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6-6-1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阅读权限
- 10
- 积分
- 14
- 精华
- 0
- 帖子
- 4
|
“十一五”中国钢材市场展望——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顾问 吴溪淳 7.月29日讲话
同志们,大家早上好!借这个机会谈一下“十一五”中国钢材市场展望。回顾“十五”钢材市场的变化,看十一五钢材市场有哪些特点。
一、“十五”中国钢材市场回顾
“十五”期间,中国钢年产量由12850万吨上升到35239万吨,五年上升22389万吨,年均增产钢4478万吨,年均增长22.27%。但满足不了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要求,在2004年以前,中国一直是钢的净进口国。
“十五”期间,中国累计进口钢材13400万吨,累计进口钢坯2382万吨,累计出口钢材5190万吨,出口钢坯1864万吨,进出口相抵后,累计净进口钢材8210万吨,累计净进口钢坯518万吨,按成材率94%计算,“十五”期间累计净进口钢9252万吨,年均1850万吨。
“十五”期间中国生产的钢累计为119155万吨,加上净进口的钢合计,表观消费钢量(即不考虑库存变化)为128407万吨。
从2002年开始,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的上升期,由于需求旺盛,中国钢材市场从2002年3月至2005年3月,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价格逐月上升,长达三年(中间只有2004年5、6两月下降)。2005年4月以后至年底,由于产量增长大于需求和出口不畅,导致市场供大于求,价格大幅度下降。2005年进口钢材2582万吨、钢坯131万吨,折合进口钢2878万吨,出口钢材2052万吨,钢坯707万吨,折合出口钢2890万吨,进出相抵后,净出口钢12万吨,改变了中国长期净进口钢的历史。
“十五”期间中国钢铁工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包括铁矿采选)6865亿元(其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装备估算约210亿美元)是“九五”投资的3.18倍。五年增加炼铁能力2.65亿吨,炼钢能力2.64亿吨,轧材能力2.68亿吨。到2005年末,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估算的钢生产能力约为4.14亿吨(包括落后生产能力在内)。新增能力还在不断产生,由“十五”初期的生产能力不足已转为生产能力过剩。
二、“十五”中国钢的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由于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投资和外贸拉动,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明显改变,每亿元国内生产总值消费的钢量2003~2005年没有显著变化。但中钢协认为,2005年钢的表观消费量为供大于求1400万吨,单位gdp耗钢应与2004年相同。每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额对应的全社会钢消费量2002年以来呈现下降趋势。见表1。
表1 2001-2005年钢的表观消费情况及消费强度 单位:万吨 项 目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上半年
钢产量 15163 18237 22234 28282 35239 19947
净进口钢量 1877 2352 3654 1383 -12 -1106
钢表观消费量 17036 20589 25888 29665 35227 18841
钢表观消费增长率(%) 22.31 20.85 25.73 14.58 18.75 13.24
gdp(亿元) 109655 120333 135823 159878 182321 91443
钢消费强度a 0.1553 0.1711 0.1906 0.1855 0.1932 0.206
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
37214 43500 55567 70477 88604 42371
钢消费强度b 0.4577 0.4733 0.4658 0.4209 0.3975 0.4446
注:1.钢消费强度a=钢表观消费量(万吨)÷gdp(亿元);2. 钢消费强度b=钢表观消费量(万吨)÷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3.按gdp(当年价)测算的钢消费强度,在供求基本平衡的2002-2004年间,平均为0.1824万吨/亿元gdp。
表2 2001-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与钢的表现消费增长率 单位: %
项 目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06年上半年
gdp增长率 8.3 9.1 10 10.1 9.9 10.9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13 16.9 22 26.6 25.7 29.8
房地产投资增长率 25.3 29.7 30.2 28.1 19.8 24.2
钢产量增长率 18 20.3 21.9 27.2 24.6 18.26
钢表观消费增长率 22.31 20.85 25.73 14.58 18.75 13.24
从上表可以看出,2003年是中国钢表观消费增长率最高的一年,2004年开始钢的表观消费增长率回落到20%以下。按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估计,2005年钢供大于求约1400万吨,按此修正2005年钢的表观消费正常增长率应在14%左右。2005年增产的钢中用于顶替进口和增加出口合计1394万吨,占增产钢的20.24%。
三、“十五”中国钢材市场消费结构变化
2005年包括铁道用材在内的长条材消费(包括型材、棒材、钢筋、线材)在钢材表观总消费量的比例为50.11%,比2000年下降3.34个百分点,国内市场国产化率高达99.08%,进出口相抵后为净出口525万吨。板带材在钢材表观消费总量中的比例2005年为41.73%比2000年上升2.32个百分点,国内市场国产化率由2000年的74.84%上升到2005年的85.73%,其中特厚板、厚板、中板、中厚宽钢带合计出口402.8万吨,进口337.8万吨,已经是净出口65万吨。但薄宽板带仍然净进口高达1485万吨,薄宽板带国内市场国产化率只有68.55%,其中的冷轧薄宽板带国产化率只有65.37%,对进口的依赖程度仍然较高。管材在钢材表观消费总量中的比例2000年为6.61%,2005年为6.42%,变化不大,其中无缝钢管由2000年的净进口3万吨,转为2005年的净出口71.4万吨,焊接钢管由2000年的净进口3万吨转为2005年净出口124.5万吨。管材在国内市场的国产化率2005年已达95.5%。
2005年国内市场钢材消费结构的突出问题是长材总体上已供大于求,除薄板外的热轧中厚板总量也供大于求,但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中厚板带国产钢材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进口产品占消费量的比例还有5.11%.
