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论坛

标题: 【转贴】仅有十八亿亩地无法保证粮食安全 [打印本页]

作者: 钢之家西北    时间: 2011-10-31 18:18
标题: 【转贴】仅有十八亿亩地无法保证粮食安全
这两天看到有报道,中国的耕地好像涨了。“耕地就是粮食”这在许多人的眼里是天经地义的硬道理,因此,“十八亿亩耕地”等于“粮食安全”似乎也成为中国社会的“共识”。在欣喜之余,笔者对此却不敢苟同。



影响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保障的因素很多,以笔者之见,最重要的有:



第一,   农业科技进步。中国和农业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的历史证明,粮食生产总量的增产主要是依靠农业的技术进步。过去一百年来,种子、化肥、农药、栽培、灌溉、农机等技术的应用和不断的提升才是农业生产效率和产量增加的主要动因,这绝不是耕地面积的扩大。在我国上世纪五十年代,耕地面积16亿亩,人口6亿,人均2.7亩,人们却吃糠咽菜;半个多世纪的今天,全国耕地面积18亿亩,人口14亿,人均耕地1.3亩,不及原来的一半,但是“丰衣足食”,靠的是技术进步。没有农业的投入和技术进步,再多的耕地也无法保证粮食安全。中国是农业中等发达程度的国家,按照农业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每年依靠传统技术可以得到单产1.5%的增加,如果加上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精准农业技术的综合应用,这一提升速度还可以得到大大提升,远远超过人口增加的速度。国外某些公司认为,未来20-30年世界农业生产的单产可以增加一倍,这仍然依靠的是技术。



第二,   农产品价格的提升。当一个行业的投入产出比不能够达到预期回报的时候,投入自然就会减少,产业效率和产业化自然就要落后。我国的农业产业恰恰就是这回种情形。现在由于农业产业与其它产业收入水平差异过于悬殊,许多耕地被撂荒,投入在减少,管理很粗放,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受到很大的打击。如果适当提高农产品价格,就会极大刺激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农业投入程度的提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由于投入程度的提升和管理的加强,农产品的产量在短期内会有大约15%的增长;从中长期来看,更会刺激新技术研发和应用,加速农业产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第三,   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资源的充分利用。由于包产到户以后,农田基本建设、特别是水利设施和能力的长期欠债,中国耕地的旱涝保收能力在原来有限的水平上又大大下降了。一方面中国北方和西部长期干旱缺水,生产受到制约,另一方面南方经常饱受涝灾困扰,大量水资源被白白浪费掉。如果“南水北调”工程和“东水西调”(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工程得以实施,喷灌、滴灌的节水技术得以推广,在中国北方和西部长期干旱地区不仅产量可以有50%以上的增产潜力,而且在西部地区,可以另外额外开垦出数亿亩的农田。



综上所述,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设施的建设可以为全国农业带来三分之一左右的提升空间,粮食价格的提升可以极大促进农业的投入和生产积极性,可以带来15%左右的提升,而农业投资和技术的提升更可以长期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和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耕地数量当然也影响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问题,但比起上述三项因素,还属于次要位置。而且,耕地的质量因素的影响绝不亚于数量的影响。



中国的耕地的面积是有限的,而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是“无限”的,粮食的生产和农业的发展如果寄托在耕地面积的扩大或者保有量上就只会走入死胡同。农业和粮食的生产是科技含量和产业效率的竞争,而不是耕地面积的竞争,这如同不是种地的农民数量的竞争,这是一个道理。如果认为仅仅保“十八亿亩耕地”就可以保证粮食起安全,就像通过保八亿农民来保证粮食安全一样不靠谱。



中国的高铁、高速公路可以一年一个台阶、四通八达,这是因为有利益驱动;全国谈“南水北调”工程已经有n乘n个年头,至今还是水中月、镜中花。如果说中国重视农业,你们信了吗?反正我不信。



投入需要持续,技术需要积累。如果粮食歉收了则关注一下农业,否则就放任自流,农业就没有长期发展的保障;



农业科技要靠政府和全社会的投入,投入需要有市场机制的建立。如果中国继续建国以来的以农业养工业,以农村养城市的思路,通过工农业产品价值交换的不对等来继续“剥削”农业,农业吸引的投资就是空话,中国的农业永远没有发达的一天



结论:十八亿亩耕地还是要保,但更多是社会和心理的需要。与其保耕地数量,不如保农业科技的投入比例,不如保农田基本建设的质量,不如提升农产品的价格。



如果农业生产是盈利的产业,十八亿亩耕地和粮食安全自然就有了保障




欢迎光临 钢铁论坛 (//luntan.steelhome.cn/)