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4-10-21
- 最后登录
- 2020-6-21
- 阅读权限
- 80
- 积分
- 12386
- 精华
- 0
- 帖子
- 3827
|
2005年国家执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利用信贷和土地调控经济和投资的发展,继续对投资“有保有压”,使我国经济从2004年3月之后开始的经济和投资增长回落延续到200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从6月份开始放松了对货币的控制,使我国的一些经济指标在下半年有所回升。如:m1的增幅从5月份的10.4%增加到9月份的11.6%,m2的增幅从5月份的14.6%增加到9月份的17.9%;改变了金融机构上半年新增贷款数量一直低于去年同期的状况,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453亿元,同比多增950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加195亿元;企业效益情况好转,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从5月份的167.28,上升到9月份的1 71.96,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0.42点,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增幅从5月份的15.8%上升到9月份的20.1%,企业亏损额从5月份的增长56.1%下降到8月份的53.1%,但在9月份又回升到57.6%;产成品的资金占用增幅从5月份的19.4%下降到9月份的18.8%;前3个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1%,比上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上升,从1—5月份的增长26.4%上升到1—9月份的27.7%,1—9月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27.9%,分别比上半年和去年同期提高3.6和2.5个百分点。
如果到年底都采取这样的调控力度,预计全年gdp的增长将保持在9.3—9.5%,投资增长在20一25%之间,消费增长在11—12%,出口总额增长25%左右,进口总额增长20%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1—2%之间。经济发展仍处于改革开放以来最好的高增长和低通胀时期。
一、2006年经济和投资发展的形势
2006年是我国执行“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是我国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之后编制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有一个好的开端将对整个五年规划的顺利执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6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主要具有以下的特点和问题:
1.经济仍处于“黄金发展时期”
1998年到“十五”前三年执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使我国彻底摆脱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上升阶段;2004—2005年的宏观调控,则使我国避免了经济出现迅速进入高涨期而可能出现的物资全面紧张和通货膨胀的状况,为延长我国经济发展的景气期间,保持“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运行状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从人均1000美元向人均3000美元的快速发展期,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等多重动力的推动下,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方针的指导下,“东部加快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等战略的实施,调动了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国家和各地都正在制定科学性和可行性较高的“十一五”规划,这些规划的执行将促进我国总体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2.改革开放带来新的活力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的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正进入制度和机制创新的攻坚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贯彻执行,对调动各方面投资和建设的积极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入,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将被逐步破除,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随之降低,效益则会不断提高。2006年,伴随着wto过渡期的结束,我国将步入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时期,经济发展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的程度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近几年我国经济总量、招商引资和外贸进出口快速发展的实际表明,我国已适应了加入wto之后的新变化,能够抓住机遇并改变不利的地位,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取得好的成绩。
3.经济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巩固
经过“十五”时期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基础更加扎实,经济发展的各种要素都十分充足。
资金:从我国金融系统账面上看,到2005年9月末,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7.99万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9.09万亿元,存大于贷8.90万亿元,扣除准备金、国债和其他科目的占款4万亿元左右,仍然还有4万多亿元左右空闲,如果再加上金融机构超过1万亿元的资本金,则空闲资金达到5万亿元以上,另外还有7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可以说我国的财力是充足的。
物资:除了石油和一些矿产资源之外,我国各类物资的生产能力在近几年都获得了快速增长,无论是生产资料还是生活资料,都远没有达到供不应求的地步。这是我国物价指数保持较低水平的主要原因。
人力:我国是劳动力富裕的国家,近几年大学生不断扩召,高素质的人才也出现富裕的现象。
基础设施:经过近几年的加快建设,我国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能源、交通、邮电、水利的承载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比较紧张的能源供应预计在2006年将全面缓解。
可以说,经济发展要素的各方面都能够保证我国明年经济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发展。
4.企业的活力增强
经过近几年市场经济的磨练和加入wto之后的国际竞争,我国各类企业的经营意识和竞争能力都有较大的提高。经过改制和改组,我国国有企业的队伍不断精练,实力更加雄厚,绝大多数的国有企业的盈利能力增强,许多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已经走向世界。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民营企业在“十五期间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不但基本填补了国有企业改组改制出现的空缺,而且在进军高科技领域和垄断性、准公益性行业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一些民营企业不断做大做强,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
