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5-11-22
- 最后登录
- 2015-3-5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55
- 精华
- 0
- 帖子
- 42
|
体制改革不到位导致产能过剩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罗蓉
有很多学者认为,体制机制改革不到位是导致产能过剩的根本原因。这里所说的体制机制涉及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当前对体制机制改革的分析有很多,可分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国有商业银行和企业四个层面。
(一)中央政府体制改革滞后
中央政府对某些体制机制改革滞后,促使地方政府和企业盲目投资,是产能过剩的主要诱因。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投融资体制。政府直接投资范围过宽,严格管制和审批的行业往往是经济扩张时期利润率最高的行业,只要企业拿到准入证就会不顾风险进行投资。
二是财税体制。以增值税为主体的财政税收体制,促使地方政府鼓励投资、上项目。加上地方财权事权不匹配,致使地方政府增加投资的内在动力比较大。
三是对地方政府的业绩考评机制。以gdp增长为考核指标,地方政府有投资热情,导致各地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
四是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滞后。价格杠杆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在生产要素价格只升不跌的预期下,过低的生产要素价格助长了盲目投资。
五是一些重要行业市场准入标准不健全,导致行业进入者良莠不分。
(二)地方保护削弱宏观调控效果
从机制上讲,地方政府和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尽管政府不是企业的投资者,但政府有很多办法影响企业投资。为了增加当地就业和税收,地方政府在满足企业投资需求方面的效率非常高,同时在税收、费用等方面帮助企业,比如推迟缴税,在企业亏损的时候帮企业填补亏空等。
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有些地方政府集中上了一些发达国家转移的能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附加价值低的产品,导致重化工业产能急剧上升。在地方政府保护下,依法行政、依法监管和宏观调控大打折扣。由于地方政府与企业有着直接的利益关系,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宏观调控的取向上不够协调,造成了产能持续扩大并引发过剩。
(三)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落后
银行依赖存贷利差的经营模式改革滞后,没有真正成为金融企业和市场的竞争主体,风险控制制度不健全,缺乏严格的问责制。当前宽松的货币环境客观上使利率水平维持低位,只要投资项目的边际回报水平高于资金成本,就可能吸引资金流向这些领域,这也是导致部分行业形成产能过剩的原因之一。专家认为,只有使利率水平真实反映金融资本的价格,资本才能得到合理配置。
(四)不同经济成分的企业相互角逐
国有企业产权不清,责任意识不强,缺乏硬预算约束,加上激励机制不健全,这些企业在决定是否投资、投资多少、何时会获取收益等问题上,没有明确的判断标准。在鼓励非公资本大量进入钢铁、电解铝等投资领域的情况下,民间投资需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只要还有利可图,民营资本就会蜂拥而至,增加投资扩大产能,争取更大的份额。
国有企业面对民营资本的竞争,因为有政府扶持和银行资金支持,不甘落后、不计成本地增加投资,扩大规模,与民营企业争利。而且,在需求长期看好的背景下,为避免丧失市场机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产能规划一般都适度超前于市场需求。两种经济成分的企业相互角逐,产能不断扩大,供给不断增加,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最后便出现了产能过剩、利润下降的局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