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论坛
标题:
从设计到研发全链路 AI 工程化体系
[打印本页]
作者:
Ariers
时间:
2024-9-3 08:45
标题:
从设计到研发全链路 AI 工程化体系
大语言模型迅速发展的背景下,AI工具和产品不断涌现,如广泛用于代码编写的ChatGPT、GitHub Copilot,可以文生图的Midjourney、轻松在本地运行大模型的Ollama,以及360的智脑、文心一言和通义千问等国产AI工具,几乎覆盖了我们日常设计、编码、办公、协作、聊天、音频、视频等方方面面。只要是涉及人机交互的场景,基本上都能找到一个具有AI功能的工具。
从工程化角度来看,AI工具在产品交付过程中,从需求分析到产品设计、开发再到上线运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辅助人类工程师,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我们团队早期就开始使用各种AI工具来提升效能,不过,这些多样化的工具,种类繁多,也带来了一些困扰。
首先,从应用性上来看,不同人对工具的使用效果差异很大。有些人使用ChatGPT生成代码时非常高效,而有些人则需要花费更多时间调试。此外,某些工具的使用方式复杂,未必适合所有人。
其次,团队协作也是一个问题。使用第三方工具时,往往依赖于它们的平台能力,导致与公司现有系统的集成度不高。如果遇到问题,解决方式通常是通过口口相传,缺乏系统化的知识共享。推广和培训这些工具需要成本,团队成员学习使用这些工具有一定难度,最终导致团队在一致性、标准化交付流程上也会存在差异化。
因此,我们团队内部讨论了两种解决方案:
第一种方案是开发AI工具。我们可以将外部的开源工具或插件(如VS Code中对接GPT的插件)集成到现有的软件中。经过研究,我们发现这种方式灵活性高、建设周期短、能够快速实现工具的统一和提升应用性。然而,缺点是集成度较低,只能在某些环节上起作用,无法进行上下游的深度集成,也容易形成数据孤岛。要想解决数据孤岛问题需要做更多的数据分析和整合,工具可能会演变成一个产品。
第二种方案是直接开发AI产品。我们思考是否要在软件开发的各个节点上使用领域模型,基于领域模型,再进一步构建AI服务,与工程化进行深度融合。这种方式不仅为平台提供AI能力,还能在模型之间实现互操作。例如,模型可以根据自然语言需求自动生成页面设计和代码,最终只需人工确认后上线。这种方式的优点集成度高、应用性强、数据可以在统一的工程服务中进行共享和二次调优。缺点是此方法建设成本高,需要在工作流程中构建领域模型。
两种方案各有利弊,究竟该如何抉择?当时的我们思考了一点,即这两种方式究竟哪一种可以实现工程效率最大化,因为工程的本质就是既提供了团队的规范,又能使团队的效能和产品质量达到最大化。基于这一点,我们选择了朝着AI产品化的方向发展,可以让整个工程化的链路能够迎来二次革新。
当然,这其中也有挑战:
成本问题:我认为对于小团队而言,直接使用开源工具或快速插件等AI工具即可,能够快速提高团队效率。但是,如果团队需要微调并部署一个大模型,还需要构建上层服务,那么首先要考虑团队是否具备相关专业能力。其次,微调模型需要依赖数据和机器成本,都是需要考量的因素。
安全隐私:隐私问题是一个重要考量,使用第三方模型可能会有数据泄露风险,尤其是对于以安全为主的360来说,这是不可忽视的。
能力限制:当前AI的泛化能力有限,对于未见过的数据,它往往会给出不准确的回答。其次是适配性问题,目前的AI在处理复杂任务时仍有局限性。
综合考虑这三个问题,可以发现AI在能力上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从AI的能力来看,它可以辅助人类完成一些工作,弥补人类在编码或设计上的不足,缩短交付周期。此外,AI还可以处理重复性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辅助团队实现效能最大化,进而提升业务结果。
欢迎光临 钢铁论坛 (//luntan.steelhome.cn/lun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