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4-10-21
- 最后登录
- 2020-6-21
- 阅读权限
- 80
- 积分
- 12386
- 精华
- 0
- 帖子
- 3827
|
在一周时间内,一连串“过分红火”的宏观经济统计数字排队出炉,贷款和投资增长尤其显得“高烧不退”。官方立刻在第一时间有所动作,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昨天表示,可能会对现行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微调,尤其是货币政策。而新华社昨天发表评论,“当前我们必须坚决遏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政府高官的表态,完全是前一天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的直接传达,中国宏观经济新一轮调控平静起步。
■各项经济指标逼近“红线”
昨天,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中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达2544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3%,创出近两年来的最高增幅。就在数据公布的前一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仍然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
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于14日公布的金融运行数据称,5月份广义货币(m2)余额和人民币贷款余额分别增长了19.1%和16%,1-5月全部金融机构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为17834亿元,而全年预期目标为2.5万亿元。也就是说,不到半年时间就用完了全年指标的70%以上。
“目前,商业银行微观主体的冲动和国家宏观调控的矛盾很突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殷剑峰博士分析说,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相继上市,资本充足率得到大大的提高,因此扩张业务的冲动非常强烈,这是1-5月新增贷款量猛增的主要原因。建设银行去年在香港上市后,频频和地方政府开展合作,提供动辄以亿元计的打包贷款支持,而刚上市的中国银行也将面临这个问题。
■加息“猛药”实施可能性不大
央行是否将采用加息或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等“猛药”?在昨天的“交银汇丰论坛”会场上,周小川对此未予评论。“央行将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周小川只讲了这么一个具体措施。
殷剑峰认为,鉴于目前的货币供应和投资过快增长的局势,央行下一步仍将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但是,加息或者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不大。他解释说,最近一个月,央行在公开市场开始尝试新的操作手段,效果比较理想。5月17日和6月14日,央行两次向商业银行定向发行1000亿元中央银行票据,收缩银根,回笼货币。“这是一种‘精确性导弹’,指向非常明确。”殷剑峰称,哪些银行贷款多,央行就给其多发定向票据,从而抑制银行的放贷能力。
此前,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在中央财经大学演讲时也有类似的表态。她说,控制贷款扩张最好的办法就是收缩流动性,要收到银行没有能力继续发放贷款为止,而目前收缩流动性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发行定向票据。
■微调将是近期主调
周小川昨天吐露的“微调”二字降低了近期用“猛药”的可能性。国泰君安研究员孙建平指出,事实上,5月份的贷款数据喜忧参半。此前,有财经媒体报道称,央行收缩信贷的政策已初见成效,四大国有商业银行5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比4月份减少约500亿元。孙建平称,如果贷款的主要龙头被管制住,那将有利于避免央行使用更为严厉的二次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调控政策。
在进一步观察数据之前,微调仍将是主调。孙建平称,继续观察6-7月的固定资产投资和贷款数据很有必要,在此之前央行可能继续采用央行票据和定向央行票据等公开市场操作手段。6月1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表示,要坚持突出重点、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适度微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