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商务会员钢材特钢不锈炉料铁矿废钢煤焦铁合金有色新能源化工水泥财经指数人才会展钢厂海外研究统计数据期货论坛搜索导航短信En
当前位置:钢之家 > 钢铁论坛
   
搜索
显示模式:
查看: 33263|回复: 7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26日钢之家网站钢市沙龙讨论了些什么?

[复制链接]

6

主题

162

回帖

17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60
发表于 2009-8-29 16:36:36 |只看该作者

中国钢铁行业的首要问题是生产者结构问题

引用:
奥博钢铁 发表于 2009-8-29 15:58
很多人云亦云的人在讨论产能过剩这个问题时,似乎都有意无意的忽略了一个技术性问题。
一般而言,大高炉的设计系数是2.0,但目前中国钢厂的大高炉一上来就是2.5、2.8的系数,而一些300-600的高炉,3.5的利用系数已经...
我并不试图美化中国钢铁产业,也认为其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中国的钢材,被大量我不希望的生产者生产出来了。我希望中国的钢材,都是被宝钢这样的企业生产出来的,至少是被类似于马钢这样的企业生产出来的,而不是被那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生产出来的。
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我无意臧否其它生产企业。但不妨设想一下,如果宝钢的产量超过1亿吨,超过米塔尔用一大堆烂摊子堆积起来的数字,中国的节能减排目标,是不是更容易实现呢?
赶紧让宝钢的湛江港项目、武钢的防城港项目上马吧,不要为了所谓的产能过剩问题而耽误中国钢铁行业升级换代、进行结构性调整的步伐。
管理者切勿固步自封了。
※ ※ ※ 本文纯属【奥博钢铁】个人意见,与【钢铁论坛 | 钢之家钢铁网】立场无关※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8

回帖

51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61
发表于 2009-8-30 11:01:44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奥博钢铁 发表于 2009-8-29 16:36
我并不试图美化中国钢铁产业,也认为其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中国的钢材,被大量我不希望的生产者生产出来了。我希望中国的钢材,都是被宝钢这样的企业生产出来的,至少是被类似于马钢这样的企业...
过剩从来就是相对的,从来就没有绝对的过剩.你这里在偷换概念.另外,你说我们的高炉利用系数2。0不知道从何而来,请问你,日、韩的高炉的利用系数是多少?中国高炉的设计炉役是多少?现在实际炉役是多少?搞清楚这些问题,再来讨论产能是否过剩吧?现在耐火材料的发展,和你上学时候的概念根本不是一回事。不要。。。
※ ※ ※ 本文纯属【yicheng】个人意见,与【钢铁论坛 | 钢之家钢铁网】立场无关※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62

回帖

17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62
发表于 2009-8-30 11:54:52 |只看该作者

讨论过剩产能的目的是什么

引用:
yicheng 发表于 2009-8-30 11:01
过剩从来就是相对的,从来就没有绝对的过剩.你这里在偷换概念.另外,你说我们的高炉利用系数2。0不知道从何而来,请问你,日、韩的高炉的利用系数是多少?中国高炉的设计炉役是多少?现在实际炉役是多少?搞清楚这些问...
我们讨论过剩产能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挑对自己有利的说事吗?对自己有利的时候就说产能过剩,对自己不利的时候就避而不谈吗?你是不是打算采取这样的一种机会主义的态度?
当70年代初期美国粗钢产量达到1.4亿吨的峰值之后,受多种因素影响,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调整过程,很多废弃的钢厂都成了好莱坞的道具。至今也未能超过这个产量,而且未来似乎也难以超越了。正常年景就在1亿吨左右徘徊,现在开工率在50%左右,年产量也就在6000万吨左右吧。这也是peter先生多次提醒中国应注意的问题,因为美国钢铁工业深受其害。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说美国的钢铁产能过剩了,在美国投资钢铁行业,不是个好主意。
不知道你说的产能过剩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况,以及如何应对这样的局面。一个现实的情况是,这麽多年来,相信产能过剩并不再进行新的投资的钢厂,只能被边缘化甚至被淘汰。
另外,到钢之家论坛上讨论问题,就是为了提供更多信息和观点,而不是为了指责。你提的一系列问题,我有些模糊的数据,但尚不确切,在了解确实后,一定在论坛上公布。
但如果你知道,为啥不给大家分享呢?这些应该不是国家机密和商业机密吧
※ ※ ※ 本文纯属【奥博钢铁】个人意见,与【钢铁论坛 | 钢之家钢铁网】立场无关※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62

回帖

17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63
发表于 2009-8-30 12:17:26 |只看该作者

关于利用系数的一个侧面的佐证

引用:
yicheng 发表于 2009-8-30 11:01
过剩从来就是相对的,从来就没有绝对的过剩.你这里在偷换概念.另外,你说我们的高炉利用系数2。0不知道从何而来,请问你,日、韩的高炉的利用系数是多少?中国高炉的设计炉役是多少?现在实际炉役是多少?搞清楚这些问...
2004年12月17日,中冶实久开始武钢七号高炉本体工程建设,历时558天,比合同工期提前12天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创造国内同类型高炉施工的最短工期,高炉本体工程被湖北省冶金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冶金工业工程质量监督总站武钢监督站评为武钢结构优质工程。2006年6月28日,武钢七号高炉投产,至7月2日,高炉利用系数达到2.0t/m3.d,实现日产铁水6400吨,比设计要求的7天达产目标提前3天,创造同类型高炉达产的最快记录。
这篇报道,就无需我再我再做过多解释了吧
※ ※ ※ 本文纯属【奥博钢铁】个人意见,与【钢铁论坛 | 钢之家钢铁网】立场无关※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8

