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5-2-28
- 最后登录
- 2023-12-5
- 阅读权限
- 80
- 积分
- 33622
- 精华
- 0
- 帖子
- 763
|
今年上半年,国家连续调整出口税收政策。面对调控,天铁轧二、天钢、“大无缝”这三家不同类型的钢铁企业,承受着不同的压力,作出了各自的调整——
“调整出口退税,让我们感受到了出口压力”
7月17日上午,天津天铁轧二制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秀娟又一次把进出口部经理刘艳明叫进自己的办公室,她们盘算着去阿联酋迪拜和客户商谈调价的事。
“调整出口退税,对我们影响太大了。”周秀娟说,4月初,迪拜一家公司合同进口1万吨螺纹钢。最先,对方开出的价格是425美元/吨。经过争取,对方同意以460美元/吨成交。并约定,如我国调整出口退税,双方将各承担一半。
不出所料,4月15日,我国调整出口退税,螺纹钢退税率由8%降为0。按照约定,这些钢材的价格应上涨4%,提高到477.4美元/吨。然而,迪拜公司突然变卦,不但不接受涨价的约定,反而以“货物受损”为由,要求每吨降价70美元。为此,公司紧急决定,安排刘艳明飞赴迪拜,再谈价格。“依照迪拜公司现在要求的价格,我们将少收益500万元人民币,这几乎相当于上半年利润的1/3。”
天铁轧二是一家主要生产螺纹钢的老国企。去年9月15日以来,国家数次调整出口税收政策,螺纹钢的退税率由11%先后调低至8%和0;今年6月1日起,又对螺纹钢等加征10%的出口关税。随着出口政策收紧,轧二的压力越来越大。
对如今的出口形势,天津天钢集团有限公司的进出口部部长武佩铃同样表示,除中厚板外,线材、螺纹钢的出口利润已基本为0。所以,5月底,在政策开始实施之前,企业抓紧抢关,把102票、34万吨钢材运到了天津港保税区,或办理了提前报关。“这相当于全年出口总量的1/8。”
天钢是天津钢铁集团在东丽区建的新厂,去年5月2日投产,年产中厚板、线材、螺纹钢等各类钢材400万吨,60%以上用于出口。
来自天津海关的数据也证实:5月份,出口到保税区和物流园区的钢材达到47.6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45.2倍。面对激增的工作量,天津港保税区海关的关员们加班加点,度过了一个繁忙的5月。
实际上,在越来越收紧的出口形势下,没有一家企业感到轻松。
7月以前,天津“大无缝”,即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还未受到退税政策影响。但7月1日,随着国家再次调整出口退税,调整目标指向钢管,“尽管目前石油套管在调整范围之外,但公司还是感受到了越来越紧的出口压力。”“大无缝”国际经贸公司的副总经理黄维秋说。
“一方面,更加注重开拓国内市场;另一方面,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在轧二看来,出口已无利可图,企业只能转向国内市场。但国内市场价格更低,竞争更激烈,单靠螺纹钢,轧二缺乏竞争优势。
“归根到底,这在于我们的生产方式、产品结构存在先天不足。”周秀娟说,轧二没有自己的炼钢厂,所需钢坯全靠从市场上购进,轧制成螺纹钢后再出口,由于产业链短,利润薄,抗风险能力本来就差。所以,“从长远计,必须开发新产品,调整产品结构。”
实际上,在2005年,轧二已经引进了意大利设备,新上了冷轧薄板项目,生产不同规格的冷轧薄板,产品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目前,冷轧薄板尽管只占公司产值的3%,但已被列入公司重点发展项目,“下一步,将尽快增加冷轧薄板生产的比重,利润最终要占到公司利润的一半以上。”天铁轧二董事长王福祥说。
与轧二不同,作为一家规模不小的外向型企业,天钢对国际市场不打算轻言放弃。“只要市场有需求,即使微利,也要坚持出口,坚决保住老客户。”武佩铃说,在困境面前,谁挺得住,谁就赢了;谁挺不住,就会被市场淘汰掉。
他表示,为尽量争取最大出口效益,天钢正在千方百计降低生产成本,包括控制原料进价,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生产工艺等。当然,天钢也将逐步调整产品结构,继续开拓国内市场。比如,公司正在普通中厚板基础上开发造船板,这种板材品种多,规格多,利润高。
“未雨绸缪,我们已经做好了两手准备。一方面,更加注重开拓国内市场;另一方面,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黄维秋同样表示。
“希望国家的调控政策能稳定一些”
“我们既‘无辜’,也‘无奈’。”对国家的调控措施,黄维秋这样分析。
他说,长期以来,“大无缝”一直在非常有序地开拓国际市场,产品销往全球87个国家,虽然出口量不大,但质量能和全球最大的专业石油套管公司媲美,产品利润也不错。他希望国家在出台调控措施的时候,能够对规范运作的企业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区别对待。
黄维秋举例说,按发达国家的商品税目,仅打井管就分为几十种,有的打井管每吨卖数万美元。我们生产的打井管的类型也千差万别,但按我国的商品税目,统统把它们归为一种。“希望我国尽快完善出口商品税目,对不同附加值的产品区别对待,鼓励出口高附加值的产品。”
黄维秋还说,“希望国家的出口政策能稳定一些。”因为在短时间内连续出台调控措施,对企业的营销计划不利。比如,我们跟有的客户签订了3—5年的长期供应合同,价格是约好的,“提高价格,就要违约;不提高价格,就要受损。”
当然,对企业来说,最直接的要求还是希望在政策出台之前,给予一定的缓冲期,让企业能够及时调整生产、销售计划。
此外,企业普遍觉得,国家在出台调控政策时,最好不搞一刀切,特别是对一些人员多、包袱重的老国有企业,能给予一定优惠。这些企业多数能有序经营,还吸纳了大量社会就业,历史上为国家作出过贡献。为这些企业的生存发展创造条件,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