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7-12-18
- 最后登录
- 2018-9-12
- 阅读权限
- 80
- 积分
- 4298
- 精华
- 0
- 帖子
- 452
|
“五百年前是一家”这七个字,透出“以时间换空间”后的亲切。通过在时间上的推溯,消除彼此空间上的距离
18年前我在东北边陲一个小城中,见到一位与我同姓的市府官员。他热情地握我的手,拍我的肩,说“咱们五百年前是一家”!不过我是汉族,他是朝鲜族。分属不同民族的我们俩,500年前会是一家吗?
姓氏是人类文化的复杂衍生品,上帝创造世界时,并没有为人类创造姓氏。《旧约》中虽记录了相当详细的谱牒,但与姓氏毫无关系。书写了《旧约》的犹太民族,只在这一二百年间才有了姓氏,所以我猜犹太民族中不会有“五百年前是一家”的说法。
放眼世界,华夏一族的姓氏起源最早,大约4800年前的伏羲时代就已经采用了“姓”,现代中国的主要姓氏至晚在2300年前固定下来。
即使如此,早在2000多年前,相同姓氏的人就未必是同一家人,比如唐姓分“晋唐”与“楚唐”两支,虽然同以唐为氏,却毫无血缘关系。不同姓氏的人,却也可能是一家人,清代就有某名士家族,轮换使用两个姓,父子不同姓,隔代相传。
在历史长河中,姓氏之流变极为复杂。有时同姓甚至不一定是同民族。比如,有许多满族人就曾为自己冠以汉字姓。《清稗类钞》记载,“高宗不喜满人渐染汉俗”对冠以汉字姓的行为“深鄙之,恐忘本也”。但这终究没起多大作用。清末到民国期间,更多的满族人冠以汉字姓:富察氏简姓富,宁古塔氏简姓宁……
“五百年前是一家”这七个字,透出“以时间换空间”后的亲切。通过在时间上的推溯,消除彼此空间上的距离。一家人经过500年时间的冲刷,他们的后人相见视同陌路,这种情况比比皆是。
所以,重视宗亲的人们要定期修纂家谱,主要目的就是“敬宗收族”。宗,就是“五百年前”那家的先人,“族”则是现在的同姓同宗者。
为便于“收族”,宋太祖还专门发明“派语”,也就是“字辈”。同一家的后代,每一代的名字中有一个相同的字,这个“派字”就是这一代人的id。这项发明比英国人的姓氏起源还早,不过近百年来,这个id已渐渐被废弃。
“五百年前是一家”一语,在700多年前的元代,已经出现在书面。与关汉卿同时代的元曲家郑廷玉,在剧本《布袋和尚忍字杂剧》中,以戏中角色“刘均佐”之口,留下了“五百年前是一家”这句话,以后居然风行700年,迄今未绝。
500年作为一个时间量度,并非汉语传统。印度次大陆惯以“五百”泛言极多,佛经中常用“五百世”表示久远,“世”就是今生来世的世,一辈子。佛教中,阿罗汉能知过去五百世,能知未来五百世。但传到中国,情况发生了变化。中国人务实,受不了过于飘渺的久远,于是“五百世”被缩小成了“五百年”,比如孙悟空就被如来佛祖在五指山下镇压了五百年。
郑廷玉的剧本中,“刘均佐”前世本是阿罗汉,因不听如来讲法,被罚到人世间,而弥勒佛化作布袋和尚来点化他。这出剧本来就宣扬佛法,所谓“五百年前是一家”乃指“五百世前”的因缘。但是这句话能广泛流传,而且让人们忘记了出处,却与佛教无关了。
就此,北方人与南方人有各自不同的解释。北方人说,当年自山西大槐树迁出以后,才有这句话,南方人说这句话源于更早的客家人南迁。依这样的理解,正是“五百年”前的迁徙,致使一家人不认一家人,确有道理,体现了对祖先的崇拜,以及姓氏产生的向心力。这也就是“敬宗收族”。
优势文明的辐射力大得惊人。邻近中国的越南、朝鲜,用了近百年的时间刻意弱化中华文明的影响,虽然废除了汉字,减少了汉语借词,却无法更改汉化的姓氏。
周边民族的汉姓有两个来源,一种是汉人迁徙带去了汉姓,这是进口的,比如最近连任联合国秘书长的韩国人潘基文先生,其实并不在潘氏之列,他本姓姚,这个姚氏却来自中土,可以远溯到唐末翰林学士姚泊的远遁新罗,后来形成了开京姚氏。
另一种是在本土自觉地以汉字定姓氏,这是土产的,我遇见的那位官员,想来就是后者,我猜五百年前我们不会是一家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