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商务会员钢材特钢不锈炉料铁矿废钢煤焦铁合金有色新能源化工水泥财经指数人才会展钢厂海外研究统计数据期货论坛搜索导航短信En
当前位置:钢之家 > 钢铁论坛
   
搜索
显示模式:
查看: 3360|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钢厂亏损了就会减产吗?--当前国同内钢市悖论之二

[复制链接]

641

主题

16472

回帖

47510

积分

管理员

相识是缘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5-17 23:24:5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抱歉,此内容只有以下用户组的用户可以浏览:钢之家会员组
(注:如果你尚未注册,请先 注册 钢之家钢铁论坛,注册成功后,您可以通过 设置>>个人资料 的“基本资料”栏中输入您在钢之家网站的用户名和密码来加入钢之家会员组。)
评论本文或转发至:
※ ※ ※ 本文纯属【xiaoguang】个人意见,与【钢铁论坛 | 钢之家钢铁网】立场无关※ ※ ※
回复 快速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2

主题

3827

回帖

1240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05-5-17 23:58:52 |只看该作者
附录:

1、边际贡献=产品单价-单位变动费用。边际贡献率=1-单位变动费用/产品单价。
    如果边际贡献或边际贡献率﹥0,说明企业生产这种产品除了可以收回变动费用之外,还有一部分收入可以补偿已经支付的固定费用。

2、固定成本:又称“固定费用”。指在业务量的一定变动幅度内,成本总额并不随之变动而保持相对稳定的那部分成本,如企业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以及车间生产管理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办公费、固定资产折旧费、修理费等。这些成本就其总额来说,在产品产量或商品流转量的一定变动幅度内,虽不随之增减而增减,但就单位产品或商品负担的成本来说,则随着产品产量或商品流转量而成反比例的变动。即产品产量或商品流转量增加,单位产品或商品分摊的成本随之减少;产品产量或商品流转量减少,单位产品或商品分摊的成本随之增加。由于产品成本和商品流通费中有固定成本,因此,增加产品产量或商品流转量,就能降低产品成本或商品流通费。区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有助于进行成本分析和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要降低单位成本中的固定成本,主要应从节约各个时期的绝对支出数和增加产品产量或商品流转量着手。

3、可变成本:又称变动成本。可变成本是指用于可变投入的开支,包括用于购买燃料、原材料、辅助材料和给职工支付的工资、医疗和养老统筹的费用,它在一定时期内要发生多次,所以具有短期性质。

4、规模效益:一般来说,产量的增长是投入增加的结果,增加一定组合的投入会使产量提高。但是,现实中可能存在产量的增长大于、小于和等于投入增长的三种情形,投入翻一番,产量的增长可能大于、小于和等于翻一番。如果假定在一定时期内所有的投入都实现了产量,那么,投人和产量这种差额是怎么形成的呢?微观经济学把它归结为非规模效益和规模效益(有时又叫规模收益)的结果。非规模效益是由与规模无关的投入本身的使用效率产生的,而规模效益是指企业一定的投入组合规模所产生的效益。现在要讨论的是规模效益,我们在这里把产量增长大于、小于和等于投入增长的情形,看成是规模效益增加、减少和不变的结果。
  一个大工厂可能比两个小工厂更有效。尽管两个小工厂的总和投入规模和这个大工厂一样,但由于大工厂能使用两个小工厂不能使用的技术,以及采用节省资本和劳动投入的规模管理,结果大工厂的产量大于两个小工厂的总和产量,产生了人们常说的1+1>2的效果。我们把这种由生产或投人规模相对大带来的效益叫做规模效益增加。
  这并不是说生产规模越大越好。当规模大到工厂内部机构臃肿、管理不灵、决策过程过长、适应市场的能力变小的情况下,单位投入的平均效率就会下降,产生1+1<2的效果。我们把这种由规模过大造成的效益下降叫做规模效益减少,而把那种企业过小、规模不足的效益不高现象叫做规模效益不足。
※ ※ ※ 本文纯属【阿奇霉素】个人意见,与【钢铁论坛 | 钢之家钢铁网】立场无关※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1

主题

16472

回帖

47510

积分

管理员

相识是缘

Rank: 9Rank: 9Rank: 9

板凳
发表于 2005-5-18 00:27:52 |只看该作者
抱歉,此内容只有以下用户组的用户可以浏览:钢之家会员组
(注:如果你尚未注册,请先 注册 钢之家钢铁论坛,注册成功后,您可以通过 设置>>个人资料 的“基本资料”栏中输入您在钢之家网站的用户名和密码来加入钢之家会员组。)
※ ※ ※ 本文纯属【xiaoguang】个人意见,与【钢铁论坛 | 钢之家钢铁网】立场无关※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2

主题

3827

回帖

1240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地板
发表于 2005-5-18 00:39:52 |只看该作者
我听到和看到的是,确实有钢厂只留着加热炉在保温、而轧机停产的现实。
※ ※ ※ 本文纯属【阿奇霉素】个人意见,与【钢铁论坛 | 钢之家钢铁网】立场无关※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327

回帖

542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5
发表于 2005-5-18 01:11:28 |只看该作者

做为经济学人所说的理论都没错。

引用:
xiaoguang 发表于 2005-5-17 23:24
为什么4月份市场已出现了持续跌价,钢厂还有如此高的增长热情?到底是什么力量推动着钢厂拼命增产?
    首先,我们看一看企业生产成本构成,企业生产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作为一个生产企业,当收入刚好弥补...


