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7| 3
|
|
|
|
七人制(脑瘫)足球的项目特征 在七人制(脑瘫)足球比赛中,双方队员在规定的区域内,以攻破对方球门得分为目的而进行的同场攻防对抗。各队包括守门员在内共7个人在场上比赛,每队可以有5名替补队员,但每场只有3次换人机会。比赛中,进攻方目标是把球踢进对方球门得分,而防守方则是尽力阻止对方破门得分,只有守门员可以在规定的区域内用手触球。 比赛分上、下半场,共60分钟,中场休息15分钟,最终得分多的队伍为胜者,得分相同则为平局。 在半决赛和决赛中,如果比赛在60分钟内未决出胜负,就要进行两个10分钟的加时赛;如果还决不出胜负,每队则派5名队员依次出场,进行点球决胜。 比赛场上如少于4人,则比赛就不能继续进行。每场比赛配有1名主裁判员,2名延边线跑动的助理裁判员,主裁判员可以出示红、黄牌。 虽然多数七人制(脑瘫)足球队员下肢与上身不协调,支配能力差,但是经过训练之后,这些都不能成为阻碍他们展示技战术发挥的主要因素。所以对于残疾人来说,七人制(脑瘫)足球是最为引人入胜的比赛项目之一。 帆船的项目特征 截肢、脑瘫、视力残疾、使用轮椅和机能障碍运动员都可以参加这项比赛。残奥会帆船运动员的分级主要考虑4个因素:稳定性、手部功能、灵活性和视力。运动员参加的三项比赛均不按性别分组:设3人组、2人组和单人组。残奥会帆船比赛在器材和分级规则上都有少量改动。分级是根据运动员的功能能力进行打分,这样不同残疾状况的运动员就可以同场竞技。这项运动由国际残疾人帆船运动协会负责管理,这一组织在1991年成为国际帆船运动联合会的下属机构,但工作与职能相对独立。 比赛开始时,所有的船要通过一条虚拟的起航线(两个标杆之间的连线,并且规定了第一标的航向——在帆船术语中称为迎风段)。在这一航段中,战略、战术、船速和对船的控制都十分重要,因为在这段中,船是迎风行驶的。之后绕过航标,转为横、顺风航行,之后再迎风航行。 在残疾人帆船比赛中,根据残疾人的特点在器材上做了调整。残奥会上使用的帆船有龙骨,因为这样能够大大增加船的稳定性。这种船有一个敞开的座舱,这样给运动员留下了更多的空间。 五人制(盲人)足球的项目特征 五人制(盲人)足球比赛是以攻破对方球门得分为目的而进行的同场攻守对抗项目。每队由5名场上队员和5名替补队员组成,其中包括守门员和替补守门员各1名。除守门员外,其他队员都为盲人。只有守门员可以在规定的区域内用手触球。比赛中,进攻方目标是把球踢进对方球门得分,而防守方则是尽力阻止对方得分。 比赛分上、下半场,共50分钟,中场休息10分钟,最终得分多的队伍为胜者,得分相同则为平局。 在半决赛或决赛中,如果50分钟比赛决不出胜负,需进行10分钟的加时赛;如果还未决出胜负,则进行点球决胜。 马术的项目特征 残奥会马术比赛只有盛装舞步项目,包括个人赛和团体赛,按级别进行。比赛时,马和骑手要在规定的场地内完成一系列规定和自选动作。根据骑手完成动作的姿势、风度、难度、骑坐安稳程度,马的步伐和行进中的姿态等技巧和艺术水平进行评分,得分高者名次列前。 在正式的比赛中,盛装舞步的选手在两个小项的比赛中进行竞争。 |
|
|
自行车的项目特征 残疾人自行车竞赛项目有场地项目和公路项目两个分项。竞赛类型分为计时类项目、团体竞速类项目、制胜类项目;比赛方式分为个人出发和集体出发两种;能量供应特点主要为无氧和有氧混合供能、有氧供能;比赛成绩主要以运动员到达终点的时间和顺序进行排名。 赛艇的项目特征 赛艇是水上运动项目之一,是由坐在艇上的一个或几个桨手运用其肌肉力量,通过桨和桨架的杠杆作用划水,使舟艇背向桨手前进的一项运动。赛艇运动多在江河湖泊等自然水域中进行,空气清新,阳光充足,受到大自然要素的沐浴,能有效地提高人体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功能,增强全身肌肉力量,调节神经系统平衡,十分有利于提高人体的健康水平。 残疾人运动员从事赛艇运动,不仅能增强运动员的体质,更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对于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十分有益。残疾人赛艇运动还有利于全社会对残疾人事业的理解、关心和支持。 硬地滚球的项目特征 硬地滚球是目前残奥会20个竞赛项目中没有对应奥运会竞赛项目的三个特殊项目之一(其它两个项目是盲人门球和轮椅橄榄球)。参加的运动员都是严重的脑瘫患者或类似病症需要使用轮椅的患者。脑瘫者是指那些由于脑损伤而影响肌肉运动控制和肌肉运动协调性的人。由于动作反射行为方面发育不正常,脑瘫者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很差,所以要特别注意脑瘫者的力量、柔韧性和协调性的发展。硬地滚球运动虽然使用的肢体动作较少,但是又需要运用策略和技巧,是特别适合重度动作控制困难的残疾人的竞赛活动。 同时,硬地滚球是一项考验运动员的肌肉控制力和准确性的运动项目,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注意力高度集中,有利于帮助他们发展身体的协调性。总之,参加硬地滚球竞赛活动,有利于脑瘫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康复。可以说,该项目是充分体现对脑瘫患者人文关怀的一项运动。 残奥会田径介绍:项目特征 田径运动包括走、跑、跳跃、投掷四个类型的项目,而不同类型的项目对运动员的技能和体能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走、跑项目以竞速为目的,比赛距离相等所耗时间少者为胜;跳跃、投掷项目的目的是追求最大的高度和远度。对于观众而言,残疾人田径运动员残缺的身体、顽强的意志、卓越的运动能力展示了人类生命的潜能,折射出人类不可抗拒的精神力量,从而吸引了人们观看田径比赛,喜欢田径运动。 自1960年首届残奥会开始设置田径比赛以来,如何保证运动员在平等的条件下参赛,如何使竞赛项目更适合运动员身体障碍的局限,是组织者们始终追求的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医学功能分级和竞赛规则的逐步完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射箭的项目特征 参加残奥会射箭比赛的运动员,一般是脊髓损伤、脑瘫和肢体残疾的残疾人士。残奥会射箭项目根据运动员上下肢和躯干的功能进行分级,立姿组称为arst级;坐姿组为arw1级和arw2级。 比赛项目只设70米靶,分为立姿和坐姿两个组别,包括个人赛和团体赛。男、女团体赛每队允许3名运动员参加,其中必须包括1名坐姿运动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