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论坛

标题: 中小企业驾驭互联网的3个瓶颈 [打印本页]

作者: eshirley    时间: 2010-4-9 09:10
标题: 中小企业驾驭互联网的3个瓶颈
     在传统模式中,中小企业有一个完整的“供”“销”产业链,而当它将企业搬到网上后,会发现这个链条基本上处于瘫痪或者残废状态,需要一个新的平台来帮助它构建。中国有2000多万家中小企业,它们是如何看待互联网的?又是如何利用互联网拓展自己业务的?我相信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很可能决定它们在“国进民退”大背景下的前途命运,也决定着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向。
   中小企业对互联网普遍有浓厚兴趣,也完成了初步的信息化建设,比如有自己的网站,利用网站发布商业信息,甚至使用包括bbs、sns、微博等新媒体手段做网络营销。这让我兴奋不已,我相信它们已经尝到了甜头,不然也不会纷纷成立网络营销部,大张旗鼓的“干互联网”。
   信息化”并没有给中小企业带来业务变革,“网站也建了,推广也做了,但订单并没有滚滚而来”。在面聊的时候,我只是鼓励他们,要相信互联网,它不仅是低成本的商务拓展平台,更是未来中小企业构建的基础平台。回来之后我与一些圈内人聊起这个问题,总结出了3个瓶颈:

  1、对资源的管理缺乏效率。这里的“资源”,包括客户、营销、商务等多个层面。这与当前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还不够有关,“小米加步枪”还是它们的主要装备,这不是找一个cio就能解决的。

  2、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的节奏紊乱。说得通俗点,对信息化和互联网认识懵懵懂懂的中小企业需要“导师”,帮助它们制定战略、策略并规划好步骤、掌握好节奏。我有一个从事商业摄影的朋友就是典型案例,看看他咨询我的问题:今天可能是竞价排名,明天是seo,后天又要做网上商城,给我的感觉就是没有章法。

  最核心的是第3个瓶颈:平台资源的缺乏。在传统模式中,中小企业有一个完整的“供”“销”产业链,而当它将企业搬到网上后,会发现这个链条基本上处于瘫痪或者残废状态,需要一个新的平台来帮助它构建,这就是所谓的“商圈”。

  打断一下,先来说一个插曲,来看看两家互联网企业的对比:阿里巴巴和中企动力,两家公司都有10年历史,客户群都是中小企业,做的事都和电子商务有关,提供信息化服务。有意思的是,这几天中企动力做的销售精英年会(称作ce?o),地点选在了阿里的老巢——杭州,我不得不说这很有些挑衅的意味。

  我相信大家对阿里巴巴有一定的了解,它的核心是虚拟平台——创造一个贸易市场,让中小企业在其中公平、自由地交易。但对于中企动力这个名字,估计大家就不太清楚了,而实际上,这家公司在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为中小企业提供的贴身的本地化服务,相对来更低调也更扎实。中企动力的核心则是“布道”——更倾向于一种引导,将中小企业一步步带上电子商务之路。当然,双方的角色并不明晰,互有交叉,属于竞合关系。

  之所以花一些笔墨来对比这两家公司,是为了解决我提出的3个瓶颈问题:

  1、中小企业需要平台,但更需要掌握平台的能力。对于一群信息化和互联网的“小白”来说,给它再好的平台、再多的潜力客户资源,也是徒劳。打个比方,对于一个刚会喊“妈妈”的小孩来说,他需要的是一个字一个发音的教,而不是放到幼儿园里跟其他孩子“交流”。说白了,中小企业需要“顾问”。

  2、先学爬,再学走。我亲眼见过很多传统企业曾对互联网抱有巨大热情,当它们猛烧一笔钱之后,就反过来质疑互联网,其中包括大量的政府网站。记得很多年前曾经刮过一阵“电子政务”风,很多机关政府挂了网站却当做摆设。前文中提到的“节奏紊乱”问题就在这里。

  3、信息化服务需要百花齐放。无论是阿里巴巴以平台为突破口,还是中企动力的“网络营销全维解决方案”,乃至百度在各大高校推动搜索营销课程的设立,这都是在打基础。“鼠标+水泥”的提法早在10年前就有了,但直到今天,鼠标还是鼠标,水泥还是水泥,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之路,万里长征只走了第一步。也希望不管是阿里巴巴的网商大会还是中企动力的ce?o,不管是为中小企业提供大平台服务还是专属的网络营销解决方案,以这两家公司为首的信息化行业,都能加快走进中小企业信息化驾驭互联网的步伐,因为只有中国的中小企业真正发展起来,中国的经济才会更加腾飞。





欢迎光临 钢铁论坛 (//luntan.steelhome.cn/lun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