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6-7-12
- 最后登录
- 2015-2-28
- 阅读权限
- 80
- 积分
- 3152
- 精华
- 0
- 帖子
- 1611
|
给市场找个理由(4)
帖子写得断断续续,像羊拉屎。得了闲暇和闲心准备续写,却难免思路不够连贯。打开底稿文件,跑步回头:(1)(2)(3)中批判了唯经济学理论是尊的市场分析方法,但还未给出建设性的观点;(2)中提到了价格是所有市场参与者分歧与调和的焦点,但还未给出分歧的究竟与调和的原因;(3)中说要在下节赶一赶铁矿石谈判的时髦话题,也有待兑现。再这样拖沓下去,估计各位老师要骂人了。
作业做到这里,经济学理论万万不能再批了。这不仅因为这样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批判很是流于空泛,另一方面,容易被人斥为信口雌黄的狂妄。关于狂妄,钱钟书套用前人的话说:二十岁不狂,没出息;三十岁犹狂,没出息。(前人的原话是:二十岁不狂,没出息;三十岁犹狂,乃无识妄人。)中国本就盛产狂人、牛人,钱先生自己就是最出名的狂牛之一,只是随着年龄的推移,外在之狂收敛而内心之狂犹在罢了。内狂,是一种执著的自信。“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是国学大师熊十力少年时的“狂言”。成名后的熊十力先是斥佛,说佛教使人虚空从而流离失所,后被人斥为无知,乃发愤钻研佛学,竟十年之功成手眼别具的《新唯识论》。治学之余,熊常与另一位学者型的文学家废名辩论佛学,每每争得面红耳赤,一日两人吵着吵着嘎然无声无息,众人忙过去一探究竟——嗬!俩人扭作一团打起来了!
熊十力的治学乃源于他放弃政治和革命,“誓绝世缘,而为求己之学”的决心,小辈如我却是世缘难绝,只能暂时把理论建构工作搁在一边,继续扯着世缘的淡。
一边是象牙塔的理论,一边是世缘的市场,当经济学家走出象牙塔涉足世缘时会怎样?凯恩斯炒过股票,大赚。张五常试验街头卖水果,赔得他自己都摇头。这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经济学家有对也有错,经济学理论有时有效有时无效。对与错、有效与无效又说明了什么呢?不用抬杠去说明什么,只是给人提个醒儿:钻牛角尖的迷信要不得。
阿奇霉素也给我提了个醒:不能太虚无。我并没有虚无,也相信市场是有其内在规律的,只是市场的规律远不是一两个定理公式可以涵盖或揭示的,也不是哪个智者就能一锤定音地澄清的。杨振宁翻译蒲柏的诗句说“自然与自然规律为黑暗所隐蔽,上帝说让牛顿来!一切遂臻光明”,但市场研究行当的牛顿还未见有,所谓的市场“规律”也总是一片浑沌。这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行业老前辈摇头说:我在钢铁业摸爬滚打了一辈子,现在的市场,我真看不懂了。有一位哥们的网名真好——市场无定式。是的,市场没有定式。
市场无定式,那我们将何去何从?要么本能,要么辩证法。依赖本能讨生活的商人大有人在,运用辩证法挣钱的商人想必也不少。而本能的商人,实质上大多也是在无意识地用辩证法来决定行动。从黑格尔和马克思那里我们知道,辩证法有思维层面的,有物质层面的。研究市场,思维和物质缺一不可。
电影《美丽上海》中,大哥回忆父亲教给他的道理——在上海滩混,要吃好“三碗面”:“做事要讲场面,做人要讲体面,交朋友要讲情面”。体面和情面先不谈,讲场面却是为何?场面,无非是在显示:我有实力。旁观者不明就里,往往就认为那人确有实力,根据“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马太效应,“有实力”的会获得越来越多的资源……。泡沫实力或实力泡沫的例子在市场活动中屡见不鲜了,并且现在看来,往后仍不会绝迹,可人的认知就是这么好笑,就像金融借贷:欠债的才往往能得到更多的贷款。
人们对市场的误解也一样推动着市场的繁荣。至于市场繁荣的水分,是市场纠偏时才要解决的问题。观照眼下的铁矿石谈判,中国钢铁生产的“场面”推动了国际铁矿石价格上涨,铁矿石价格上涨又引发了国际铁矿的投资加大,加大的投资产生更多的铁矿石资源供应,更多的铁矿石高价位又反向刺激着生产商的采购热情,这一轮由市场预期推动的惯性尚未见顶,也就难怪普遍认为铁矿石的涨价可能性极大。但目前中国钢材市场正步入向下的通道,铁矿石的市场预期却与之发生着偏离。最终谁把谁拉下来、谁把谁推上去,这种情况下市场说了不算,谈判桌上见分晓。
行文至此,又要待下一节了。各位老师表打我哈。
说来说去,好像也没什么意思。以吴文章先生这样的身份在广东作市场分析报告,尚有人对他的分析过程提不起兴趣,憋着劲硬撑下去的,也大多为求得一个直接的结论。从竞争的角度说,我很为对手的“懒惰”而偷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