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境贫寒,白手起家,创业26年,55岁的王传福挣得了约1248亿元财富。 记者观察发现,从老本行起步,电池、汽车、半导体,王传福实现了精准的三次大跨越。比亚迪相继在电池、新能源汽车、半导体领域做到了中国乃至全球领先。 截至2021年1月22日,比亚迪总市值达6627亿元,成为市值仅次于特斯拉、丰田的全球第三大上市车企。 王传福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动力电池,比亚迪已被宁德时代和LG化学超越退居全球第三。新能源汽车,与特斯拉竞争已显出吃力之势。 不过,比亚迪“不得已而为之”的子公司比亚迪半导体,已经成为国内自主的车规级IGBT半导体产品领导厂商。在IGBT半导体市场供应相对紧缺形势下,比亚迪半导体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从白手起家到千亿富豪 王传福的发家致富之路,堪称“草根”成功逆袭的范本。 早年的王传福,成长道路充满了艰辛。1966年2月15日,王传福出生于安徽芜湖市无为县的普通农民家庭。五个姐姐、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加上父母,一家十口人,家大口阔,日子过得紧巴可想而知。13岁时,以木工手艺支撑全家生活的父亲因病去世,哥哥王传方被迫退学赚钱养家。 苦难,磨炼了王传福的坚韧意志,并支撑着他完成学业,开启逆袭之路。 公开信息显示,1992年,26岁的硕士王传福成为有色金属研究总院301研究室负责人,主攻电池开发。1993年,王传福被派到深圳,成立比格电池公司并担任总经理。 上世纪九十年代,要花2万元-3万元才能买到一部的“大哥大”流行。“嗅觉”灵敏的王传福意识到,电池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1994年,有了一定经验技术积累后,王传福选择辞职下海创业。“身无分文”的王传福多方融资未果,无奈之下求助于表兄吕向阳,获得250万启动资金,创办了比亚迪,成为中国第一家电池生产商。当时,比亚迪注册资本450万元,其中200万元是王传福的技术作价入股。 技术出身的王传福坚持自主研发,并注意成本控制。1995年下半年,台湾最大无绳电话制造商大霸将给三洋的订单转给了王传福,比亚迪由此开始鹊起。 1997年,比亚迪年销售额接近亿元。在金融危机时,全球电池产品价格暴跌,比亚迪的低成本优势表现得更为明显。飞利浦、松下、索尼甚至通用先后向比亚迪发出了大额采购订单。 在镍镉电池市场,王传福只用了3年,便抢占了全球近40%的市场份额,跻身全球第一。自此,比亚迪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2002年,比亚迪成功在香港上市。2011年,比亚迪登陆A股市场。 如今的比亚迪,不仅仅是电池产业,还有包含新能源汽车及传统燃油汽车在内的汽车业务、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光伏业务等,公司还在积极拓展城市轨道交通业务领域。 在传统燃油车领域,比亚迪曾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领军厂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也处于全球领导地位。比亚迪还是全球智能产品开发及生产和组装的领先厂商。 多项业务、多个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比亚迪实现了高速发展。 2010年底,比亚迪总资产529.63亿元,2020年9月底达1967.99亿元,不到10年增长了1438.36亿元。 比亚迪的高速发展也得到投资者认可,股神巴菲特曾大举入股。二级市场上,比亚迪股价从去年初的47.67元/股一路上涨至今年1月22日的242.92元/股,涨幅达409.59%。其总市值达6627.20亿元,位居全球车企第三。 作为创始人、实控人,王传福直接持有比亚迪18.83%股权,不包括此前的减持及现金分红,其仅持股财富就达1247.9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