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商务会员钢材特钢不锈炉料铁矿废钢煤焦铁合金有色新能源化工水泥财经指数人才会展钢厂海外研究统计数据期货论坛搜索导航短信En
当前位置:钢之家 > 钢铁论坛
   
搜索
显示模式:
查看: 203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近年铁矿石价格谈判回顾

[复制链接]

547

主题

396

回帖

1398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7 15:52:5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年度谈判定价体系及中国进口铁矿石状况
年度铁矿石价格谈判开始于1981年,经过铁矿石供应商和消费商的谈判确定一个财政年度内的铁矿石价格,价格一经确定,双方则依照谈定的价格在一年内执行。价格谈判的实质是铁矿石供应商与钢铁企业分摊利润空间,钢铁业萧条时,矿价下跌;钢铁业兴旺时,矿价上涨。1999年钢铁业不景气,矿价下跌11%;2003年起钢铁业复苏,特别是中国钢铁生产强劲,矿价上涨8.9%,之后2004年上涨18.6%,2005年矿价成本剧增71.5%。在1981年至2005年的25年中共有11个年份铁矿石价格下跌,14个年份价格上涨,另外1985年铁矿石价格维持不变。

  根据传统的谈判习惯,国际铁矿石市场分为日本市场和欧洲市场。每个财政年度在东方以日本铁矿石用户为代表,在欧洲以西欧用户为代表与世界铁矿石主要供应商澳大利亚bhp·billiton集团、riontinto集团下属hamersley公司以及巴西cvrd公司,分别确定日本市场和欧洲市场铁矿石产品价格。以往的谈判惯例是消费商中的任意一方与供应商中的任意一方价格达成一致后则谈判结束,国际铁矿石供需双方均接受此价格为新的年度价格。

  10年前的1995年中国粗钢产量9536万吨,全年进口铁矿石仅3734万吨,还不到2004年的1/5,中国对进口矿的依赖程度仅21.8%,当时的中国钢铁企业除宝钢外,仍以消费国内矿的自给自足生产模式为主。进入新世纪后,中国钢铁行业飞速发展,生铁产量增加逐年扩大, 01年增加1491万吨,02年增加2214万吨,03年增加3416万吨,04年产量高达2.5亿吨,几乎是10年前的2.6倍。10年间中国铁矿石消费格局也发生了转变,2004年进口铁矿石量创记录的增加了6000万吨,达到2.08亿吨,按含铁量计算,中国消费进口矿比重超过了50%。中国已成为国际铁矿石的消费重心,但中国是在20多年以后在真正开始参与到价格谈判中。

(二)年度谈判形势的变化
2001年以前,国际铁矿石市场处在10年的低迷期,谁也不会想到4年之后的情景。早在世纪交替之际年国际形势就开始发生转变,2000年铁矿石的海运贸易创历史纪录、达4.52亿吨,并在随后的2001年里始终保持着强劲态势;2000年开始,国际铁矿业开始一轮大规模的兼并联合活动。巴西cvrd公司先后收购了socoimex100%和mbr50%股份,2001年又收购了ferteco公司;力拓公司收购了澳大利亚北方矿业(north)公司,紧随cvrd之后,坐上世界矿石海运市场的第二把交椅;2001年6月,bhp和总部设在伦敦的跨国矿业集团 billiton公司合并,合并后的bhpbilliton公司成为世界第三大资源公司。至此,排名前三位的这3大铁矿石供应商已经掌控了世界铁矿石海运量的70%以上, 天下三分的格局渐具雏形;和铁矿业相比,全球钢铁业产业的集中度显然太低,在铁矿石谈判中,钢铁企业开始处于相对被动的局面。2001年的铁矿石价格谈判最具警示意义,这次谈判可以说是截至当时最漫长、最艰难的一次。在欧洲,巴西cvrd公司在谈判初期曾提出涨幅高达7.68%的要求。僵局一直持续到第四轮谈判,才以粉矿价格增长4.3%的幅度确定下来。

  2002年中国新一轮钢铁建设热潮蓬勃而至,由于国内铁矿石产量难以提高,品位低劣,中国企业对进口铁矿石的需求迅速膨胀。到2003年的时候,“全球吸铁石”的绰号已经被封给了中国,因为矿业巨头们增加的产量,多数都被吸引到了这里。在这样的背景下,2003年初有89家钢铁生产企业会员的钢铁协会成立了铁矿石战略研究联合工作组,由占国内总产量55%的14家大钢厂组成。2003年的年度价格谈判创记录的持续到5月18日,双方才同意2003年矿石价格在02年基础上上涨9%,而球团价格的谈判更是持续到6月21日才结束。这时的中国钢铁企业,只能是被动地接受这个价格。14家大钢厂越来越不平衡了,于是他们决定选出一家企业,像新日铁代表日本钢铁企业一样,代表他们出去谈判,宝钢当仁不让的被推选为谈判代表。

