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4-11-1
- 最后登录
- 2012-4-19
- 阅读权限
- 80
- 积分
- 5474
- 精华
- 0
- 帖子
- 1998
 
|
眼见为实。所以当你看到上海的库存逐渐回落、价格却开始下跌时,你“不信、不服”也是正常的。问题是:事实却发生了。原因何在?你被“库存下降”蒙蔽了。
你跑了上海62家仓库,库存总量是在下降。但这里面有个本质性问题你要搞明白:1、总量下降,但数量不低,降幅较小;2、当上海的贸易商很难赚钱、当钢厂代理商逐渐流血、当钢厂对上海的低价格越来越不感冒时,谁还愿意把大量钢材囤积到上海?于是,上海库存下降就成为个案(还有个别地区与上海类似)。形势变了,上海库存已经不能说明太多问题了。直言一点就是:请不要把上海库存太当回事了;直言两点就是:或许上海的库存今后很难再“高”了;说得再狠一些:上海价格也就那么回事了。
相对应的,你来看天津市场。库存多少?为什么天津价格几乎成了重灾区?
所以时代变了,“库存”也在与时俱进,动态地看库存,动态地看区域,是一种新时尚。
再说“需求”,从钢厂自身到终端用户,谁还会想过去一样囤积大量原材料、几个月吃不完?终端用户原料“低库存”是一种趋势,将来“零库存”是目标,由此,别指望用户像以往一样一次性大量“买进”了。呵呵,这回,你心里“踏实”了吧?
回头看“质押”,“质押”的库存就不是库存?质押的钢材就不是钢材?质押的东西最终还是要流入市场的。如果觉得大量钢材被“质押”,成了银行的包袱,此包袱包住了钢材、降低了库存、你可以高枕无忧了,那岂不是掩耳盗铃?银行“不差钱”,你惹急了它、不按时“还款”,银行敢把“质押”的钢材以任何价格变卖,你信不?
呵呵,日产量195万吨、家家钢厂都有利润时,你还以为会出现“供不应求”,你也忒小瞧中国钢厂的智慧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