薄一波说:“他们在工作上配合得很好,确实是同心同德,和谐有致。”周恩来说:“我不是讲他们的配合,而是问你对他们的工作方法有什么看法。”薄一波未假思索地反问:“总理,你是老领导了,又与他们相识甚早,您看呢?”周恩来爽然一笑:“好啊!你又把问题原样奉还了。”周恩来说:“据我多年观察,他们两人的工作方法各有特色,小平同志是‘举重若轻’,伯承同志则是‘举轻若重’。你看是不是这样?”薄一波回答:“完全同意总理的评价,这8个字概括得很准确。他们在工作上所以配合得那样得心应手,恐怕这是一个重要因素。”后来,薄一波不时忆起这次和周恩来的谈话:“我常想,一个领导干部要同时兼具这两种工作方法,的确很不容易。但是,从党的工作、一个领导班子的工作来说,却是必须同时具有,缺一不可的。在进行战略决策或解决重大问题时,必须有‘举重若轻’的方法和气势,方能增强信心,当机立断,否则就可能迁延不决,贻误时机;而在决策以后,确定具体战术和具体措施时,则必须处处注意‘举轻若重’,方能周密细致,扎实稳妥,否则就可能出现疏漏,招致失误。能否善于掌握和运用这两种工作方法,是衡量我们工作中的领导水平和领导艺术的一个重要标志。”
这个“举重”问题,周恩来在1950对邓的评价正好说明了为什么邓能在几十年后中国发展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
说到“举重若轻”是形容深谋远虑,胆魄过人,面对困难、险境时从容不迫,应对自如,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之气概;“举轻若重”多用来指人虑事周全,严谨细致,工作中善于见微知著,常于细微之处见功夫、平凡之中现惊奇。举重若轻与举轻若重,可以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处事风格。
作为一个领导者,就越要“每逢大事有静气”,保持轻松的心态、冷静的头脑,做到举重若轻。这样才能担重任而不急,临危难而不乱,于心平气和中准确地分析形势,科学地制定措施,把握好大局,处理好大事。否则,不是被压力压倒,就是把紧迫感变成“急躁病”,不讲方法,不讲科学,盲目乱来,最终只能适得其反,欲速不达。在这方面,蒋介石是有过沉痛教训的。
作为近代两个最著名的领导者,毛泽东是个举重若轻的人,蒋介石则举轻若重。在战争时期,毛主席很少亲自上战场,只是在地图上点点画画,告诉将领们,他需要什么战果就完了;蒋介石就不一样了,每战必亲自布置,甚至在哪里建个碉堡都要过问,结果失败了。
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也曾不无得意地说:自己的工作方法,就是尽量少工作,一天只工作几小时等等。言外之意,自己“举重”确实“若轻”。其它时间做什么,估计是打打桥牌,看看足球,逗逗孙子玩,其实,这才是杰出一个领导者必要做的“若轻”。
周恩来不无羡慕地说,自己做不到“举重若轻”。作为共和国最高级别的“管家”,他从来就是以“关照小事,成就大事”的精神做好每项工作。假如一件事要成功需要一百个环节,那么要成功就必须做好一百个环节,但是要失败只需要一个环节做不好就足够了。
说到企业管理也应如此,学会如何“举重”,对企业里每一人都十分重要,既要有能“举重若轻”的领导者,也要有“举轻若重”的实干者,缺一个可。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好自己的事情。才能使企业能够举起更重的重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