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商务会员钢材特钢不锈炉料铁矿废钢煤焦铁合金有色新能源化工水泥财经指数人才会展钢厂海外研究统计数据期货论坛搜索导航短信En
当前位置:钢之家 > 钢铁论坛
   
搜索
显示模式:
查看: 7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来西亚知名“钢铁大王”钟廷森独特的经营之道

[复制链接]

547

主题

396

回帖

1398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6 08:27:0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马来西亚金狮集团董事长钟廷森在东南亚华人圈比较低调,但因显赫业绩而赫赫有名。金狮主要经营地在马来西亚,集团所属有320家公司及关系企业,所控制的万嘉制钢私人有限公司与合营制钢有限公司,钢铁产量占马来西亚60%的份额,钟廷森也因此被称为“钢铁大王”。
  金狮集团分别在新加坡和吉隆坡的股票交易所公开挂牌,目前钟氏家族控制了13家上市公司,遍及钢铁业、车辆、轮胎业、电脑业、百货、房地产、纸浆与纸张、种植业等,享誉东南亚。
  钟廷森对《中国经济周刊》谈及自己的企业,如数家珍。几十年的奋斗史在这种叙述中被勾勒出了极为清晰的轨迹,亦折射出钟廷森独特的成功之道。
  钟廷森祖籍广东潮阳,1943年生于新加坡,他排行老二。幼年的他在新加坡华文小学念书,后转入吉隆坡英文中学求学,从10岁开始学习做生意,“白天上学,下午在父亲公司学习,父亲手把手地教我。”
  他的父亲钟水发上世纪40年代在新加坡开设了德昌制造厂,制造及出口狮标铁质家具、钢柜等,1956年把业务扩展至马来西亚,除家具外还从事橡胶产品制造和食品加工业。
  1958年,父亲需要帮手,不到15岁的钟廷森就参与父亲的马来西亚公司工作。没有想到从此他就在马来西亚生根发展,从钢铁业做到轮胎,又做到汽车行业、百货行业等。“我那时觉得马来西亚比新加坡大,更有发展空间,所以很愿意留在马来西亚。”
  1971年,28岁的钟廷森去印尼考察,发现当地人口多,又比较落后,很多行业尚处于空白,直觉告诉他这里有商机。经过考察,他想开一家生产铁质家具和办公用具的厂,希望家族公司投资50%的资金,家族成员却认为在那里做生意有风险,不愿意投资。但是钟廷森认定这是一个很好的项目,坚持自己的决定,即使家族无人支持也要做。最后他说服哥哥一起合作,共同出资60万马币。
  “我的性格是要创新,一个人有明确的目标,才能朝目标努力。”虽然在家排行老二,但是他很想做家族老大,行业老大,“在家族中每做一件事都要得到每个人的同意才能实施,感觉太浪费时间,我自己做事,虽然费力,而且要自己找钱,但我可以自己做主,而且决策很快。”
  创业之初,先后遇到印尼金融政策变化等重重困难,但这些困难没有令钟廷森打退堂鼓。他默默地努力工作,从设厂、融资到拓展分销网,无一不身体力行,业务逐渐走上正轨,并于第二年开始盈利,第三年就赚了100万马币。
  1976年,他把在印尼赚的钱带回马来西亚,准备投资钢铁厂。在选购设备时,他几乎跑遍了全世界知名钢铁设备厂,了解行情。调查后发现,日本、美国、德国设备很好亦很昂贵,意大利有家钢铁设备厂还没有在远东销售过产品,很想打开远东市场,钟廷森抓住这一点,跟他们谈判,说服他们以比较低的价格将设备卖给他,远东市场的诱惑以及钟廷森的诚意终于打动他们。设备买回来后,钟廷森又组织人员对设备进行改造,以便可以同时生产两种产品。“这样,我花很低的代价就得到了一套很好的设备。”钟廷森说。
  1978年,他投资1200万马币,成立了当时马来西亚第一家较大的钢铁厂——金狮合营制钢厂。第一年便达到10万吨产量,开业一年半后就盈利1700万马币。在他的有效管理下,产量亦飞速增长,第二年提高25%,第三年达到15万吨。
  接着他又投资80吨电炉与连铸生产线,将废钢融化成钢水,铸成钢锭。1983年又投资两条线材生产线,产量增至85万吨。钢铁厂逐渐壮大,现在产能达到500万吨,未来3年将达到780万吨,成为马来西亚钢铁行业翘楚,钟廷森也因此被称为“钢铁大王”。
  父亲去世后,大哥钟廷基继承了父亲新加坡的业务,而钟廷森接管了父亲在马来西亚的业务,他将父亲创办的德兴制造公司、德昌制造公司及金狮金属制造公司合并,改名为金狮(私人)有限公司,于1981年在吉隆坡上市。合营制钢厂则于1982年在吉隆坡上市。

