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轮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大方向已定,各地正抓紧制定调控细则的关键时刻,开发商不仅通过集体上书表达意见,还积极采取应对之策,以消解宏观调控带来的压力
6月7日,一个针对当前房地产调控措施的部际联席会议在京召开,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等相关部委领导皆出席此会。建设部在会上汇报了自5月17日《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六点意见》(“国六条”)发布以来,来自房地产开发商一方的意见。
“收集上来的意见几乎都提到了规定90平方米以下住房占开发总面积七成以上的执行难问题,对这一点开发商的反映最强烈。”一位参会人士透露。据该人士介绍,除此之外,开发商还对此次调整营业税和闲置土地处置办法意见较大,“虽然说法不一,但是观点都一样”。
由此看来,自建设部等九部门5月29日发布37号文(即《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以来,一向爱掌握话语权的开发商,虽然在面对媒体时一反常态地保持沉默,但内部一直在积极地研讨37号文,并欲开展政府公关。
据了解,37号文发布后,下设在各地政府建委与房管局的中国房地产协会各省分会,纷纷召开了关于37号文的研讨会,之后各地开发商们纷纷通过房地产协会、工商联向更高层传达自己的声音。而建设部也在积极收集各地开发商的意见,作为中央政府决策的参考,“中央政府在会议召开的前几天下了个文件,要求建设部反馈信息。”一位消息人士告诉记者。
此外,地产商还寄望于当地政府的帮助。“37号文中说,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整上述比例的,须报建设部批准。”这位参会人士说。
在新一轮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大方向已定,各地正抓紧制定调控细则的关键时刻,开发商们的焦虑溢于言表。
地产商虽仍在公开场合频频露面,但言谈更为谨慎。phototex
“一刀切”还是因地制宜?
在此轮宏观调控政策出台后,许多平日里爱向媒体吐露心声的开发商纷纷以“等待当地细则出台”等为由,拒绝向各家媒体发表看法。
“广东的细则还没有出台,我们目前还处于政策学习期。”广州光大花园房地产开发公司副总陈宏志说。
但在建设部看来,各地开发商却是意见多多,尤以北京、上海、广东的开发商反映最激烈。
上海的开发商在上书给建设部的意见中称,此轮新政策会对刚刚有所恢复的上海房地产市场造成不利影响;贯彻中央文件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上海本身就有土地分类,所以希望上海市在制定政策时可以根据土地分类制定具体的标准。
与上海一样,很多地方的开发商都喊出了“因地制宜”的口号。
“90平米占七成以上的规定过于‘一刀切’,容易导致中型、大户型商品住房因为‘供不应求’而价格上扬,这与国家控制房价上涨过快的愿望相抵触。”一位上海开发商说。
如果只是对今后规划的项目实行90平方米以下住房占开发总面积七成以上的政策,或许不会在开发商中引起太强烈的反应。但现实情况是,“过去已审批但未取得施工许可证的项目凡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应根据要求进行套型调整,这让很多开发商蒙受了行政手段带来的经济损失。”一位北京开发商说。他手上的一个房产项目因此不得不重新规划。
除此之外,一位广东地产商还建议政策应有一个合理的“缓冲期”。“对于已经拿到规划许可证准备施工的项目,设计规划都已经做好,现在因政策改变规划,会产生很多问题。”该开发商说。
“这轮宏观调控的重点是希望能解决房屋供应结构问题,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有一些细则规定是不切实际的。比如不加区分地要求90平米以下的房屋比例达到70%,这就容易造成‘一刀切’。”上海市房产经济学会一位专家说。
他分析道,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之所以会出现空置率高的情况,是因为供应结构出现了问题,有效供给不足、无效供给过大。此轮宏观调控要求改变供应结构,重点发展中小户型、中低价位的房屋,有效地解决了供给失衡问题。
但这位专家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小户型更适合在人口集中的城市中心位置,边缘区域或郊区的住宅用地建大面积房子则更能满足消费需求,如果在这些地方也都建90平方米的小户型,这又造成了更大的无效供给。”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地产商们还在等待着各地政府即将出台的政策细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