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4-9-11
- 最后登录
- 2024-11-21
- 阅读权限
- 200
- 积分
- 59282
- 精华
- 0
- 帖子
- 4565
|
导言
中国的动态经济是20世纪持续增长率最高的经济之一。中国经济经历了意义深远的制度和结构变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长期的逐渐过渡中从严格的中央计划经济向更加分散的、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转变。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
1978~2002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超过8%。200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达9.1%,许多领域的增长超过10%。多数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此外,中国政府本身也在努力控制增长。中国政府将2004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定为7%,但2004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实际增长9.7%。像中国这样的大国,能在20多年中里保持如此之高的增长率实在是前所未有的现象。
中国对全球经济的重要性正在增强。中国在全球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20世纪70年代还不到1%,但2003年已经超过4%。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七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部分经济学家预测,中国经济甚至大于官方提供的数据。到2015年,如果中国经济增长和预期一样,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所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约为6.5%。
一、中国经济为何增长如此之快?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国内经济对国际贸易开放、结构改革刺激生产力高度增长以及大量外国直接投资和国内投资的推动。根据目前情况分析,中国还将在未来保持高速发展态势。但中国经济面临诸多潜在的非持续发展压力,包括货币可能升值、城乡差距扩大、失业率上升、银行改革,以及通胀和紧缩趋势不同寻常的结合,这些因素都可能严重制约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1.投资拉动增长
中国经济的发展基本是由对机械、设备、道路、房屋以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所拉动。此外,还有不断提高的生产力所做的贡献,劳动与资本的使用效率越来越高。经济增长可以通过增加生产要素或提高生产力来实现。生产力可以通过更有效地利用生产要素和提高生产基本要素质量(例如,提高技能或劳动培训)或通过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得到增长。
20世纪70年代末,严格的“中央计划经济”开始松动,生产力初步出现增长。1978年之前,在中国“中央计划经济”下,生产要素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生产方法、生产设备相对简陋。各省(市)都作为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发展缺乏专业化。此后,随着生产要素的使用,出现了更加理性的方式。允许农民和企业的管理者留存部分利润,包括允许他们从土地、用工、机器和设备使用中增加产量。专业化也促使生产力得到较大发展。值得一提的是,经济改革带来了生产力的短期爆发,但大量的投资才是保持中国经济20多年增长的必要动力。
2.高速发展提高中国在全球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中国各行各业都在努力更新生产技术,建造一流的生产设施,与此同时,缩小老的、缺乏竞争力的国营企业规模。中国总资本构成(gcf)中约有2/3是基础建设,例如道路、水坝、公共建筑和其他设施。剩余构成基本在机器和设备方面。投资主体强化了制造业;农业约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5%,但仅占投资的12%。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进行了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消费支出对中国初期的经济增长贡献很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支出的作用已经下降,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从1978年起,总资本构成平均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7%,同时,消费支出比例平均为62%。20世纪80年代初,消费支出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达到高峰,约占2/3,2003年降至55%。相比之下,消费支出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70%。消费水平低反映出中国庞大存款的另一面,高存款率也为大量投资提供了雄厚的资本。
