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8-5-21
- 最后登录
- 2011-4-23
- 阅读权限
- 70
- 积分
- 2970
- 精华
- 0
- 帖子
- 35
|
提起“90后”,人们自然想起了他们喜欢吃麦当劳、肯德基等泊来食品;喜欢讲“雷”、“晕倒了”等大多数人听不懂的网络语言;喜欢听流行音乐,追求自由与个性,害怕紧张艰苦。更有甚者说他们难以担当,是垮掉的一代。
但在建国60周年国庆首都阅兵铁军履带式自行高炮方队的方阵里,却有这么一位“90后”的排头兵,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90后”战士值得信赖、是能够负责的一代。
“阳光男孩”落选
这位“90后”叫靳涵,身高182厘米,人帅气,标准的“阳光男孩”。这条件,按理说符合阅兵基本身高174厘米,形象好的要求,完全可以当上阅兵排头兵。但在人员定位时,正式阅兵人员也未选他,只让他当了一名预备队员。
原因挺简单,受阅不仅要求具备军人的基本素质,还要一站4小时军姿不变,眼睛40秒不眨,进村实行的封闭式管理一年不能外出自由活动。相比这些,靳涵仍有差距,因此,落选了。
“预备”也是参阅
“阅兵预备人员,一般是备而不用,没有一个正式队员会主动‘让贤的’,有啥干头?”遭遇挫折的靳涵,没有在自己的训练基础差上找原因,反而打起了退堂鼓,仅仅一天时间,就给家里就打了三次电话,诉说想退出阅兵的想法。
他的悄悄话不想被班长史云龙听到了。本来对“90后”就有些看法的班长,这回可找到证据了。他非常肯定的对另外两位班长说:“就他那性格特点,还想当正式阅兵人员?赶鸭子都找不着脚影呢!”。
不经意的议论,传到了靳涵耳朵里,极大地刺伤了他的自尊心,他那与其说是叛逆,不如说是不服输的性格,一下激发到极至,他发誓成不了正式阅兵人员,也不能在预备队伍里当“副班长”。于是,他暗暗较劲,要在预备队伍里做出样子,让正式阅兵人员看看,自己也不是孬种。
无意插柳“柳”成活
响当当的预备队员,也不是那么轻松惬意的。为了改掉站军姿“脖子歪”、经常乱动的毛病,靳涵找来大头针,别在衣领上,这样脖子稍微一动,就会扎得生疼。仅仅两个星期,他的脖子上就留下了58个针眼;为了改掉自己腿夹不紧的毛病,训练时他主动找来背包带把自己的双腿捆上,晚上睡觉甚至也不解开;为了纠正睁眼时间难长的毛病,他找来火柴棒撑着双眼皮,一个月的时间里,折断火柴棒八根。
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一心想当好预备队员的靳涵,没想到在第二次摸底考核中名列前茅,顺利地被调整到正式阅兵人员的排头兵岗位,成了方队的第一个“90后”排头兵。
面对如此变化,靳涵应该面露喜色,可他却不无忧虑地对笔者说:“站上排头不易,稳站排头更难,下步我会更加努力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