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6-4-1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阅读权限
- 30
- 积分
- 396
- 精华
- 0
- 帖子
- 383
 
|
一、站得高看得远
这是强调做为老板要有不同于一般人的见解、远见、洞察力,这种情况下,实际上所谓的老板错的是假错,是因为大众错了,所以就把对的当成错的了。
特别是对于一个卓越的企业家来说,见人所未见更是一项必备的素质。张瑞敏对这一点在90年代的说法就是:“一个行业如果大家都认为是机会,其实就已经不是机会了。”
但是张瑞敏后来又受到了他的老乡王育琨的批评,认为张瑞敏后来逐渐保守了,总想做正确的事情,反而无法把海尔带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这在余华的小说中叫“窄门”,王国维用诗词表达这种境界,就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高瞻远瞩的企业家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都会面临这样受众人诟病的情况,如80年代初杰克·韦尔奇接手ge,因为一般员工都认为ge挺好的,不需要变革,但是韦尔奇以自己独特的洞见发现了ge潜在的危机,决心大刀阔斧的变革,一度被误解为“中子弹杰克”。
二、将错就错
这种情况最接近于黄老板所指“老板错了也是对的”,就是从当时决策选择来看,确实不是做了较好的选择,甚至说是错误的决策,那么既然错误已经形成了,怎么办?光埋怨指责急于检讨也没用,很多时候错误的决策并不是死棋,也不是绝境,既然走上这条道路上,就将错就错,接着走下去,也未尝就没有出路。
比如宝钢的上马,即使到现在来分析,当时的决策也是包含着很多的错误,比如选址、设备等方面,但是既然已经上马了,就要把它做好,这是后来政府的思路,也是当时宝钢的领导者的思路,宝钢不但没有下马,反而又两次追加投资,成为我国最大的钢铁企业也是最大的制造业企业。
华为也是这样,任正非的说法是因为无知所以进入了电信设备行业,但是既然进来了,就硬着头皮上,反而成为了中国高科技企业的代表。
这种将错就错就像结婚,比如木已成舟,是不是就一定要离婚?其实不是,可能从积极的方面去想现在的这个家庭怎么过好,也会发现新的天地。
三、祸福相依,歪打正着
本来是错误的事情,结果形势一变,反而是好事了,这种情况也很多。这是体现环境不确定性的地方,这是黄老板说的玫瑰园以及硅材料的案例的意思,不过这只能说明发生错误的时候,即使无法走出去,也不妨稳定下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材烧”,“风水轮流转,明年到咱家。”从决策角度说,不能依靠歪打正着,只能说在世事无常的市场环境下,特别是中国这种不确定性非常高的转轨经济,什么都有可能,不要轻言放弃。
四、稳定军心
既不是建立在洞察力基础上的远见卓识,也无法将错就错,也等不来机会,或者机会还没有出现,是不是可以承认错误了?也不是,这时候老板要发挥的是主心骨和权威的作用,需要多用光明的一面激励大家,稳定军心,这是黄鸣提到的tcl的情况。
我们最近在做研究中也发现这样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领导人喜欢给本来是错误的决策冠以一个美丽的说辞,比如我们都知道的“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所以粉饰错误,一方面,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只不过是让下属看光鲜的一面而已,从领导力的角度,由于错误造成的低谷和困难时期,往往是军心浮动,人心惶惶,如果领导人再一松懈,整个队伍可能就跨了,这种情况下,多宣传“错误决策”中正面意义会发挥很大的作用。
五、是老板就会范错误
按经济学家对企业的理解,企业是因为大部分人不具备承担风险的能力和心理,所以老板的作用就是把市场中的不确定性转化为企业内部的稳定收益,企业家的作用主要就是因为他承担了风险,这种风险的承担一方面通过他特殊的能力进行化解,无法化解的就形成了错误的决策。
就是说做为老板,范错误几乎是必然的,绝对不范错误的老板是偶然的。既然是一种必然性,“老板错了也是对的”在这个意义上应该说“老板错了也是正常的。”这是老板和员工由于所处位置不同所具有的特殊性。
承认这种必然性,就会对老板的错误保持一定的宽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