20世纪90年代,当中国领导层发出讯号,中国要进行长期的市场经济改革时,投资开始加速。1993年,总资本构成所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创43.5%的高纪录;房地产泡沫导致投资速度放缓;1995~1996年,中国政府加大对通货膨胀的控制力度;此后,消费和出口发挥了重要作用,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2000年初,大量的政府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中外投资者对制造业的看好,再次推动了投资高潮。为举办2008年奥运会,中国大兴土木。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很多公司(国内公司和跨国公司)因对更大的市场机会的预期而纷纷投资中国。2003年初,中国的总资本构成从2000年的36.4%猛增至43%,接近1993年的历史最高水平,较1978~2003年的平均值高出5%,对工厂、房地产、道路及其他基础设施的投资出现前所未有的水平。
3.劳动力资源
较低的工资水平、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使中国保持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20世纪80年代,中国每年约增加1400万工人,劳动力平均增长率为3%,劳动力资源增长很快。主要原因是此前中国提倡“多生多育”的政策导致高出生率。20世纪70年代,中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大大降低了出生率,人口增长率从1971年的2.5%降至目前的1%。1990~2002年,中国的劳动力年增长率低于1%。相比之下,同一时期美国人口和劳动力增长相对稳定,约为1%~1.5%。
4.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提高
基于以往专家的分析,1971~1998年,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高将中国每年的经济增长拉高2~3个百分点。相比之下,接近美国自1995年之后的水平,但大大高于美国此前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原因是效率、技术和工人技能的提高。从严格的中央计划经济过渡到以市场经济为主,促进了生产要素向高效率发展。例如,1978年,有70%的劳动力被主要行业(农、林、渔业及矿业)雇佣,这些行业仅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8%。2003年,主要行业的雇佣比重降至49%。由于关闭亏损的国营企业、理顺政府职能,以及提高企业效率,使生产力得到提高;中国经济对外资开放后,不断流入的资金提高了中国的生产力;此外,劳动力素质也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另一个促进生产力提高的关键因素是外国直接投资(fdi)。1990年,中国接受外国直接投资350亿美元,2002年和2003年均超过500亿美元。大量资金流入的同时还带来了专业技术。
5.对外贸易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将对外贸易视为重要的经济增长动力。关税大幅下降,许多商品的进出口许可证被取消,大多政府贸易专业公司被取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一个重大事件,在加入世贸组织前的长期准备期,一系列关税被大幅削减。中国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全履行世贸组织的义务并实现对贸易的影响。
中国对外开放最显著的影响是提高了中国在全球市场的出口份额,中国也因此获得了“世界工厂”的称谓。出口在中国经济崛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进口比例也在快速攀升。中国贸易平衡在小幅顺差和逆差之间不停地转换,这种情况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结束。
中国出口劳动密集型制成品(如服装、鞋类、玩具、电器、家具和工具),出口对象以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为主。中国还是许多农产品(包括蔬菜、海产品、大米和玉米)的主要出口国,主要对象以亚洲国家为主。中国进口原材料(石油、铁矿石、橡胶和大豆)、工业机器、设备及配件。
1982年,出口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足10%,2003年已经超过30%,凸显对外贸易日益重要的地位。对外开放使出口受益,但这一增长比例夸大了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的作用,因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组成是来料加工和原材料出口,借用的是其他国家外包业务的设计、工程、设备和技术。此外,中国工厂对能源以及其他原材料的进口依赖度越来越高;中国很多行业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在最终销售价格中所占比例很小。
贸易顺差可以较好地衡量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1990年以来,中国的贸易顺差平均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1997~1998年,贸易顺差攀至4.5%的峰顶,此后降至不到2%。2003年,中国出口飙升近35%,但受到原材料价格猛涨的影响,进口增长接近40%。2003年,中国贸易顺差为25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