回帖

51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64
发表于 2009-8-30 12:42:23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奥博钢铁 发表于 2009-8-30 12:17
2004年12月17日,中冶实久开始武钢七号高炉本体工程建设,历时558天,比合同工期提前12天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创造国内同类型高炉施工的最短工期,高炉本体工程被湖北省冶金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冶金工业工程质量监督总...
在2004年之前,国内设计的高炉基本上以1000立方为基准,2。0利用系数为设计指标,炉役周期基本上为4年一次大中修,设计焦比基本上在480-500公斤,从那以后,随着耐火材料的技术进步,随着喷涂修补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使用,高炉使用强度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新的设计中高炉系数如果低于2。5,炉役周期如果低于8年,焦比如过高于450公斤,基本上是没有钢厂能够接受的。因此,你所说的通过掠夺性使用高炉,来达到增产,因此推倒出不存在产能过剩的说法是不对的。而且,最近5年来,我们国内钢厂使用的原料条件,和5年以前是有十分巨大的变化的。国内钢厂采取精料高产方针,对高炉利用系数的提高也是功不可没的。因此,那武钢的新闻稿说事情,是那些外行记者们干的事情,不是老徐你这样的专家作的。不好意思,对高炉方面我也就知道这多,由不对的地方,请批评指正,我们继续讨论。
另外,所谓过剩是相对的,是指过剩是否存在,是相对于原料供应条件和需求变化状况而言的,如果全世界其他地区,尤其是欧美,基于自身的各种考虑,产量在今年上半年的基础上不增加,中国未来的产能就不是过剩,而是严重不足。如果,不是这样,而经济恢复速度(全球)依然缓慢,而国内的产量增长和欧美的产量增长速度过快的话,产能过剩就十分明显。不知道这样的解释,你能否理解?
※ ※ ※ 本文纯属【yicheng】个人意见,与【钢铁论坛 | 钢之家钢铁网】立场无关※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1

主题

16472

回帖

47510

积分

管理员

相识是缘

Rank: 9Rank: 9Rank: 9

66
发表于 2009-8-30 13:03:45 |只看该作者
抱歉,此内容只有以下用户组的用户可以浏览:钢之家会员组
(注:如果你尚未注册,请先 注册 钢之家钢铁论坛,注册成功后,您可以通过 设置>>个人资料 的“基本资料”栏中输入您在钢之家网站的用户名和密码来加入钢之家会员组。)
※ ※ ※ 本文纯属【xiaoguang】个人意见,与【钢铁论坛 | 钢之家钢铁网】立场无关※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62

回帖

17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67
发表于 2009-8-30 13:08:49 |只看该作者
引用:
yicheng 发表于 2009-8-30 12:42
在2004年之前,国内设计的高炉基本上以1000立方为基准,2。0利用系数为设计指标,炉役周期基本上为4年一次大中修,设计焦比基本上在480-500公斤,从那以后,随着耐火材料的技术进步,随着喷涂修补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使...
因此,你所说的通过掠夺性使用高炉,来达到增产,因此推倒出不存在产能过剩的说法是不对的。===这一点,并不是我的依据,仅仅想借此说明供应不足情况下必然出现的一种情况。
看来你是相信中国钢铁产能是过剩的,那我问你一个具体的问题吧:假设现在是2007年,你是某钢厂的董事长,有机会扩大产能,你是利用这个机会进行扩张,还是认为产能已经过剩而稳守江山呢?
现在是2009年8月底,你面临着同样的选择,该如何处理?
这个问题更现实,更有意义
※ ※ ※ 本文纯属【奥博钢铁】个人意见,与【钢铁论坛 | 钢之家钢铁网】立场无关※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8

回帖

51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68
发表于 2009-8-30 13:19:51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奥博钢铁 发表于 2009-8-30 13:08
因此,你所说的通过掠夺性使用高炉,来达到增产,因此推倒出不存在产能过剩的说法是不对的。===这一点,并不是我的依据,仅仅想借此说明供应不足情况下必然出现的一种情况。
看来你是相信中国钢铁产能是过剩的,那我...
这个问题和你所说的产能过剩是两个概念,这个问题是一个风险决策的问题,要考虑的问题更多,不仅仅是产能问题,不仅仅是外部条件问题,换要考虑原料供应,企业内部的管理、技术、人员、原料供应、资金流动、产品销售、渠道等等问题,不是我这类贸易上有条件、有能力思考的问题,如果你愿意,可以出钱,我来给你做一次专题的可行性研究,然后回答你的问题。
作为一个贸易商我要考虑的是在产能过剩的前提下,如何寻找赚钱的机会,如何规避市场风险,至于谁要新建设备,需要专门的人考虑,不要我来考虑。
※ ※ ※ 本文纯属【yicheng】个人意见,与【钢铁论坛 | 钢之家钢铁网】立场无关※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3

回帖

27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69
发表于 2009-8-30 17:10:50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xiaoguang老师周六来杭州就当前及四季度钢铁行业形势作全面、系统讲解,受益菲浅。欢迎常来指导。
※ ※ ※ 本文纯属【常青树】个人意见,与【钢铁论坛 | 钢之家钢铁网】立场无关※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3

回帖

27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70
发表于 2009-8-30 17:15:03 |只看该作者
个人认为目前进入供需主导行情的阶段,经历前一轮快速下跌,后续应以阴跌为主,在钢厂降价减产的过程中再一次逐步消化高位库存。
※ ※ ※ 本文纯属【常青树】个人意见,与【钢铁论坛 | 钢之家钢铁网】立场无关※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关于钢之家|联系方式 |服务项目|服务报价|技术服务|在线订购|企业短信|会员注册 | 网站动态|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与建议|在线客服|我要纠错 |==

您希望联系哪位客服?(单击选择)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