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论坛

标题: 日本钢铁工业达峰后——优化产业结构 引领技术革新 [打印本页]

作者: 冷枫    时间: 2024-9-20 17:31
标题: 日本钢铁工业达峰后——优化产业结构 引领技术革新
      纵观世界钢铁行业发展史,20世纪前,钢铁工业主要集中在欧洲大陆和美国。自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启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的演变,大规模学习欧美资本主义经济理念并开启工业革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作为曾经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亚洲发达国家的代表,日本钢铁工业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借鉴和参考。
    日本在9000万吨以上的峰值区间保持至今钢铁工业是一国经济的基础。由于国土狭小、资源贫瘠,1900年,日本粗钢产量只有10万吨。在军国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日本开始野蛮对外侵略和掠夺,鼓励、支持钢铁工业等军工相关行业发展。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强行侵占我国东北三省。自此,日本钢铁行业获得了稳定的铁矿石、煤炭等原料来源,其钢铁工业得以在上世纪30年代快速发展,至二战期间的1943年,日本粗钢产量达到870万吨。随着日本在二战中战败,其国内经济体系遭到了毁灭性打击。战后日本的钢铁工业几近瘫痪,1945年、1946年,日本粗钢产量只有23万吨、57万吨。之后,日本政府确立了“贸易立国”的发展方针,采取以“倾斜生产方式”为核心的产业复兴政策,钢铁工业迅速复兴。20世纪50年代初,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国的钢铁需求“意外”拉动日本钢铁行业实现增长。1949年,日本粗钢产量仅为326万吨,到1953年迅速增长至650万吨左右。1956年、1961年,日本又先后两次复制1950年钢铁产业“合理化发展计划”,靠国内用钢需求和出口增加拉动,特别是通过机械、汽车等产品的出口,促进了钢铁工业的发展。1956年,日本粗钢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1960年达到2200万吨,1973年创下该国迄今为止最高的年粗钢产量纪录——1.19亿吨。自二战结束至1973年,日本仅用了28年时间就实现粗钢产量登顶峰值。在此之后,日本钢铁工业在石油危机、广场协议、金融危机、内需下降、经济下行等多种因素的干扰下,依然保持在9000万吨以上的峰值区间,至今已50余年,未来仍有较大概率在峰值区间震荡运行。
    纵观日本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从1953年发展至1973年粗钢产量达峰,与2000年后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过程极为相似,均由国内需求增长拉动钢铁工业发展,并逐渐发展为不同时期的全球制造中心。其间,日本粗钢产量由1953年的650万吨增长至1973年的1.19亿吨,增幅达17.3倍,年均增幅15.6%。中国粗钢产量由2000年的1.285亿吨增长至2020年10.65亿吨的峰值,增长7.29倍,年均增幅11.2%。   
作者: 冷枫    时间: 2024-9-20 17:33
措施与方法——兼并重组 技术革新
    1973年,日本粗钢产量达峰后,日本钢铁行业积极采取多项措施,保持其国际市场竞争力。1980年,日本成功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粗钢生产第一大国,这一地位保持了18年。
    首先,借助国家及民间资本力量,通过兼并重组积极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在粗钢产量达峰后,日本钢铁行业也一度出现产能过剩,市场供过于求现象严重。日本钢铁行业借助国家及民间资本力量展开兼并重组,在倒逼落后产能退出市场的同时,在细分市场形成高集中度,避免无效或同质竞争,逐渐形成大产业集团。
    在二战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日本国内曾有过近50家钢铁企业。之后,日本政府通过相关政策和鼓励措施,不断开展企业联合和产能重组,目前已形成以日本制铁、JSW和JFE3家为主的钢铁格局。世界钢协2023年的报告显示,2023年以上3家企业的粗钢产量合计为9490万吨(包括其海外在产产量),甚至超过当年日本国家粗钢产量。以全球排名第三位、年产粗钢4366万吨的日本制铁为例,该公司由多家钢铁厂组成,分布在日本国内的八蟠、名古屋、釜石、东京以及越南、巴西、印度等多地,还包括了相应的钢铁冶金相关设计院所、设备制造单元等机构。
    从日本钢铁工业史上看,日本钢铁工业最重要的3次兼并重组包括:1970年,八幡制铁与富士制铁合并成新日铁;2002年,日本钢管与川崎制铁合并成JFE钢铁公司;2011年,新日铁和住友金属合并成新日铁住金公司(后更名为日本制铁)。通过不断的整合,日本钢铁工业高集中度的格局逐渐成形,实现有效调节市场供给,提升原料端采购话语权。
    其次,积极开展技术革新,推动产品结构高端化发展。日本钢铁工业在学习和引入的同时,不断寻求技术吸收后的应用革新,如从1951年引进美国带钢连轧技术开始,不断寻求原有技术指标的突破,带动其钢铁工业技术不断提升,乃至超越提供国(美国)。目前,日本钢铁行业技术已进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20世纪60年代后期,日本从钢铁技术进口国转变为出口国,保持了自1973年后在全球钢铁行业的领跑地位,行业技术经济指标始终处于世界领先位置。
    同时,日本不断减少对普通钢材的投资和生产,持续将投资重点向高附加值产品倾斜。据统计,1990年—2011年,仅全球特殊钢专利中,日本的申请量占比就超过了全球申请总量的71%。通过持续的科研投入,日本在特殊钢综合发展能力领域的领先位置逐渐稳固,其特殊钢产品技术含量提高。
    再次,积极引进先进管理体制,企业信息化水平提高。早在1977年,日本钢铁行业就已经有大型管理计算机175台、过程控制计算机585台。高度的信息化应用带动了日本企业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的加速发展。同时,日本还通过精益生产,对原材料、炉料及冶炼过程精确控制,实现其精细化管理的目标;通过严格执行“及时生产”(Just-In-Time,JIT)原则,提高其资源使用效率,缩短生产周期;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系统,如全面质量管理(TQM)和六西格玛管理方法,确保其钢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而提升其钢铁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不断调整产业投资策略,形成从上游原料供应至下游贸易物流乃至加工消费整体产业链的合理化布局。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日本抓住主要资源国家经济发展缺少资金以及全球货币体系重建等机会,推动三井物产、丸红、伊藤忠等商社对澳大利亚和巴西的矿产资源进行投资,获得了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等矿业资源巨头的股份,获得其生产所需的金属资源。
    以铁矿石为例,2023年,日本共获得权益铁矿超1亿吨,其中,JFE83万吨、伊藤忠2270万吨、丸红853万吨、三井物产3890万吨、NSSMC1010万吨、JSW919万吨、住友金属251万吨、三菱商事926万吨。以当年日本8700万吨粗钢产量计算,其钢铁生产所需铁矿石资源不超过8300万吨,剩余的1000余万吨铁矿石用于向中国销售。从这个意义上讲,日本是一个铁矿石的“净出口国”。
    同时,日本钢铁工业积极向下游延伸,通过整合日商岩井与METAL ONE成立新的美达王株式会社,负责日本钢材的销售。与此同时,日本还成立了半官方的石油天然气金属矿物资源机构,负责全球金属矿业及石油能源领域的市场研究和投资、并购机会寻找,以保障日本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和矿产资源的稳定供应与使用。通过进行全产业链布局,日本在自然资源极其贫瘠的情况下,实现了经济发展所需矿产资源的稳定供应。
作者: 冷枫    时间: 2024-9-20 17:39
启示——必须制定长期合理的产业政策  积极参与全球资源整合