  在钢铁行业打下坚实基础后,钟廷森开始出击其它行业。
  从1981年始,他进入房地产领域,目前其房地产公司是马来西亚五大房地产公司之一,每年有3000多个单位的房子出售;1983年进入种植业,种植可可和棕榈树等;1985年进入百货业,在百货业和房地产业,他投资达16亿马币,拥有马来西亚最大的百货公司;1987年进入汽车和摩托业;1989年进入轮胎、集装箱行业;1993年进入海绵铁行业;1995年进入纸浆业。依靠自己的努力,他在马来西亚乃至东南亚构建了自己的事业版图。
  进入上世纪80年代,金狮集团走向全盛时期,每年营业额平均增长率达到34%。该集团于1982年起分别在新加坡和吉隆坡的股票交易所公开挂牌。到1996年,集团总资产、营业额均超过100亿马币(约合人民币215亿元),员工超过4万人,拥有上百家企业,除新加坡、马来西亚的企业外,其余分散在东南亚其他国家和美国、日本、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上市公司13家。在马来西亚上市的7家公司为金狮机构、合营制钢、合营货柜、金狮多元控股、金狮森林工业、金狮工业机构及银石机构。2004年,整个集团的营业额为182亿马币(约合人民币392亿),税后净利7亿马币,员工4万9千人。未来三年计划投资51亿马币,是马来西亚私人投资于制造业的最大企业。

  钟廷森为中国人所熟悉是从百盛开始的。
  “在中国做百货,要充分考虑各地的差异,比如北京和上海不一样,广州亦有自己的特点,东北、成都又是另外情形。”
  正式进入中国之前,他派了一个开发小组来中国做市场调查,考察方方面面因素,比如城市的规划,交通状况,消费者的购买力,等等。最后决定以北京为突破口,与中国工艺美术(集团)合作,在中国开设第一家店。北京百盛定位于中高档,以引领时尚潮流、服务尽如人意著称,经营范围包括国内商业零售及相关配套服务。
  当时中国百货业以国营居多,服务态度欠佳,为防止丢货都把货品锁在柜中。百盛深知“顾客满意就是百盛成功”的经营之道,因此自始至终本着“尽如您意”的服务宗旨,注重顾客所需,为充分适应顾客群的购物行为与喜好,在各方面不断做出调整,以期为顾客提供最舒适、最满意的服务。采用开放式的购物环境,鼓励售货员卖货,业绩和奖金直接挂钩,这样百盛的营业额是国营商场的5倍。百盛采用全国电脑联网,这样采购和资金调控亦能科学安排。
  “要有竞争力,就要具备规模,要引进精品,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取胜,而且和第二名的距离拉大。”钟廷森说。百盛集团在充足资金支持下,开始迅速在国内“复制”成功的样板,在随后的几年内,广州、沈阳、青岛、济南、南京、重庆、成都、西安等地先后投资建起百盛百货店。
  在中国经营百货多年,钟廷森感觉北方生意比南方好做,“一是南方人,特别是广东一带,把钱多消费在饮食方面,二是北方季节分明,在服装的人均消费量上相对也多一些。”目前百盛在中国有40多家店,生意最好的是北京,其次是上海。
  今年11月,百盛在香港上市。业内人士认为,百盛目前在中国的业绩正处于上升阶段,选择这个时机上市,不仅可以获得最好的效果,也能降低风险,而上市之后得到的充足资金,“很可能使百盛中国开始新一轮的快速扩张”。
  从1992年在中国投资以来,金狮集团业绩扩展迅速,而且向多元化发展,迄今已投资8亿美元,主要在制造业,包括汽车及零部件、摩托车配件等,已涉足在中国的企业有长铃摩托、金城摩托、钱江摩托、江淮汽车、天津大发汽车、未来软件等,员工达6万人。钟廷森说:“企业做大了,感觉责任很重大。”。
※ ※ ※ 本文纯属【金戈银电】个人意见,与【钢铁论坛 | 钢之家钢铁网】立场无关※ ※ ※
回复 快速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关于钢之家|联系方式 |服务项目|服务报价|技术服务|在线订购|企业短信|会员注册 | 网站动态|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与建议|在线客服|我要纠错 |==

您希望联系哪位客服?(单击选择)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