5.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获得提高
国家在“十五”期间采取的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特别是近几年逐渐取消农业税,大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科技支农,支持农民多种经营和控制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等措施,对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保护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种田的积极性等方面都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6.需求不足可能再次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虽然2006年经济发展的整体形势较好,但也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除了资源环境“瓶颈”约束,国际竞争压力加大,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老问题之外,可能出现的新问题是再次出现较为严重的需求不足。
主要原因是:近3年开工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大部分在2006年前后形成生产能力,但我国的市场需求没有及时跟上,扩展能力有限,绝大部分行业的生产能力将出现过剩,投资难以回收,企业亏损面扩大。同时由于大多数行业的盈利前景不佳,使企业难以寻找新的投资空间,投资品的需求增长受到抑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将继续下滑。
企业从盈利步入亏损,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收入增长;农产品价格在2004年快速增长之后,已趋向平稳或有所下降,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也将下降。城乡居民收入整体增长水平下降将影响消费的增长。
2006年世界经济的增长将放慢,我国的汇率调整和准备把内外资企业的税收并轨,对我国产品设置贸易壁垒的国家和限制的产品种类有增无减,以及连续几年出口快速增长构成的高基数等一系列原因,将影响世界市场对我国产品的需求,出口需求的增速在2006年可能出现较大的下降。
投资、消费和出口的增长同时放缓,必然影响整体经济的增长,并带来就业困难和人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
二、2006年的经济和投资增长预测
2006年的经济发展还有许多难以确定的情况,如国际经济形势发展的影响,自然灾害和重大事件的影响等等,但从近几年经济发展的情况看,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仍然起较大的作用。
我们认为根据经济发展的形势和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不同,2006年经济发展可能有两种可能(见下表)。
注:表中的适度是指在财政和货币比较宽松的政策,取消对房地产业发展的一些限制性政策(见后文的建议部分);偏紧是指继续实行今年5月份以前的调控政策。
三、2006年相关政策的建议
2006年经济增长放缓的原因是我国较快地进入经济周期的下行阶段。进入经济周期的原因是盲目的投资形成过剩的生产能力,而较快地进入下行阶段是因为在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之后没有为快速增长的生产能力提供有效的市场需求。
为了防止经济出现大起大落的周期波动和在2006年之后经济出现快速回落,要在以下两方面采取措施。
(一)防止经济出现大起大落的周期波动的措施建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导致经济出现波动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绝大多数投资决策的盲目性。防止投资盲目性的重要办法是提倡科学决策,而科学决策的基础是信息供应及时而准确。国外一些学者认为,近五十年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周期频率和波幅逐渐变小,景气时期拉长,没有出现严重萧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投资者获得决策信息的速度和准确性都有极大的改善,使其决策基本摆脱了盲目性。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各类投资主体对投资效益的追求已成为投资的重要准则,但由于信息缺乏而经常导致投资决策失误(包括重复建设)的现象发生。这一方面要求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不要只看眼前的市场供需情况,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可行性分析;另一方面要求建立为投资决策者提供及时而准确参考信息的社会条件。
为此,建议做好以下工作:
1.筹建为全社会服务的国家级投资信息系统
该系统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家政策库,汇总国家和有关部门发布的各项有关投资的法律、政策和规定;收集国内各种与投资有关的政策法规文件,以及国内外发表的对我国投资问题有见地的观点和文章,供有关的决策和研究人员查询、使用。二是投资统计数据库,供投资者查询;要充分利用统计部门和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所获得的信息,及时汇总,充实数据库。
另外,国家各行业部门的信息中心、情报中心都有很多对投资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技术发展供给和需求信息,但大多数都闲置无用,造成很大的浪费,应该由国家主管部门出面组织,将这些系统纳入国家投资信息系统或建立联合网络,使各部门的信息都能为全社会服务。
2.加强信患弓l导的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投资信息发布制度。2004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开始对一些行业的投资信息和发展前景进行通报,是一种有效的信息引导办法,应该坚持下去,定时发布并增加信息量。
二是建立健全社会信息中介服务体系。在市场经济国家,专业化的投资信息和决策服务中介不但可以为各类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信息,而且可以帮助他们进行科学决策。我国目前从事投资信息和咨询中介服务的单位不但数量少,而且质量差,需要大力发展并提高服务质量。国家应该采取优惠的政策鼓励建立这类中介机构,同时要加强对他们的行为规范、资质认证和考核。
3.严格限制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和形象,非常关注投资项目的建设,大量开发区的出现和类似于“铁本项目的扩大投资规模都是地方政府的“杰作’’。地方政府干预企业投资决策往往不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公共品投资不以公众需要为目的,而是取决于领导者的意志和利益取向,导致出现所谓的“首长工程”、“形象工程。这些投资决策不仅造成生产能力的盲目扩张和资源的浪费,而且败坏了政府形象。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进行教育之外,国家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严格禁止地方政府干预企业的投资,政府投资决策必须遵循规定的程序并加强人大、群众和媒体的监督,对违规的政府主要领导人要给予必要的处罚。建议国家抓几个典型案例,起到“惩一警百”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