  2003年12月15日,2004年度铁矿石谈判全面展开,虽然中国加入使谈判形成了三对三势均力敌的局面,但中国仍然没有什么话语权,这次谈判结束后,中国企业还是接受了新日铁确定较上一年上涨18.6%的涨幅。当然这只是中国参与谈判的一个开始,2004年宝钢代表中国再次坐上谈判桌,但谈判形势似乎更加严峻。尽管宏观调控令国内钢铁行业投资受到限制, 2004年中国对进口铁矿石的需求还是节节攀升,2004年全年国内进口铁矿2.08亿吨,比上年多进口6000万吨,进口量同比增长40.49%,进口金额同比上涨了161.77%,平均单价是61美元/吨。但糟糕的50%以上的铁矿石以现货贸易形式进入中国,占中国进口量第二的印度矿平均价格高达80美元/吨,而2004年fob公开价仅30美元/吨左右,三巨头一致认为:中国对铁矿石的需求猛增,致使全球矿价不断攀升,而且中国国内矿价更是高于国际价格,如果在新一年度的价格谈判中不实现矿价的较大幅度上涨,矿业巨头将无法向其股东交代,cvrd甚至提出了涨价90%的要求,谈判形势空前严峻。

(三)印度的崛起两年
2003年中国生铁产量增长3470万吨突破2亿,达到了20234万吨,钢材的高额利润促使了大批新项目上马,2003年全年冶金行业固定投资增加87.2%,高居所有行业之首,而2002年冶金行业投资的增加不过32%,中国钢铁行业的飞速发展已引起世界范围内广泛关注。巨大的新增产能在2004年才真正的全面释放,04年中国生铁产量猛增4900万吨,达到2.5亿吨,粗钢产量增加5000多万吨,达到了2.7亿吨,同比增长23.66%,全世界25.84%的钢产量来自中国,同期整个欧洲的钢产量增加不过1000万吨,日本仅增加220万吨,美国增加480万吨。从1991年到2001年,中国钢产量增加了7000多万吨,用了十年时间,而2002到2004的三年间粗钢产量就增加了近1亿吨,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使全世界为之惊讶。当然中国钢产量的疯长也引起了人们的不安,姑且不论对于国际成品市场的猛烈冲击,单铁矿石需求就足以动摇传统的市场供需体系。

  综观2002-2004年中国钢铁行业大发展的两年间,中国对铁矿石的需求正如国际人士所描述的那样如同“吸铁石”,似乎要吃掉全世界的铁矿石。按2003年中国进口铁矿石1.48亿吨,2004年更是暴增40.5%,达到2.08亿吨,根据统计2004年全世界铁矿石海运贸易总量为6亿吨,其中1/3来自中国。中国传统的铁矿石进口国为巴西,澳大利亚和南非,主要采用传统的年度谈判定价制度,价格和供应相对稳定,但是供需调节起来比较缓慢,上述三国供应的矿石显然跟不上中国需求的步伐,而印度铁矿石出口以现货贸易为主,不采用长期合同销售模式,也不遵循年度定价制度,供需调节十分灵活,价格随行就市,完全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运行。

  2003以来虽然bhp,cvrd和力拓公司都有计划的开展了铁矿石增产计划,但投资产出的周期较长,导致03,04年中国进口铁矿石资源略显紧张,加之中国国内消费商囤积心态影响,以现货为主的印度矿迅速抢占中国市场,只要有钱立刻可以得到铁矿资源,这与传统的看似计划经济的国际铁矿石长期合同销售大相径庭,受到了无力争取长期合同的中小钢厂和欢迎。2002年中国进口印度矿仅2200万吨,而2004年达到了5017万吨,两年增长了128%,印度也首次超过巴西成为中国第二大铁矿石供应国,中国进口铁矿石1/4来自印度,从1997年-2004年印度矿进口量增加了惊人720%,而澳矿增加为150%。以往现货印度矿价格基本与澳洲,巴西的长期合同矿价格相当,但2003-2004年中国强劲的需求,和相对混乱的采购市场,使印度矿价格一再上涨,形成了现货贸易矿和长期合同矿的两个价格标准。2003年6月中国进口印度矿的平均价格为32美元/吨,但到2004年6月以上涨到89美元/吨,全年平均价格高达80美元/吨,比2002年增加225%。事实上,2003年以前现货矿价格与年度公开价格基本相当,如2002年进口澳矿的平均价格为23.25美元/吨,而印度矿平均价格是24.73美元/吨。