但是,近年来,中国的进口也在大幅增长。中国与其他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逆差已经抵消了与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顺差。2004年1~6月,中国进口比2003年同期增长40%,总的贸易平衡是进口大于出口。进口包括机器和设备、器械、电子配件、纺织品、石油、化学制品、钢材、铜及其他金属、橡胶和动物皮。中国是美国农产品的净进口国。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以大豆、棉花、畜皮和屠宰后的家畜废弃物为主。
多年来,中国一直保持着农产品的贸易顺差。中国出口蔬菜、水果、家禽、加工食品、玉米和大米,进口大豆、棉花、小麦、橡胶、植物油、畜皮以及动物废弃物。2003年,中国进口激增,成为农产品净进口国,进口增幅超过60%,达到174亿美元,主要原因是大豆和棉花的进口数量和价格大幅攀升。农产品出口154亿美元,导致中国出现20亿美元的农产品贸易逆差。
农业是中国与美国贸易中出现贸易逆差的几个重要领域之一。美国农业对中国出口从2002年的20亿美元增至2003年的50亿美元,增长主要集中在大豆和棉花产品。美国农产品贸易顺差从2000~2002年的10亿美元/年增至2003年的37亿美元。
中国的贸易顺差,加上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已经刺激大量的外汇和流动资金进入中国经济。中国通过严格的控制资金流入和流出锁定了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国央行通过卖出人民币记名债券,买进流入中国的外币,来“平抑”贸易顺差,阻止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003年,中国外汇储备增长25%,达到400亿美元,大多为美国国库有价证券(u.s. treasury securities)。中国与美国的贸易顺差将会持续下去,因为像美国的其他贸易伙伴一样,中国更倾向于将对美国的出口收益储备起来,而不是再消费。
二、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
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经济有可能持续高增长。过去30年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仍将发挥作用。中国经济距离增长比例逐渐缩小的“成熟”期还有相当一段距离。2003年,中国人均收入不到美国的3%,美国的恒量人均收入为2000美元。在对特别低的中国人均收入作过修正之后,以购买力平价(ppp)计算的中国人均收入约为美国人均收入平均值的12%。在未来10年,即使中国经济年增长率达到7%~8%,中国人均收入还是无法达到2000美元的5%,而且,不到预期的美国2013年美元购买力平价的20%。
与其他主要国家相比,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很低。在南亚,印尼、越南和菲律宾的人均收入较低,但没有一个国家在方便外资方面作出政治承诺。因此,只要中国保持对外资的开放态度,并大量投资基础设施及其他资本,中国将会继续高速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可能不会维持当前大于9%的年增长率。原材料供应紧张以及石油、金属矿石、煤炭等商品的价格不断上涨,可能放缓中国的经济增速。许多地区能源紧张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障碍。2003年,中国在全球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4%,但消耗了全球21%的钢材,31%的煤炭,25%的铝,以及40%的水泥。中国对原材料的消耗绝不会维持这种速度。中国农产品市场对大豆和棉花问题的反映最敏感。2003年,中国消耗了全球1/3的棉花,进口棉花也占全球的1/4。虽然中国仅消耗了全球大豆的16%,但却吸纳了全球32%的大豆出口。
1.汇率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中国政府一直采取“紧盯”美元的汇率政策。美国部分经济学家认为,人民币汇率被低估约40%。与美国的双边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已经对中国重新评估本国汇率造成巨大压力。由于出口市场受中国竞争而减少,其他国家一直要求人民币升值。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坚持货币不贬值,而当时周边的其他国家货币都大幅贬值。2003年以来,中国强劲的出口势头已经导致其他贸易伙伴和竞争国家不断谴责中国低估本国货币,但中国政府一直反对人民币升值或汇率上浮。
部分专家认为,鉴于中国对世界贸易的重要性,人民币大幅升值将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人民币升值将提高中国的出口价格,削弱纺织品、电子产品以及其他制成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人民币进口价格将下降,从而刺激中国进口。中国已经是农产品贸易大国,人民币升值将使中国在农产品贸易中发挥更大作用。作为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国,美国将成为中国扩大农产品进口的主要受益国。
2.结构不平衡
(1)中国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是最重要的结构问题之一
