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5-10-2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121
- 精华
- 0
- 帖子
- 110
|
钢铁产业、节能降耗,频频见于各大媒体。近些年来,中国对钢铁产业的政策调整,使一些规模以下的钢厂逐渐面临淘汰;在原始积累没有完成的情况下,产业门槛的提高将一些钢厂逼到了悬崖边上。
2007年6月1日,记者随国家环保总局调查组暗访河北,亲眼目睹了河北省迁西县某小钢厂窘困支撑、勉强生产的尴尬。
屡禁不止
2006年11月14日,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对河北省新增钢铁产能进行清理,推动钢铁工业结构调整步伐的通知》。两天后,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召开钢铁工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座谈会,进一步督促地方抓紧落实明年的调整和淘汰任务。
业内人士认为,国家发改委频频出手意味着对钢铁工业落后产能的清理,开始动真格的了。
11月13日,在河北钢铁落后产能的“重灾区”唐山市,题为“全市钢铁工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的动员大会召开,市政府明确提出“依法依规关闭淘汰一批、实施差别价格政策挤垮一批、严格项目审查清理整顿一批、加大整合重组力度做大做强一批、积极引导关停和淘汰落后装备企业转产转业一批”的钢铁产业整顿方针。
位于迁西县洒河桥镇北部,潘家口水库大坝下的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洒河桥镇友利钢铁有限公司,占地几百亩的厂区里铁矿石和矿渣随处可见。穿过矿石矿渣堆放地,调查组来到生产区墙外,看到两台高炉冒着烟气。生产区外停放了上百辆职工的摩托车。这表明,企业的生产仍在继续。
由于该企业占地面积很大,周围又没有其他企业,路况也非常差,一旦被企业的人围堵,调查采访组将很难脱身。因此,调查组在拍摄了几张照片后,立即返回,赶往迁西县环保局,请他们陪同采访,以便了解到更多的情况。
友利钢铁有限公司始建于1986年。2002年,该公司从其他企业买来两台旧高炉,开始炼铁,年产生铁45万吨。现有两台高炉,一台号称130立方米,另一台号称210立方米,均未做过环评,也未经过环保审批,理由是当时《环评法》没有颁布。该厂的污染治理设施也一直不完备。
该公司总经理承认130立方米高炉不符合产业政策,但他又表示210立方米的高炉符合产业政策。而企业拿出来的高炉图纸是2005年的(质地很新),且没有任何文字表明图纸与高炉的关系。对此,2002年就开始生产的友利钢铁解释为——正常的工作疏漏。
据悉,该厂计划在2004年开始生产50万吨棒材(炼铁改铸造),并通过了唐山市环保局的环评审批。“环评批复”批准的是配套450立方米容积炼铁高炉,但企业至今未建450立方米高炉,一直在使用未经环保审批的两台小高炉;同时,50万吨棒材生产线至今未建成,2004年以来一直在生产普通碳素钢。
关于土地和经营范围问题。该企业占地号称800亩,其中只有150亩有合法手续,其他则为非法占地;2006年核发的企业营业执照,写的是生产棒材,但企业一直没有生产棒材。
从县政府出具的相关处罚单上记者看到, 2006年9月,因出铁场和转炉二次除尘未按环评规定安装,被罚款5万元; 2006年11月,因转炉炼钢除尘器未正常使用、粉尘超标排放,被罚款4万元; 2006年底,县政府对其实施限期治理,要求其从2006年12月24日到2007年4月24日,完成炼铁、炼钢等系统的二次除尘、原料场扬尘、废水回收利用等污染源治理任务,现在又延期到今年6月30日; 2007年1月,因高炉与环评要求不符、烧结机机头机尾的除尘设施与环评要求不符,被罚款6万元等等相关处罚。由此不难看出,友利钢铁在生产、环保等方面的存在的问题存在依旧,对其持续生产至今,县政府也感到很无奈。
据该县领导介绍,该企业希望转产高纯铁和adi零件铸造项目,作为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目前已在河北省发改委备案,现正在征求唐山市工业促进局和发改局的意见,如获同意,将对该项目进行环评,并报环保总局审批。
矛盾依然存在
目前中小钢铁企业面临四重压力:钢价下跌、行政挤压、铁矿石价格上涨和环保加压。从国家层面看,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应以并购重组为方向,上下游联合,形成完整产业链;同时,毫不留情地提高准入门槛,通过建立“黑名单”,让小钢厂出局。
2005年11月份,钢铁专家、河北理工大学教授方觉博士就曾对目前小钢厂生存环境表示:“因为钢铁企业发展太快,对矿石需求量很大,但矿山不能随之跟进,这就造成了铁矿石价格猛涨。而另一方面,在中国以废钢为原料的电炉钢占的比例非常低,野蛮生产、乱采乱挖的现象还很严重。”近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以《烟锁贾村》为题,播出了邢台钢厂对当地贾村严重污染的报道,这个报道典型地反映了一些钢铁企业在生产中对环境造成的损害,而这些污染企业往往是中小钢铁企业。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钢铁企业来说,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相当的规模,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实际上,最近一次钢铁业宏观调控的重点的重点从钢铁本身扩展到了控制钢铁的宏观需求,即强调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控制房地产和城市建设规模,从而减慢钢铁业发展速度,从而缓解煤、电、运力的紧张态势。
业内人士指出,小钢厂生存至今的原因有很多,当地政府为完成gdp指标而“睁一眼闭一眼”的情况比较普遍。若要根除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中小型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仍非易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