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商务会员钢材特钢不锈炉料铁矿废钢煤焦铁合金有色新能源化工水泥财经指数人才会展钢厂海外研究统计数据期货论坛搜索导航短信En
当前位置:钢之家 > 钢铁论坛
   
搜索
显示模式:
查看: 223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金融危机给世界带来哪些警示

[复制链接]

281

主题

452

回帖

429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08-11-14 08:30:54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克格勃 发表于 2008-11-14 08:30
新华网北京11月13日电(记者王宇 金昰昰 安蓓)发端于华尔街的金融危机从美国东海岸开始,蔓延至欧洲、亚太等地区。根据高盛最新估计,全球金融危机的总损失将高达1.4万亿美元。



这场百年一遇的国际金...
警示三:避免举债消费的噩梦


相比于金融危机的历史,更为久远的是关于储蓄与消费间关系的争论。因为在历次经济危机爆发中,人们总能发现储蓄与消费间关系的严重失衡。这次金融危机也不例外。

就在各种救市方案纷繁出台之际,有人开始寻找危机的幕后真凶。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总结出的经济危机元凶名单出人意料:美国消费者居然位列前雷曼兄弟总裁理查德·富尔德、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等人之前,被CNN列为十大罪魁之首。

CNN新闻主播安德森·库珀这样点评道:如果身为一位消费者,你奉行及时行乐,对消费的贷款失去节制,给个人和家庭带来高负债率,导致整个国家储蓄率过低,那么,你不是金融危机的受害者,而是首要的元凶。

“事实上,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的确来自美国居民的消费需求严重超过居民收入。”经济学家余永定说。

作为美国梦的一部分,长期以来,美国大量居民利用住房抵押贷款的再融资来获得更多贷款,以维持自己入不敷出的生活方式。由于市场利率较低,房屋价格不断上涨,住房抵押贷款者可以以已经升值的住房为抵押,以比原有贷款更为优惠的条件,借入一笔新的贷款。在偿还旧贷款之后,多出来的部分便可以提取现金,作为自己的消费开支。

在2001年至2005年的5年中,美国自有住房者通过以上这种方式,每年平均每年提取了近1万亿美元的“收益”,作为其日常消费开支。但与此同时,从2001年末到2007年底的6年中,美国个人积累的债务更是达到过去40年的总和。美国的储蓄率为负数,欠账的人多如牛毛。在纽约,20%的市民根本没有任何积蓄,另有45%的人其积蓄只够维持3个月生活的时间。

现如今高负债、低储蓄特征的消费模式最终出现了问题。当美国经济开始周期性下滑,货币政策出现调整后,房价暴跌,泡沫也随之破灭,整个链条便出现断裂,首先是低信用阶层的违约率大幅上升,最终引发了危机。

“当人们最终无法偿还贷款之时,就是危机爆发之日。无节制的负债消费必然会导致危机的爆发,这是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重要警示。”余永定说。

事实上,历史上的多次经济危机,都能找到社会储蓄与社会消费失衡的身影。基于此,这也成为西方经济学家讨论的重要问题。自西方经济学诞生之日起,人们就开始了对节俭问题的研究,存钱和节制消费一度被认为是对家庭和社会财富的增加。而自上个世纪以来,以凯恩斯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所持有的“储蓄增加将导致消费减少,并最终减少投资和社会财富”的观点日益成为发达国家的主流,并对美国现代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后在美国金融模式的刺激下,举债消费不但成为了潮流,而且也成为了日后危机爆发的祸根。

一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合理的消费可以带动经济的增长,但零储蓄的举债消费带来的只能是虚假的繁荣,而当储蓄与消费间的关系彻底失衡、负债率开始上升时,带来的则是风险的积累和噩梦的开始。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开始寅吃卯粮,通过借贷弥补亏空。通过各种新发明的金融产品,任何人都能为了任何目的借到相当数量的钱。但住房债务也越变越大,从1974年的6800亿美元增加到如今的14万亿美元。整个国家卷入一场大骗局。过度举债的美国正从噩梦中惊醒。”《新闻周刊》国际版主编法里德·扎卡里亚说。 不过,与美国不同的是,当前我国经济存在着储蓄过多而消费不足的问题。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如今我国居民储蓄的存量资金已经突破20万亿元大关,在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消费与储蓄的关系需要协调。
警示四:改革国际金融秩序


每一次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人们都会想到一个重要的议题,那就是国际金融秩序和机制的重建。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时候,人们提起过这个话题,而今天当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人们再次提到了这个话题。

日前,一份众多经济学家写给受邀参加全球金融峰会国家领导人的公开信被媒体广泛转载,经济学家们在信中建议,基于对目前金融监管体系的失望,应该尽快构建起公平有效的全球金融监管体系,应该在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提出的基础上,构建包括没有货币霸权在内的全球货币体系。

“美国的次贷危机不是一次简单的周期性危机。这场危机是盎格鲁-萨克逊式发展模式的危机—-这种模式给予市场和私人企业更多的信任,相信企业会在市场中自律,市场越自由,就会更有效地保护公众利益。”余永定介绍,同德国模式和日本模式相比,盎格鲁-萨克逊模式一直被视为最完美的、具有普世价值的金融发展模式。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开始在世界各地大力推销盎格鲁-萨克逊模式。

然而,当学生还未来得及交出令老师满意的答卷之前,老师自己却突然出了问题。经济学家们指出,根植于盎格鲁-萨克逊式的国际金融发展和监管体系已经无法跟上金融全球化和创新的脚步,因此必须要改革原有金融秩序,制定合理有效的金融发展和监管模式。

此外,自上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来,美元的垄断地位虽日渐式微,却仍在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居于主导地位。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在相当程度上同美国倚仗美元的优势地位“绑架”世界经济有关。

“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为美联储实行长期的低利率政策、滥用货币发行权、谋取铸币税及国际货币的好处提供了可能。这种货币体系一方面助长了美国人毫无节制的借款行为和寅吃卯粮的消费行为,刺激了房市的非理性繁荣;另一方面通过所谓金融创新将风险转移给金融市场中的其他投资者,并使风险扩散至世界各地。”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市场研究室主任曹红辉指出,金融危机的一大警示在于,国际金融制度中美元主导的格局需要尽快加以改革,多个主要国际货币共存应成为未来说50年全球金融改革的主要目标。

许多经济学家都指出,以美元本位为本质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如今正日益暴露出其明显的不稳定性:在这种体系下,每当危机发生之际,美国都可以通过利率政策等手段改变美元估值,从而向外转嫁风险。 此外,专家们还认为,长期以来国际金融体系的相关“游戏规则”主要由发达国家主导,缺乏全球参与的民主性,导致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缺乏公平性、公正性和有效性。因此,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秩序中的话语权,也应成为改革的一部分内容。
※ ※ ※ 本文纯属【克格勃】个人意见,与【钢铁论坛 | 钢之家钢铁网】立场无关※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关于钢之家|联系方式 |服务项目|服务报价|技术服务|在线订购|企业短信|会员注册 | 网站动态|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与建议|在线客服|我要纠错 |==

您希望联系哪位客服?(单击选择)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