中国的主要银行属于国家,由于历史原因,这些银行存在着许多呆账、坏账。据中国官方估计,不良贷款总量约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5%,或3000亿美元。根据中国入世承诺,中国必须从2005年起向外国银行开放国内市场。如果外国银行参与竞争,中国银行的储蓄被吸引走,届时,中国的金融体系将面临严峻挑战。
(2)国有企业效率不高
以前,国有企业是中国城市中主要的用人单位。1995年,中国国有企业雇佣了95%的城市工人,但2003年降至27%。国有企业通过历史形成的与国家银行的关系消耗大量资金,但部分国有企业的贷款效益低、回报少、缺乏竞争力。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国有企业改革,部分国有企业倒闭或者被有实力的企业兼并,但当中国把资源转移至私营企业时,如何妥善解决失业问题又将成为其新的课题。
3.财政赤字
20世纪90年代的10年间,中国财政赤字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超过2%。相比之下,当前美国的财政赤字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4%。2000~2002年,中国财政赤字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扩大到平均每年超过3.5%。2003年,赤字收窄,但新的开支计划和减税可能将赤字扩大。对于一个生产能力过剩、外债较少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财政赤字有可能维持在占国内生产总值2%的水平,但21世纪初期的比重过高。此外,国家银行持有的不良贷款和无备资退休金债务也是潜在的债务问题。如果中国政府通过增加发行人民币来支付退休金或者帮助银行、国企、地方政府“突围”,财政赤字可能最终导致通货膨胀。
4.失业问题
中国劳动力队伍相对快速壮大导致中国经济出现高速增长和慢性失业两个问题同时出现。据中国农业部估计,中国乡村约有1.5亿剩余劳动力,而中国城市的失业问题也在不断加重。中国现在面临的困难是,同时降低失业率和提高收入的矛盾。为了跟上生产力的发展,每年的就业率必须提高1个百分点。非农业工作岗位增长必须加快,以便安置城市失业人员和未充分就业的民工。同时,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在国内外的竞争力,中国企业必须提高工人的生产效率。而提高工人生产效率又促使雇主减少用人数量,这与就业发展目标相抵触。
5.是通胀还是紧缩?
近年来,中国被各种经济学家视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两个源头,即成品紧缩的潜在源头和原材料通胀压力的源头。每年8~10个百分点的高增长率将导致大多经济环节出现显著的通胀压力(因为原材料需求大于供应量)。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并且会将压力释放到国际市场。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确实经历过一场在1996年达到顶峰的快速通胀。中国政府通过紧缩银根和国有银行收紧信贷完成了经济降温。
1997~2002年,中国经历了一段温和的通货紧缩,物价水平年比跌幅为1%~3%。农业价格从1996年的顶峰滑下来。对工厂及其他资产的快速投资扩大了生产能力,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削弱了需求。消费开支增长相对放缓。许多行业供应量大于国内消费,导致企业库存大增。
在中国通货紧缩时期,一些观察人士指出,中国是世界价格通货紧缩压力的源头。中国似乎有取之不竭的廉价出口商品,对世界价格构成下行压力。为了与中国产品进行竞争,其他国家的制造商不得不维持不变的价格。
通货膨胀压力始于2003年底和2004年,原材料价格急剧上涨。2004年4~6月,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年比上升5%,零售价格指数上升4.1%。但消费价格通胀仅局限在食品方面。不仅在中国,全世界的商品价格都出现上升。几乎每一种主要原材料的价格都大幅增长,包括石油、钢铁、其他金属以及煤炭。中国政府担心经济过热,提高了银行准备金要求,并且计划紧缩银根。
尽管原材料价格大幅攀升,但大多非食品消费产品价格继续下跌。2004年6月,中国服装、家用品、医疗卫生服务产品以及运输的消费价格年比再次下降1.3%~1.5%。娱乐和文化项目价格攀升0.7%,烟草和酒的通胀率仅为1.5%。住房是非食品消费项目中惟一价格大幅上涨的商品,年比增长4.9%。因此,非食品消费价格中仍未反映原材料价格明显上涨。
三、结论
中国是20世纪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中国通过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向分散管理的市场经济,完成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的经济变化及经济高速增长的基础是国内生产总值中总资本形成的高比重,在有些年份,其比重超过40%;外国直接投资也为技术转让带来了更多实惠。很明显,高增长率中的部分实际增长是由于克服了计划经济的低效率,同时也是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高的结果。但是,如果要维持增长,或者让增长接近过去几年的比率,必须解决现存的严重的结构不平衡问题。大量的不良贷款,约相当于中国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是银行系统必须面对的问题。此外,尽管经济增长率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仍存在大量的失业和未充分就业人口。最后,国际社会向中国施加压力,要求中国重新调整汇率。所有这些都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