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3-12-12
- 最后登录
- 2024-11-26
- 阅读权限
- 90
- 积分
- 28784
- 精华
- 0
- 帖子
- 1966
|
南方财经:那这会不会成为促进中国钢铁行业绿色发展的推动力?
全国人大代表 李世平:钢铁行业已经进入绿色制造时代,生产场景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钢铁行业的绿色制造不仅仅是环境的绿色化,更重要的是产品的绿色化、资源的绿色化和过程的绿色化。绿色发展的概念包含很多范畴,有可持续发展,还有智慧化,用数字化时代来改变钢铁生态圈。在这个方面,中国宝武已经走在了行业的前列。智慧制造让钢铁已经脱离了传统制造业的范畴,也为钢铁企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可借鉴经验。希望对钢铁感兴趣的朋友到现在的钢厂去看看,钢铁是怎么样炼成的,现在已经赋予了新的含义,我们称之为“不一样的钢铁”。
南方财经:您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钢铁行业绿色发展的内涵和外延?
全国人大代表 李世平:中国宝武在绿色发展过程中提出了很多很高的标准。比如说“两于一入”,一是“高于标准”,就是说我们的标准要坚持高于国家标准,超低排放要做得更好;二是“优于城区”,我们中国很多的钢铁厂都在城里,所以我们要求的标准还要高于城区,最终是“融入城市”。
最近韶钢和韶关市正联合做一个探索,怎么把我们的厂区变成园区,打开原来传统制造业大厂的“围墙”,把存量的土地利用起来。目前韶钢大概可以腾挪50%的土地,形成一大块的工业用地,这样的话就可以结合区域发展,引进行业内的头部企业和宝武集团五元企业,建设绿色钢铁产业链,把“韶钢厂区变成园区”,最终融入城市,成为城市的一部分。这是我们制造业,特别是传统制造业面临的未来发展的方向。因为现在你把这些城市当中的制造业搬到城外是不现实的,成本很高。我们可以通过绿色发展,把它变成城市的一部分。未来的钢铁厂是没有围墙、开放的,就像现在韶钢看到的一样,早晨有跑步的,有遛娃的,全在厂区,这就是我们未来发展的产业方向。所以绿色发展必须要和我们周边的环境结合起来,和谐发展。我们目前正在和韶关市做这个方面的探索,这可能为传统制造业赋予新的发展动能找一个很重要的方向,也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南方财经:现在其实广东各地市在制定“十四五”规划中,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也做了一些规划。您对粤港澳大湾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有什么建议吗?
全国人大代表 李世平:首先要严格控制能源消耗高密集型企业的碳排放总量,督促碳排放高的行业去升级改造,其次要大力发展碳排放低的产业和能源,包括广东现在大力发展的风能、太阳能这种实惠能源,为未来的“碳达峰、碳中和”作出贡献。
我们想象一下,如果楼宇可以通过光能发电满足自身的电量供应,那是很不得了的。所以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我觉得现在开始就要从全绿色、全智能的角度去考虑,瞄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甚至坚持碳零排放的要求,从源头上把碳排放控制到最低。
南方财经:您能跟我们介绍一下中南钢铁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布局吗?
全国人大代表 李世平: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推进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和行业龙头的引领作用,推动区域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和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宝武与广东省携手合作,成立中南钢铁,并落户广州。中南钢铁作为中国宝武在中南地区的区域化平台,主要负责中南、西南地区的钢铁产能管理。
中南钢铁为什么选择落户在广东?主要基于三方面的考虑:
一是广东省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广东是中国经济发展排头兵,也是钢铁消费大省。目前中南区域总体钢材需求比实际产出要超出2000万吨,属于钢材净输入区域。中南钢铁可以发挥中国宝武的管理、技术、人才、品牌、资金等资源优势,全面服务广东地方经济建设,加快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首先,可以通过广东辐射到西部地区,以钢铁为媒介,形成国内循环,带动和提升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促进中西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另外,还可以通过广东辐射开拓东南亚市场,布局海外钢厂,推动形成华南地区与西南地区、东南亚地区“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优势和新格局。
二是推动广东省存量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广东钢铁工业仍存在行业集中度不高、“小散乱”、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档次低端等问题。中南钢铁将通过探索商业模式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互联网时代下的钢铁企业生产、运营及管理模式,共同与省、市及地方钢企推进省内钢铁资源整合,导入宝武先进管理技术体系,有效破解广东省钢铁工业“小散乱”难题,进一步提高钢铁行业集中度,推动区域钢铁业高质量发展。我们今年的目标是要将超过500万吨的产能存量纳入中南钢铁管理体系,规范提升存量钢铁企业的质量。
中南钢铁不仅仅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服务于城市建设、更要推动广东省钢铁工业的高质量发展。这就是目前中南钢铁要做的事情。
南方财经: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您对广东区域发展,粤东西北振兴一直非常关注,能跟我们讲讲您的思路吗?
