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论坛
标题:
宝钢举牌20余天 邯钢集团果然增持G邯钢
[打印本页]
作者:
绿茶
时间:
2006-6-24 20:32
标题:
宝钢举牌20余天 邯钢集团果然增持G邯钢
本报记者昨日从有关渠道了解到,邯钢集团近日在二级市场增持
g
邯钢(
600001
)。但截至目前,增持股份尚未达到
5
%。
昨日
g
邯钢股价收于
3.79
元,下跌
2.37%
;邯钢权证收于
1.783
元,下跌
6.80%
。
对于此前的宝钢举牌,业内人士判断,下一步宝邯双方关系可能从三个方向演化:或者宝钢对
g
邯钢的投资只停留在财务投资层面;或者有兼并意图,兴师动众在二级市场发起新一轮进攻;或者将兼并
g
邯钢的意图转向政府和国资部门沟通渠道。
而对河北钢铁产业来说,
20
多天前的宝钢举牌
g
邯钢,再次将各界视线聚焦到河北钢铁业的重组路径上。受此影响,河北南部钢铁业的整合正处于一种微妙的状态中。
二级市场“和”与“争”
从宝钢
6
月
1
日举牌、邯钢集团
6
月
2
日宣布增持以来,
g
邯钢股价从
6
月
2
日的最高点
5.34
元一路下行,在
6
月
14
日到达最低点
3.59
元,之后一直在
3.61
元到
3.96
元之间呈平稳走势,未突破
4
元。
邯钢权证则从
6
月
2
日最高上摸
3.619
元以来一路下行,
6
月
16
日触及最低的
1.585
元,之后小幅回升,最高到
1.997
元,未突破
2
元。
时至今日,宝钢在二级市场对
g
邯钢发动新一轮进攻的可能性已经不大。“纯粹从二级市场收购,股价成本非常高,从并购成本和风险方面考虑,宝钢会考虑有没有必要这么做”,市场人士认为。
一位接近河北省国资部门的有关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宝钢和邯钢集团在二级市场上“打起来不可能”,“二级市场上炒来炒去,多少钱啊,成本多高啊,双方付出的可是国有资产”。
市场喜欢以“宝邯之争”形容二者关系,是因为宝钢举牌、邯钢集团增持紧密衔接,营造出了一种剑拔弩张的氛围。宝钢以
5
%的持股举牌
g
邯钢时,宝钢系企业对
g
邯钢的现有持股和潜在持股实际达约
2.8
亿股,占
g
邯钢总股本的比例达
10.3%
。
宝钢举牌次日,邯钢集团就有动作,宣布将以不低于
15
亿元增持
g
邯钢不超过
7
亿股。此前邯钢集团对
g
邯钢持股为
59.06%
,如果增持
7
亿股,邯钢集团将持有
g
邯钢
84.38%
的股权,即使邯钢集团派发的权证持有人全部行权,邯钢集团对
g
邯钢的持股将为
50.88%
,仍保持绝对控股。
当然,以邯钢集团当初宣布增持时的股价,
15
亿元肯定无法购买
7
亿股,但邯钢集团措辞为“不低于”
15
亿元。有市场人士把被创设的部分邯钢权证也算在邯钢集团头上,营造出
g
邯钢控股权生变的氛围。但对于新创设的权证,邯钢集团没有接受行权的义务。在邯钢集团不增持的情况下,如果邯钢集团派发的
925705299
张权证到期后全部行权,邯钢集团对
g
邯钢的持股比例为
25.56%
,不会下降到市场人士所称的百分之十几。
增持体现对控股权的维护,从邯钢集团作为河北南部钢铁集团重组的枢纽而言,邯钢集团目前应该不会轻易放弃
g
邯钢,因为这是集团在资本市场的唯一通道和平台。
在接近邯钢集团的有关人士看来,宝钢购买
g
邯钢股票和权证目前仍属于财务投资,兼并之说只是联想和猜测,“觉得宝钢前一天举牌,邯钢第二天公告增持,好像开始打架似的,针对性特别强,其实有些时候是一种巧合”。宝钢持有
g
邯钢
5
%的股权,因此需要公告;而邯钢集团增持则已在
g
邯钢股改说明书里明确告知,增持计划报到监管部门后,需要一段审批时间,其实邯钢集团很早就在做增持的相关工作。
这位人士认为:“谈邯钢集团与宝钢合作采取什么形式,怎么合作,现在有点太早。”
接近河北省国资委的有关人士也认为,宝钢目前举牌,“也是根据市场情况,买进卖出,是一种很正常的财务行为,目前是这样”。
开放心态看并购
尽管认为宝钢购买
g
邯钢股票和权证仍停留在财务投资层面,但对宝钢并购的可能性,河北方面体现了一种开放性态度。对市场传言的宝钢曾与邯钢集团接触并购事宜而邯钢集团不愿意的说法,接近河北省国资委的有关人士予以否认,表示“没有听说过”这种说法。
专家则认为,“宝钢对任何一家钢铁企业,只要有可能进行兼并或联合,都是非常必要的。中国钢铁企业比较小,只有宝钢大一些,但其也仅在全世界排名第六。宝钢兼并符合内外发展趋势和产业发展趋势。”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副会长宋继军对本报记者表示,并购会使宝钢和邯钢集团共赢,“宝钢应该积极充当霸主,尽快和国内大钢铁企业重组联合;国内钢铁企业无论如何重组联合都不过分,有利于参与国际大竞争”。
但河北业内也有另一种声音。有人士认为,宝钢没有必要兼并
g
