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焦炭期货运行良好,酝酿推出焦煤期货http://news.steelhome.cn/2012/04/23/n2312298.html
2012年4月20日-22日,由钢之家网站主办的《首届国际钢铁原料供应链发展战略高层论坛》在上海星河湾酒店隆重举行。国家发改委、工信部、钢铁工业协会及相关行业协会、国内外钢铁生产企业、钢铁原料企业、流通企业、上期所、大商所、新商所、证券期货公司、研究机构、新闻媒体等计600多家单位80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届会议。
大连商品交易所工业品事业部的总监陈伟作《焦炭期货运行及焦煤期货进展情况》演讲
会上,来自大连商品交易所工业品事业部的总监陈伟作《焦炭期货运行及焦煤期货进展情况》演讲,介绍了焦炭期货运行情况。
1、市场整体运行平稳。截至2012年3月20日,焦炭期货总成交326.5万手(双边),合3.265亿吨,总成交额7354亿元,日均持仓9569.9手,合95.69万吨。截止2012年2月3日:焦炭期货共注册仓单730手,合73000吨。
2、交割的过程较为顺畅。截至2012年3月,注册仓单730手,3个合约发生交割,共700手,17家企业参与,交割区域主要分布在天津、连云港地区,其中天津地区所占份额最多,为71.40%,交割品质量均符合国家标准。
3、制度创新得到市场的检验。大连商品所在制度上指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套保审批制度、厂库交割制度、零碎持仓处理、视频监控、台帐抽查保障交易的顺畅进行,如实施的视频监控主要为仓库监管,解决了散装货物的管理,让客户能够放心。
在肯定焦炭期货期现价格良性互动、法人客户持仓占比稳步提高的同时,陈伟也坦诚目前焦炭期货的市场流动性存在着不足。他认为除了焦炭价格变化不大这个客观因素外,大合约问题的制约以及贴水档次过多,都影响了客户的积极性。
陈伟介绍了正在筹备中的焦煤期货合约及规则。炼焦煤处于产业的源头,炼焦煤的产业规模和市场规模都非常大,从2003年到现在焦煤的价格波动对焦化厂以及煤矿的影响非常大。对于焦煤期货设计中存在诸多难点,如焦煤期货存在粘结性无法保障结焦性、大型钢厂对煤资源的依赖性强、大宗散存货物易混杂、现货贸易(内贸)指标难以保证结焦性、焦煤存储期短、质量易变化等,大连商品交易所也提出了解决的方案。如针对大型钢厂煤源依赖问题,将交割仓库设定在京唐港、天津港、日照港、连云港等黄渤海港口;在内陆焦煤产地实行厂库制度,增加厂库交割服务内容;针对大宗散存货物易混杂的问题采用岩相分析鉴别混杂煤种;针对焦煤质量问题用产成品判定原料性质;针对焦煤质量易变化的特点,将仓单有效期设定为一个月,防止质量变化。与此同时,大连商品所还致力于构建综合性质量指标体系。在期货的设计上借鉴焦炭期货,沿用成熟的仓单制度,引入权威的第三方质检机构、港口仓库与内陆产地长库并行交割等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