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论坛
标题:
中国钢铁企业为何不签长期铁矿石合同?
[打印本页]
作者:
石雨
时间:
2005-7-20 13:52
标题:
中国钢铁企业为何不签长期铁矿石合同?
尽管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但中国钢铁企业依然承受着高昂的进口铁矿石价格。与日本29美元/吨的采购价格相比,中国进口铁矿石价格为58美元/吨,整整比日本高出一倍。之所以出现这样一种不可思议的现象,在于国际铁矿石价格不仅与采购数量相关,也与采购合约的期限相关,即短期采购合同的价格远高于长期合同的价格。
问题似乎出在中国钢铁企业采购合约的期限方面——“日本钢铁企业通常签订几年,甚至十几年的长期合同,而中国企业更倾向于一年一签,甚至可能一条船一条船地买。”
那么,中国钢铁企业为什么不愿签订铁矿石长期采购合约?难道中国钢铁企业真的可能忽视长期合约的价格大大低于现货合约价格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吗?
问题显然不如想象那么简单!
当我们引入“交易费用”的概念时,我们也许可以接近中国企业为什么不愿签订铁矿石长期合约的真相。
我们知道,企业的绩效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生产领域的“开源”,包括差异化和总成本领先;其二是生产领域之外的“节流”,主要是指降低交易费用。所谓“交易费用”是指“一切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它包括信息成本、谈判成本、起草和实施合约的成本、界定和实施产权的成本、监督管理的成本和改变制度安排的成本”。我们还知道,“人们的行为倾向,是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尽可能节约交易费用”。
让我们回到铁矿石的真实世界,从上述理论的角度来看看问题吧。也许这个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发现中国钢铁企业不签订铁矿石长期合约的真实原因。
我们先来看看成本,问一问成本的本质是什么。成本其实与选择相关,任何一项成本其实就是放弃一种选择的代价。在中国钢铁企业不签订铁矿石长期合约,更倾向于一年一签,甚至一船一船购买的行为背后,实质是中国钢铁企业以放弃长期合约的低价、情愿承受短期合约的高价为代价来换取企业直接生产之外的“灵活性”。
对中国钢铁企业来说,它们只有两种选择,一是签订长期合约,享受由此带来的低价铁矿石的好处;二是签订铁矿石短期合约,但支付高昂的价格。两种选择显性意义很明确,但两种选择另有隐义——前者节约了采购成本,但面临高度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既包括因市场变动带来的商业风险,也包括因中国政府不确定的钢铁产业政策而带来的政策风险;后者支付了高额的采购成本,但企业保持了针对商业和政策风险的弹性。理性的企业经营者,肯定将对上述两种选择做出取舍,而取舍的标准非常简单,即比较两种选择的收益——孰大孰小!
可以肯定,当中国钢铁企业普遍选择签订短期合约、支付高昂价格的行为时,它们一定获取了比这种“支付”更高的收益。在这个事例中,中国钢铁企业其实为“灵活性”已经作价——换言之,与支付高昂价格相比,在中国现有环境中,保留灵活和弹性能够获取更高的收益或者规避更高的成本。
上述以交易费用理论为依据的判断,事实上已经得到了实证证明,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铁本案件。不是吗?在中国,当企业忽视制度成本,忽视制度因素造成的交易费用的时候,企业事实上面临着灭顶之灾!这是多大的“费用”啊!
由此看来,中国钢铁企业在铁矿石采购合约方面的“短视”,也许正是其理性的不经意表达。当然,这样的理性充满着中国企业的悲剧色彩。
因此,我们必须注意到,当我们试图提高中国企业和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的时候,制度——将对这个国家起关键作用。
作者:
xiaoguang
时间:
2005-7-20 15:44
理由很简单:因为中国钢材市场本身就缺乏长期合同!!
作者:
弈文
时间:
2005-7-20 15:45
精辟!!
作者:
l999
时间:
2005-7-20 17:18
政府干预比较多,政策多变,导致了企业的短期行为来回避风险,同样钢铁政策也需要50年不便,由市场来引导企业行为。
作者:
applefh
时间:
2005-7-20 17:30
好象有道理
作者:
小小
时间:
2005-8-2 10:50
欢迎光临 钢铁论坛 (//luntan.steelhome.cn/lun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