全国人大代表 李世平: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际上是在我们完成了史无前例、举世瞩目的脱贫工作以后,党中央发出的一个新的冲锋令,要把我们的乡村建设得更美丽。去年两会结束之后,我对习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精神做了一次传达。大家实际上是很激动的,因为中国大多数的人都来自于农村,对农村有依恋,都希望农村不仅要脱贫,还要建设得更美丽。
对于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一是要从乡村振兴的角度做好规划。如果规划能够做得更好,这个事情就可以事半功倍;二是要从政策导向上鼓励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到乡村振兴当中去,人才战略要向发展不平衡的地方倾斜,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到乡村振兴中,共同努力实现我们的美丽乡村建设。
南方财经:广东省委提出了“一核一带一区”的区域发展格局,其实也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您在这方面有什么建议吗?
全国人大代表 李世平:2018年3月7日,习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粤东西北振兴,是广东省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广东省委做了很多的工作,提出了很多的方法,这几年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但实际上还有不小的差距,因为如果进一步缩小差距,就需要欠发达地区翻两番、甚至翻三番,这对粤东西北发展的要求就要更高。在政策上还要加大扶持力度,引入和区域发展相匹配的产业。但在产业导入思路上要改变,很多人认为传统企业当中有很多污染,但实际上这些企业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所以我认为要通过广东省,或者国家的产业调整,来给欠发达地区带来一些产业导入的机会,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去年我也做了大量的调研,呼吁进一步关注欠发达地区,在政策和资源上向他们倾斜,而且这个倾斜力度还要进一步加大。
南方财经:您对就业这个方面也比较关注,主要是有什么观点呢?
全国人大代表 李世平:去年我在人大提了一些关于教育培养机制调整的建议,就是希望整个教育不要造成一些浪费。因为随着信息化发展、产业发展,原先很多的专业需要的很少,甚至已经不需要了,所以需要从国家宏观政策上,对人才培养机制进行适度的调整。举个例子,80年代的时候,外语和计算机专业是很吃香的,但是到了现在,外语已经不是作为一个专业了,它是必须要掌握的,计算机现在也人人都会。又比如,现在我们使用了大量的自动化机器人来做原来传统的一些人工从事的工作。人才培养的角度不一样了,那人才的培养结构也要发生变化。
去年疫情期间,我们全在家里读书了。今后网络教育会成为常态,这是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结果。从就业的角度来看,培养人才和最终使用人才是有关系的。所以我建议现在的人才培养规划要和未来的社会发展和科学发展结合起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和教育资源的浪费。
南方财经:您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在过去的一年,您做了哪些履职工作,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全国人大代表 李世平:一是从专业角度上,我倡导推进智慧制造、AI技术的推广应用,围绕传统制造业如何实现新旧动能转化做了一些实践;二是针对新形势下制造业的人才培养,提了一些建议;三是参加省人大组织的一些现场调研,特别是针对粤东西北地区的振兴,提了一些议案,包括欠发达地区的税收政策、人才资源等方面,都向相关部门提了一些建议;四是对韶关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了很多的建议;另外去年疫情期间,我们也发挥央企的顶梁柱作用,不仅取得了企业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的双胜利,还积极及时供应碳板、特钢10000余吨,支援广东省疫情防控,为地方抗疫提供坚实保障;最后就是全力做好扶贫工作。
南方财经:您刚才说参加省人大对粤东西北的调研,来广州之前,您也是在韶关,也就是粤北生态圈工作,您对韶关的发展,或者粤北的发展有什么建议吗?
全国人大代表 李世平:通过这几年的发展,韶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和广东发达地区的差距还是明显的。要缩小这个差距,我觉得粤东西北地区要花十倍的努力,乃至二十倍、三十倍的精力。尽管我是上海人,但是很适应韶关,也一直想为韶关做些贡献,所以我针对韶关的发展也提了很多意见。对于韶关这样一个粤东西北的典型城市,省里也花了很大的精力,动了很多的脑筋。我的建议是一定要通过政策进一步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让粤东西北有一些可导入的产业。靠自己自身的努力是一方面,但是产业结构的宏观调整也是很需要的,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很重要。
韶关现在最大的企业就是韶钢,但实际上韶钢的总体规模也不大。我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像韶钢这样的企业,这种绿色产业的企业,能在粤东西北土地上看到。然后通过导入的这些绿色的优势产业的发展,反过来促进粤北生态圈屏障的巩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