    日本钢铁工业进入峰值调整区后的一系列做法,为刚刚进入粗钢产量峰值区间并大踏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钢铁工业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一是必须制定长期合理的产业政策。参照日本自1973年以来的发展情况,我们有理由相信:到2050年乃至再后来的一段时间,我国粗钢产量都将在8亿吨~10.5亿吨的峰值区间内波动,且前半周期的波动范围或主要停留在9.3亿吨~10.5亿吨的相对较高水平。因此,在中国粗钢峰值区运行时间周期内,必须做好长期的政策准备和相应的市场应急预案。通过制定、完善各项法律规章,维护市场竞争机制;通过设置市场准入门槛和技术装备要求,推动钢铁产业向集约型工业转变;制定严格的技术质量标准和环保标准,确保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
    二是必须积极调整产业布局。通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资本市场力量,打造和培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钢铁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在这一方面,我国做得还非常不够。
    三是必须加快产业结构优化的步伐。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努力加快科技研发,积极推动技术转化,保证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四是必须积极参与全球资源整合。不但要培育国内超大规模钢铁企业集团,还要努力加大我国钢铁原料的保供力度。在国家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号召下,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在资源富集且与我国有着友好外交的国家和地区,积极开展资源勘探与开发工作,保障我国钢铁工业生产所需的铁矿石、镍、铬、锰、铌等金属的安全稳定供应。必须积极整合国内下游产业,形成能够稳定市场的流通链条,稳定市场供需关系,打击市场恶意炒作。
    五是必须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用短短40余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数百年的工业化道路,无论是传统现货市场,还是金融期货市场,在全球都已占据足够的份额和权重。然而,我国处理和应对市场经济变化的手段和能力还相对较弱,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相对不足,因此,国家相关监管机构、部门必须出台相应的、必要的监管政策,不断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市场投机,营造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总结日本钢铁工业发展的经验,结合当前的国际形势,我们必须认识到:钢铁工业是任何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在国家经济发展、国家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粗钢产量峰值区间并不代表钢铁行业发展见顶,至少在中国,钢铁工业依然是朝阳产业。因此,我们必须合理应对峰值区间挑战,发展新质生产力,保障中国钢铁工业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由大转强、由强转优。
作者: 风鹞    时间: 2024-9-23 14:50

作者: Ariers    时间: 2024-9-25 08:26

作者: 九拍    时间: 2024-9-26 15:53

作者: 船长    时间: 2024-9-30 15:37
我大清自用国情在




欢迎光临 钢铁论坛 (//luntan.steelhome.cn/lun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