邯钢,双方相隔较远,收购面临管理层整合、企业文化对接、铁矿石等原材料运输以及产品层次差异性等种种问题,解决不好将导致整合成为一种形式,整而不合。有的观点认为:“企业不是做大了才好,究竟需不需要那么大?钢铁市场需求是多样化、多层次的,都要求一样不可能。钢铁企业不可能完全整合成同质化的企业。”
并购路径如何双赢
“宝钢的管理已由过去的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以生产管理为中心,发展到现在的以战略管理为核心”,一位曾与宝钢接触过的钢铁业内人士认为,从战略管理出发,宝钢积极在全国谋篇布局。
g
邯钢所处的河北南部有丰富的铁矿石资源,背靠山西丰富的煤炭资源,交通便利,被业内视为极有并购价值。对宝钢举牌
g
邯钢的出发点,有业内人士认为是铁矿石资源,但河北一位业内人士否认了这种说法,认为邯钢集团正式获国家发改委核准的“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总体规划项目”是宝钢战略目光所及。该项目实施将使邯钢集团新区增加
500
万吨生产规模,计划总投资
193
亿元,在
2008
年初将完成新区一期建设任务,
2010
年全面完成新区建设。
宝钢与
g
邯钢整合更为业内关注的是整合路径选择,即如何寻求双赢。如果宝邯在二级市场争相推高股价,可能导致双方两败俱伤。因此,政府协商沟通渠道开始突出。
“宝钢如果确实从战略上考虑有重组邯钢的规划,可以通过政府间的合作。”接近河北省国资委的有关人士认为,“政府渠道是畅通的。”
银河证券研究员田书华也认为,宝钢兼并
g
邯钢只通过二级市场买肯定不行,因为权证还未能行权,二级市场流通股份达不到控股,“真正收购的话,最后肯定还要经过谈判,肯定还得政府介入”。
而根据收购管理办法,如果宝钢持有
g
邯钢的股份超过
20
%,必须披露未来对
g
邯钢资产、业务、人员等进行调整的后续计划等。这将是宝钢通过二级市场收购
g
邯钢必须走的程序,而这就离不开对双方产业整合的缜密分析和对接。
如果走入企业协商和政府沟通渠道,各方利益将更加容易被照顾到。对河北而言,如果宝钢与邯钢集团联合,自然希望借宝钢大旗继续把邯钢集团做大做强,做精做优,提升产业水平。但是,正如钢铁业内人士的判断,提升“不是一说就行”,肯定需要具体的方案以及更具细节的协商。
“整合不是强扭的,是互相有需要组合在一起,有产业链组合、分工,比如你有钢铁厂,我有管厂,他有矿山,三者联合在一起,原料和销售结合,有利益在里面;如果随便兼并,互相都不能用,看着这有一堆,那有一摊,没有意义”,一位钢铁业内人士表示,只要是实质意义上的产权整合,一定就是各种利益、各种关系的重新调整。
河北钢铁产业变局
作为钢铁第一大省,河北钢铁业发展良好。到
2005
年,河北钢产量连续
5
年居全国省市区第一位。
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是河北目前的重点工作之一。河北钢铁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透露,河北省钢铁工业结构调整总体实施方案已上报国家发改委,主要内容为“
226
工程”:构筑唐钢、邯钢两大千万吨级企业集团,建设曹妃甸精品板材、承德钒钛制品两大基地,做优板带材、棒线材、管材、型材、特种钢和钢材深加工六大产品系列。
根据河北规划,到
2010
年,河北钢铁企业数量将由目前的
202
家整合为
40
家左右,排名前
10
位企业的钢产量达到全省产量的
75%
以上。
在南北两大钢铁集团组建路径和速度方面,北部因为唐钢、宣钢和承钢都是国有独资企业,组建动作更快。今年
2
月,唐钢、宣钢、承钢三大钢铁集团合三为一,正式挂牌成立河北唐钢集团,重组后的唐钢总资产达
576
亿元,年钢产量
1607
万吨,成为继宝钢之后的全国第二大钢铁企业,也将成为中国钢铁业整合的另一个可能的发动者。
而南部邯钢集团的组建因为有民营资本以及港资控股的邢钢和石钢,在产权整合方面需要处理的问题更多。目前邯钢集团已与文丰钢铁、德龙钢铁两家民营企业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而邯钢集团在河北和全国钢铁业的位置可能朝三个方向演化。如果双赢收购方案使宝钢兼并成功,邯钢集团将纳入宝钢的经营管理体系和运行轨道。如果双方未能达成一致,邯钢集团仍将处于河北南部钢铁集团主导体的位置。第三条道路应类似唐钢和首钢的合作模式,即携手合资建设增量项目。在邯钢集团目前的产业格局中,最有可能成为二者合作平台的应该是邯钢集团的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总体规划项目。
欢迎光临 钢铁论坛 (//luntan.steelhome.cn/lun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