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6-7-12
- 最后登录
- 2015-2-28
- 阅读权限
- 80
- 积分
- 3152
- 精华
- 0
- 帖子
- 1611
|
给市场找个理由(2)
好像还要给自己找出写这个帖子的理由。
为了学习?或者满足好奇心?嗯,大差不差吧,这样的理由应该很充分。尽管此理由非彼理由。此理由多少有点借口的意思(语言这东西也挺麻烦,一不小心就会产生歧义)。
前面谈到人的知识和认知的缺陷与生俱来,就这一点来说,有时候觉得自己是个和面的傻媳妇——
傻媳妇厨房和面,婆婆里屋套被子。傻媳妇大声喊:“娘——!”婆婆高声回应:“咋?”傻媳妇:“水多了!”婆婆:“水多了你不会加点面?!”稍顿,媳妇又喊:“娘——!”婆婆:“咋?”媳妇:“面又多了!”婆婆:“面多了你不会加点水!”一会儿媳妇又喊:“娘!水又多了!”婆婆来气了:“水又多了你不会再加点面!死妮子笨成这样!我要不是把自己套进了被套里出不来,看我不过去打死你个死妮子!”
因为有错误,所以要不断修正,不断尝试着加水加面,看最终能不能蒸出一笼软硬适中的可口馒头来。软硬适中,套用经济学术语说,那就是一种“均衡”。而处在教导、指点地位的婆婆,虽说是套在一个套子里,却毫不妨碍她对俺指指点点和教训。另有明白人说了:笨,那不是媳妇的错,要怪婆婆的解决方案不够精确。整一配方,准确给出水、面比例,不就结了?诚哉斯言。
经济学也是这么干的,而且干得更复杂而漂亮。
如果把和面比作物理实验,无疑可以把这件事做得精确到纳米级(不过仍然有令人泄气的地方,按量子物理学学说,就有“测不准原理”)。市场事件及经济学概念下的数量关系,就更加测不准了。但是经济学之所以是一门受到无以复加的推崇的学问,在于其数学模型无与伦比的优美和符合理想。经济行为并不是和面蒸馒头,经济理论也不是物理理论,但经济学玩起常量、变量、方程、公式、曲线来,就相当地得心应手。对于大多数的一般人来说,纯经济学理论看着很是头大,即便硬着头皮看下去,还是头大。我硬了很多次头皮,结论是:头大。头大之余又很不服气。不服气却不是因为头大,相反还是很崇拜经济学家的,只是看到满纸的“假定”,假定之下仍然有多出来的变量并且无法自圆其方程,就干脆把所有变量“删去”,之后说:看,这就是供给曲线,那是需求曲线。凭什么假定和删去之下的理论是有效的?
我以为是自己学识不精,甚至是智商的问题才造成以上疑虑,庆幸的是乔治.索罗斯说了:“在大学里我攻读经济学,但经济学理论带给我的唯有失望”。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过程的参与者——因其思维活动缺乏可测的客观性,研究者不得不删除(人的)认知函数,从而造成经济(市场)分析的严重失真。……。(不得不扯虎皮作大旗的说,单就上述看法,我跟索罗斯同志是一致的。当然,也许我的认知乃出自本能,这一点现在我并不能清楚或肯定,等完成这个边思边写的帖子,可能会明白一二。)
说市场分析,就供求关系而言,钢之家给出的结论较为准确,对许多可能影响市场走势的重大消息(信息)、微妙消息,也搜集、披露得及时而到位。最可贵的是钢之家的公正和客观态度。以至于xiaoguang先生常跟人抬杠:飞蛾扑火、不支持下跌之类等等。而行情的事实往往就是那么不可理喻。很自然地,只有“市场说了算”。的确也是市场说了算,可还是要问一句:市场是怎样说了算的?
先从市场最基本的研究对象——市场参与者说起,市场参与者的预期、决策和行为是怎样出现偏向的。这里需要用废话强调的是:市场参与者可大分为两方——供方和需方。细分一二,又有生产(供应)商、经销商、期货买家和卖家、终端用户。其中对经销商的类别和身份属性的界定最不宜一刀切,这关涉到不同的他的立场和对市场的态度,以及他在市场价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期货商本应该独立在期货市场内来对待,但鉴于钢材期货与钢材现货之间极具中国特色的割不断理还乱的相互影响,也必须把期货商纳入考察体系。这样的分类法或许不够科学的准确,但顶事儿。
在所有的市场参与者中,一切的矛盾、分歧、妥协、焦点都归结到价格这一形态。
(写到凌晨一点,累倒不觉得,但脑子开始懒惰起来。我的经验是,脑子一旦有卸磨的倾向,镜子里的那张脸看上去就尤其显得无知。“孰谓汝多知乎”,事实上无知是肯定的,至少表现为某部分思想还不够成熟。可我竟然把它暴露了出来。这使我慌恐,又令我坚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