表3 2000-2005年三大类钢材消费结构变化 单位: % 钢材类别 占钢材消费总量比 进口占消费量比 出口占生产量比 国内市场国产化率
2000年 2005年 2000年 2005年 2000年 2005年 2000年 2005年
长条材 53.43 50.11 1.11 0.92 1.68 3.63 98.89 99.08
板带材 39.41 41.73 25.16 14.27 7.64 5.90 74.84 85.73
管 材 6.61 6.42 7.02 4.46 6.42 11.64 92.98 95.54
其 他 0.53 1.74 - - - - - -
四、“十一五”中国钢材市场需求分析
分析预测“十一五”中国钢材市场需求的主要依据,一是国家制订的“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二是“十五”期间经济增长和钢的消费增长实际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
“十一五”规划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向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迈进。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十一五”前2~3年经济增长方式还难于出现较大的转变。“十一五”后2年经济增长将出现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将出现提高第三产业比重,预计2008年以后,单位gdp消费钢的强度将出现显著下降。
(一)“十一五”中国钢材市场需求的两个特点
一是钢的需求将继续增长,但需求增速将逐步回落。二是随着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国家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和国际钢材市场的激烈竞争,客观要求钢材品种质量水平要有大提高,顶替进口要有大进步,钢材贸易金额逆差状况要有大转变。
“十一五”钢的需求继续增长和品种质量必须尽快提高才能争到市场的根据是:
1.gdp年均增长7.5%以上,2010年人均gdp将达到或超过2400美元,钢的消费需求将继续增长,不会出现停滞。
2.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43%将上升到2010年的47%或以上,我国城镇人口在5年内将增加8000万人,住房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将进一步增加钢的消费量。
3.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5年内新建铁路1.7万公里(其中客运专线7000公里)新建高速公路2.5万公里以及扩大港口吞吐能力等交通运输业对钢的需求超过“十五”时期。
4.振兴装备制造业,重大装备国产化比例将逐年有较大幅度的上升,汽车工业和造船工业用钢量将继续上升,适应振兴装备制造业和满足汽车及造船工业发展的要求,钢的品种质量结构将加快升级。
5.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和农村消费钢量将比“十五”期间有明显上升。
6.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能源,节约水资源,改善环境质量,将加快淘汰高能耗设备,加快推广节能设备,加快环保设施建设,这都将增加钢的消费。
7.机电设备的外贸出口将继续增长。2010年我外贸出口将由2005年的7400亿美元上升到1.15万亿美元,增加4100亿美元,出口结构将进一步优化,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比例将升高,用于机电产品出口消费的钢量不会减少,还会适度增加,如大型成套设备,汽车、船舶、机床、汽车零部件等出口量将显著上升。
“十一五”钢的需求增速将逐步回落的根据是:
1.2003年是中国钢的消费强度最高年,2004年开始下降,2005年钢的表观消费量扣除预计过剩的1400万吨后,每亿元gdp消耗钢量与2004年相同。2006年上半年单位gdp耗钢量低于上年同期。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消费钢的强度从2003年以来也是逐年下落。
2.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逐步下降,特别是2008年后将明显下降。产能过剩行业的投资增长率在2007年后会出现明显降低。
3.我国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开始减速,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增速加快但弥补不上东部地区的减速。房地产投资2005年全国平均增速由上年的28.1%,降到19.8%,其中东部地区从27.9%降到14.0%(北京从22.5%降到3.5%;上海从30.4%降到6.1%;江苏从50.3%降到20.2%;浙江从32.2%降到12.3%),中部地区从37.6%降到32.5%,西部地区从20.6%上升到33.4%,但西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只占全国的16.8%,而东部地区占66.17%,中部地区占17.01%,东部较发达地区城市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峰期已过,“十一五”用于这方面的投资增幅将回落。
4.机电产品出口虽然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但预计增幅将由年均增长32%回落到年均增长20%左右,特别是出口高新技术产品比例上升,低档普通家电产品出口增速将大幅回落,外贸出口用钢的增速将显著回落。
5.从钢的进出口数量平衡角度看,我国从2004年至2005年,两年增加的钢产量中有28.2%是用于顶替进口(两年顶替进口和增加出口用钢3666万吨,两年增加钢产量13005万吨)。“十一五”期间国家不鼓励资源性产品出口,将限制低附加值钢坯,钢材出口,钢产量增长幅度将下降。
6.技术进步,产品创新,新型高强度钢材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及用钢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用钢的单耗将逐步下降。
(二)2010年中国钢的需求总量预计
铁企业低成本的优势正在逐渐削弱,一旦国际市场需求回落,我国进口钢材数量可能反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