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5-3-1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168
- 精华
- 0
- 帖子
- 153
|
中国新一轮宏观调控至今将近一年,这次调控最初是针对钢铁、水泥等行业的过热现象,到今年初矛头开始转向房地产。由于中国政府对宏观经济多个领域都有极强的干预能力,只要下定决心,调控的目标必可达致。
宏观调控要处理的是经济过热问题,中国虽然已走向市场经济,但领导层对于过去管理经济活动时经常遇上的“放、乱、收、死”循环仍然心有余悸。换言之,如果调控力度过猛,冷却经济过了头,令增长速度大大放缓,届时中国经济出现的问题更多更复杂,故当前的调控开始时,官方三令五申并非是要急刹车,政府的目的只是“点刹”,即针对某几个领域进行调控。
但是,今年四五月份公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都徘徊在1.8%的水平,远低于内地经济学界预测的4%,特别是踏入今年以来石油、铁矿石等接连涨价,4%的通胀率还是偏向保守的估计。由于通胀回落速度惊人,一年前中国政府还担心部分行业过热会触发通胀卷土重来,但现在消费价格指数回落速度之快却反而令内地担忧经济可能会陷入另一轮通缩。内地经济业界最近反复召开会议讨论,希望为当前的大陆经济诊断到底是“冷”还是“热”,但众说纷纭,不得要领。
经济冷热的定论并非纯学术之争,而是关乎下一阶段中央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人民币汇率如何改革等问题。
按照商务部官员的分析,有两组最值得留意的数字显示出内地可能重新面对通缩危机。第一组数据是今年1—5月份,全国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包括全部国有企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实现利润,比去年同期仅增长15.8%,低于第一季的17.2%,更远低于去年近40%的升幅。
第二组数据,是今年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56.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亏损企业的亏损额增幅更明显。
上述两组数据显示,企业的利润增幅放缓、亏损额大幅上升,反映出即使原材料和石油价格在今年头五个月急速上扬,但企业却无法同步加价,同一时间国内的需求疲弱,更令企业遭到双重打击;’需求弱、价格不断向下,都是通缩的表征,由于数据涵盖了今年头五个月,令人开始担心通缩可能真有卷土重来之势。
内地的消费增长其实并不太差,但拉动个人消费的两大动力——汽车和住房,都是宏观调控重点冷却的项目,尤其房地产价格急速回落,更直接令整体需求下降。
事实上,目前内地经济同时存在冷和热的现象,正如上述,房地产市场呈现过热,但银行贷款、企业产品库存等数字,都反映经济“冷”的一面。与此同时,大陆银行体系还出现了货币宽、信贷紧的奇怪局面,而企业由于利润不前、市场需求疲弱,也导致再投资的意欲下降;现在向政府献计的智囊机构,又再呼吁政府要运用财政政策刺激需求,重振消费市场的活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