  虽然进口印度矿市场秩序有待更好的维护,中印双方也需要更多的沟通,但异军突起的印度矿毕竟在中国站稳了脚跟,现货矿价格虚高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对现货贸易的需求,在中国市场上传统的长期合同年度定价制面临着挑战。

(四)现货价格与长协价格不对称,给05年价格谈判带来冲击

  年度谈判价格一经确定,铁矿石供应商一年内销售价格相对稳定,不会因为市场短期的供求矛盾而大起大落。但2004年中国钢铁产量快速增长,对进口铁矿石需求量急剧增加,全年消耗铁矿石53%来自进口,进口总量达到2.08亿吨,其中签订有长期合同的份额不到50%。其余矿石供应主要通过现货贸易形式进入中国,价格自然随行就市,水涨船高,铁矿石一时间成为奇货可居的资源,印度矿作为现货贸易的主力军价格创造了历史,2004年6月中国进口印度矿的平均价格达到99美元/吨,而长期合同下的澳矿价格始终维持在40美元/吨。

  现货矿价格与长协价格形成了严重的不对称,给2005年度铁矿石价格谈判带来了巨大的冲击,cvrd,bhp,力拓公司异口同声的要求价格大幅上涨,虽然国人原有涨价的心理准备,但对历史性的71.5%的涨幅实在史料未及。三巨头的提价的理由似乎简单而顺理成章:“我们的货更好,价格反而低了一大截,04年已经吃了一年的亏,05年当然该有点补偿”,综观近10年价格谈判的历史,2004年以前涨价幅度从未超过10%,进口铁矿石现货交易形式在中国的崛起,给年度价格谈判带来了极大冲击,某种意义上说左右了价格谈判。业内人士认为,这种价格不对称引发的冲击,本质是利润天平的倾向了供应现货矿的印度企业,引起三巨头不满,使铁矿石消费商在谈判中丧失话语权;反之如果现货价格低于长协价格,同样会带来相反的冲击。

  近年来,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以对进口铁矿石的需求变化,使年度价格谈判制度显的不够灵活,以现货矿价格波动的尺度来看,年度价格恒定的模式或使矿石供应商利润受损(长协价低于现货价),或使消费商利润受损(长协价高于现货价)。当然历史证明年度谈判制度对企业计划预算,规避风险等诸多方面大有好处,但在现货贸易的冲击下,铁矿石年度定价制已暴露出弊端,年度谈判体系会不会受其影响,做出调整则不得而知了。
※ ※ ※ 本文纯属【金戈银电】个人意见,与【钢铁论坛 | 钢之家钢铁网】立场无关※ ※ ※
回复 快速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9

主题

1441

回帖

20176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沙发
发表于 2005-10-17 22:14:44 |只看该作者
对铁矿石谈判的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多谢楼主,顶。。。。。
※ ※ ※ 本文纯属【天南】个人意见,与【钢铁论坛 | 钢之家钢铁网】立场无关※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1

主题

16472

回帖

47510

积分

管理员

相识是缘

Rank: 9Rank: 9Rank: 9

板凳
发表于 2005-10-18 00:28:18 |只看该作者
抱歉,此内容只有以下用户组的用户可以浏览:钢之家会员组
(注:如果你尚未注册,请先 注册 钢之家钢铁论坛,注册成功后,您可以通过 设置>>个人资料 的“基本资料”栏中输入您在钢之家网站的用户名和密码来加入钢之家会员组。)
※ ※ ※ 本文纯属【xiaoguang】个人意见,与【钢铁论坛 | 钢之家钢铁网】立场无关※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23

回帖

3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地板
发表于 2005-10-18 08:50:38 |只看该作者

RE:

引用:
金戈铁马 发表于 2005-10-17 15:52
(一)年度谈判定价体系及中国进口铁矿石状况
年度铁矿石价格谈判开始于1981年,经过铁矿石供应商和消费商的谈判确定一个财政年度内的铁矿石价格,价格一经确定,双方则依照谈定的价格在一年内执行。价格谈判的实质...
好东西,支持正版!
※ ※ ※ 本文纯属【rmwlbhdg】个人意见,与【钢铁论坛 | 钢之家钢铁网】立场无关※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关于钢之家|联系方式 |服务项目|服务报价|技术服务|在线订购|企业短信|会员注册 | 网站动态|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与建议|在线客服|我要纠错 |==

您希望联系哪位客服?(单击选择)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