  不管你是用量、本、利分析法还是有边际效益法说的和分析的都没错。但是有几个前提是否没有提出。
  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决策理论对规模的描述好象都没有限制资源的有限性。因此一味的按其理论推理有时就会陷入困境。“当市场跌价时,往往不会出现钢厂减产甚至停产,而是会激发钢厂的增产热情,甚至会推动着钢厂拼命增产!”这种情况在很短的时间内会有发生机会,但决不会出现循环的发生。它只能是一种“杀”人或已的短暂手段。生存目的不同的企业或个人“领导”对此定会有不同的做法。
  非经济的因素不能不考虑,“政绩”为先的恐怕更倾向于这个。
※ ※ ※ 本文纯属【天山一绝】个人意见,与【钢铁论坛 | 钢之家钢铁网】立场无关※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2

主题

3827

回帖

1240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6
发表于 2005-5-18 01:15:34 |只看该作者
“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决策理论”?pao大学结业的mba?
※ ※ ※ 本文纯属【阿奇霉素】个人意见,与【钢铁论坛 | 钢之家钢铁网】立场无关※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1

主题

16472

回帖

47510

积分

管理员

相识是缘

Rank: 9Rank: 9Rank: 9

7
发表于 2005-5-18 01:40:07 |只看该作者
抱歉,此内容只有以下用户组的用户可以浏览:钢之家会员组
(注:如果你尚未注册,请先 注册 钢之家钢铁论坛,注册成功后,您可以通过 设置>>个人资料 的“基本资料”栏中输入您在钢之家网站的用户名和密码来加入钢之家会员组。)
※ ※ ※ 本文纯属【xiaoguang】个人意见,与【钢铁论坛 | 钢之家钢铁网】立场无关※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327

回帖

542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8
发表于 2005-5-18 10:48:25 |只看该作者

这要看誰占市场主流。

引用:
xiaoguang 发表于 2005-5-18 01:40
我相信!那些不能称得上是钢厂,充其量只是钢材加工厂。
你想:3200元/吨以上的钢坯购进价格,按现在的市场价格有边际贡献吗?


  有时市场到了一触即发的时刻,大量的小厂往往更是信号的发起者,它们决定的动向会迫使大厂就范。因此不能忽视它。
  第二个问题是这样:向我前文中所说,不管是钢厂还是经销商在市场变化的一定时期,看似不能用“经济观点”来解释。会不会有边际,会不会有利润等,他有时是个战略问题。或进攻或撤回,这是个在决策学中的非常重要而又被易忽略的问题,如“留得青山在”这一心理,在进退两难的商战关键时期不是任何人都能准确把握的。
  有时价格赿落,钢厂的生产量持续增加的做法确实是不高明之策略,害人不利已。但是站在对方的(阶段立场)上也可能是必须的。
※ ※ ※ 本文纯属【天山一绝】个人意见,与【钢铁论坛 | 钢之家钢铁网】立场无关※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1

主题

16472

回帖

47510

积分

管理员

相识是缘

Rank: 9Rank: 9Rank: 9

9
发表于 2005-5-18 12:22:00 |只看该作者
抱歉,此内容只有以下用户组的用户可以浏览:钢之家会员组
(注:如果你尚未注册,请先 注册 钢之家钢铁论坛,注册成功后,您可以通过 设置>>个人资料 的“基本资料”栏中输入您在钢之家网站的用户名和密码来加入钢之家会员组。)
※ ※ ※ 本文纯属【xiaoguang】个人意见,与【钢铁论坛 | 钢之家钢铁网】立场无关※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327

回帖

542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10
发表于 2005-5-18 12:41:30 |只看该作者

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和话题来与大家交流。

引用:
xiaoguang 发表于 2005-5-18 12:22
我是从市场竞争上分析的,实际上也是从经济学上所谓的“理性人”的“理性思维”上分析的。
你所说的“大量的小厂往往更是信号的发起者,它们决定的动向会迫使大厂就范”,至少是我92年底就介入了钢材市场了,我的感...


  有些事情可能发生过了也未必能找出因果来,它可能是一个相关关系,如果有数据可描述则可用统计学中的相关系数来计算。如果是一个逻辑关系则只能推理判断。
  如果它是一个圆型链条,则不易单独析出因果。
市场的结果发生有时有清楚的原因的。----大钢厂、小钢厂?..........谁先,谁后?谁大谁小?
  有时不太容易讲清。是不是有一个环----钢厂----市场---钢厂--市场--.......

                               市场---钢厂---市场----钢厂-----........
应该把上两个链条画成一个圈,就比较理想了。
※ ※ ※ 本文纯属【天山一绝】个人意见,与【钢铁论坛 | 钢之家钢铁网】立场无关※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关于钢之家|联系方式 |服务项目|服务报价|技术服务|在线订购|企业短信|会员注册 | 网站动态|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与建议|在线客服|我要纠错 |==

您希望联系哪位客服?(单击选择)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