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4-10-21
- 最后登录
- 2020-6-21
- 阅读权限
- 80
- 积分
- 12386
- 精华
- 0
- 帖子
- 3827
|
我国造船业十年后世界第一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26日 03:39 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易强
按照规划,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造船的第一大国;这和壮大装备工业密切相关关,规划要求到2010年,国产船用设备的装船率,要由现在的40%达到80%
中国的造船史让国人骄傲。
公元前1世纪,中国即发明了摇橹,而直到17世纪,欧洲才有类似机械;在11世纪,中国船即有平衡舵,比欧洲早了700年。而中国发明的指南针,在世界造船史上更具有标志性意义。
史籍说,早在宋朝,中国船队即已到达过红海以及东非沿海一带。而明朝郑和的七下西洋,则更是造船史乃至航海史中最璀璨一笔。但明末至清朝海禁之后,中国的造船史进入“无事期”。
中国造船业的复兴,有望在10年内实现。
承接产业转移
根据《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造船强国。其造船量占全球总造船量的比重,将从目前的18%升至40%,超过日本。到2020年,将超过韩国,成全球第一。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造船产业已开始转移,从传统的造船中心欧洲,转移到日本、韩国以及中国。从产业的生命周期看,中国正出于成长初期,这正是出台规划的原因。”在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中国船舶工业研究中心的专家称,虽然整个全球的造船业,正处在“软着陆”趋势中,但对中国而言却是一个机会。
“造船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同时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成本约占总成本40%,而中国在这方面有优势。”
这位专家告诉记者,全球造船业的高峰期,是在2002年至2004年。随着经济全球化加速,世界海运贸易量持续上升,各国船队都在扩充运力。2003年,新船的订购量达到1.17亿载重吨。
不过,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国际海运价格开始下跌,各国船队订购热情下降,新船的成交量开始下跌。当年订购量缩减至6000万载重吨。
但这种趋势不会太恶化。根据欧洲造船工业联合会预测,在2010年之前,平均每年的订购量,将保持在4700万载重吨的水平。而在2010年至2020年间,将保持在4500万载重吨水平。
国内需求量很大
专家告诉《财经时报》,与日、韩等国不同,中国的造船业,除了有海外市场之外,还有很大的国内市场。
根据中国船舶工业研究中心的数据,在2006至2010年,中国对船舶的总需求量,将达到3100万载重吨,平均每年约620万载重吨。2010至2020年,总需求量将达到4200万载重吨。
记者从国防科工委了解到,在2005年,中国船厂共完成造船量1200万载重吨,其中中船集团完成500万载重吨,占42%,中船重工完成315万载重吨,占26.3%,其他船厂共占31.7%。
目前,中国已经有若干优惠政策,以推动造船业的快速发展。其中包括提供低息贷款、延长还款期限、减免进口关税、实行加速折旧或直线折旧等。
据介绍,在“十五”期间,中远、中海和中外运等公司,从国内订购的远洋船,可以按船价的12%(或不含税价的17%),享受财政部造船补贴。另外,还可享受增值税先征后返政策。
按照船舶工业发展规划,在未来5到15年中,中国将发展环渤海湾、长三角和珠三角3个船舶制造基地。
振兴装备业机遇
“造船业规划不是单一的规划,它与装备业振兴规划是一体的,因此,未来将有许多技术上的要求。”前述专家告诉《财经时报》。
这位专家向记者介绍说,目前中国万吨级轮船中,80%以上用的是国外柴油机。而这显然不是发展造船业的初衷。按照中长期规划的要求,到2010年,国产船用设备的装船率,要达到80%。
中国现阶段的造船技术,与日、韩等国相比,依然处于相对落后局面。
根据韩国产业银行的研究,如果把韩国的水平为100分,那么,日本则有106分,中国却只有69.9分。比如,在船用设备国产化率上,日本达到98.5%,韩国为85%,而中国只有40%。
但这种局面很快将得到改变。
国务院下达的要求是,大型海洋石油工程设备、30万吨矿石和原油运输船、万标箱以上集装箱船、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等大型、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以及大功率柴油机等配套装备,将是未来几年振兴的重点。
年初国务院出台的《科技规划纲要(2006-2020)》及其“若干配套政策”中,也将大型高技术船舶、大型远洋渔业船舶以及海洋科考船等,列为研究开发的优先主题。
根据韩国产业银行的研究报告,到2010年,中国的造船技术竞争力,将达到94.4分的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